首页 > 都市重生 > 面壁者,但元婴期 > 第474章 《不能共存的节日》

第474章 《不能共存的节日》(1/2)

目录

第474章《不能共存的节日》

在永恒之歌脱离静庭,飞向一号死线末端之际。

毁灭了边缘文明的灯船A,与另外两艘灯船漂浮在深空中,距离永恒之歌不到16光年的距离,正在俯视著下方蓝绿色的圆饼状星球。

灯船A:「这就是你找到的即将破壳而出的文明?」

灯船B:「当然!你们来的刚好,它们就要破壳了!」

专程赶过来看热闹的灯船C问道:「这颗星球为什么是圆饼状————这个文明有名字吗?」

灯船B:「圆饼状的行星确实很奇怪,至于名字嘛先叫他圆饼星就好了,它们给自己取了名字,不过要等我们问过后才知道,但现在它们正在破壳,不要打扰。」

灯船C:「那就再等等吧,等欣赏完他们的破壳之后,标记一下,让后续的大型救援队把这颗行星挪走——5B级文明已经不能粗暴的挪移了,这会让这个文明陷入恐慌,必须要不知不觉间,把整个恒星系搬走才行。」

剩下两艘灯船很赞同。

如果文明等级不超过3C的话,直接搬走行星就行,但是要是超过了B级,那就要考虑连带著整个恒星系都要搬走了。

目前第一旋臂内侧,银球盘区深处,已经划分了一个半径500光年的难民区」,负责收拢前线救援队救下来的因碳矽战争而导致的星际难民文明。

可惜灯船的能力最多是搬走行星,搬走恒星这件事灯船们还做不到,只能等待碳基联邦的专业救援队。

—8A级以下的文明,充其量算是民间救援队。

6A级别的灯灵文明更是和只能算猫狗」救援队,负责转移一些B级文明以下的星际难民。

在A、B、C商讨的时候,过了一会,灯船E发来了信息。

「到底有没有灯来我这里看一看呀,真的很奇怪,这个文明一个活的智慧生物也没有————我已经打算降落在这颗技术星球上了,实地探查了。」

灯船A、B、C:「没兴趣,我们要给这个文明过生日。」

灯船E:「操,这颗星球有自动防御系统,有许多纳米级的机器人正在攻击我们,这是什么鬼东西?什么叫我闯入了终产者」的庭院?」

暴躁的灯船E在通讯频道中骂骂咧咧,可惜这时灯船A、B、C已经沉浸在了

在波江座ε星系的湛蓝森林和绿色草甸行星上,紫金色的巨大水母群正随著微风翩翩起舞。

它们是「波江」,也是这颗星球的共生意识本身。

说是水母,她们则更像某种晶莹透彻的晶体,只是此时此刻唯有水母能够形容它们,每一名波江晶体的脉动都在微风中激起细微的涟漪,亿万涟漪交织成思想的海洋,而她们则在这种网络中自由的交流著。

波江共生文明,森林、草地、湖泊、虫也好,蝶也罢,都是波江共生文明的一份子,整个波江文明依托行星本身共享一个思想海洋,但波江共生文明主体种族只有一个。

那就是纤细晶彩的波江女孩们。

她们的体重很轻,和地球上的波江女孩一样,总体积在两立方米以上,却只有几十克重,她们的尾部拉著像是飘带一样的透明丝带,在阳光下折射著晶莹的七彩光。

在草甸与森林中随著微风肆意飞行,是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情。

其中一位晶彩熠熠的波江人,飘飞在树梢时,忽然想到了什么,在思想海洋中发起问题:「你们说————远古时候的波江星是什么样子的呀?听说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这个小小的问题,如同引动了飓风的蝴蝶,让整个波江星的思想海洋搅和的热闹了起来。

一位老者正与整片珊瑚林对话,老者的意识在珊瑚的萤光枝权间流动,感受著新生的珊瑚虫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

她很快注意到了思想海洋中的问题。

面对那些错误百出的回复,她的思维如暖流扩散:「以前不是这样的。」

老者一开口,思想海洋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下来。

老者说:「以前的波江星饱满的海洋,大气也比现在要浓厚的多,我们都是在大气和海洋中栖息的生命,在那时候,珊瑚林是长在海洋里的,蓝森林也是在海洋中的,草甸则是铺在海床上的绒毯,那时候,除了南极北极的冰盖,从来没有陆地的概念————」

「没有陆地————那我们飞累了站在哪里呀?」有波江人不可置信的问道。

老者的声音依旧平和,「那时的大气很厚的,我们飘著不会掉下来,不像现在,只有起风的时候大家才能飞起来————而且海洋才是我们的出生地哦。

「海洋————」思想海洋中泛起一阵思索荡漾的涟漪。

她们从未见过海洋,印象中最大的水源便是湖心森林里的小湖了,这些小湖是附近森林的生命中心,被所有的波江人所认真保护著。

至于传闻中那一望无际的湖泊————噢,应该是海洋,她们无法想像出这样一个场景,波江星是个大圆饼,那肿胀的赤道里几乎不存在湖泊,连森林也几乎不见,因为过度干涸,几乎只剩下有些发黄的草甸,和波江政府盖起来的工业基地。

只有南北极的两处洼地,传闻中有著直径数百里的超级湖泊。

波江政府给南极和北极的这两片湖泊,起名为生命之海,这两片生命之海,是波江文明的生命起源地,被波江人发展出来的波江军队所牢牢看护著。

所有人都在幻想著那无边无际的海洋场景,就在这场讨论即将平复之际,一道童稚的声音刺入了和谐的网络。

「为什么海洋没有了呀?」

老者沉默了,绝大多数波江人也沉默了。

她们回忆起了那代代相传的传说。

六万年前,波江星曾经遭遇了一次毁灭性的危机。

哪怕是死而后生的波江文明,至今也不愿意回忆起那场史诗般的浩劫。

直径六万公里的环形「轮胎状」吞食者飞船,在持续数千万年的回家之路中路过了波江座一ε星系,随后便将波江座一ε星系的波江星当做了赶路时的补给,一口吞了进去。

波江星曾经是一个饱满的,晶莹剔透的海洋星球。

这艘庞大的世代飞船,一出现便打破了星系的引力平衡,波江星的生命们先感受到身体莫名变轻、物体可轻易腾空的重力异常,紧接著大气层开始向外太空泄漏,天空中逐渐浮现出那艘遮天蔽日的巨物,其表面连绵的城市灯光如银河般璀璨,在天际勾勒出巨大的火圈。

吞食帝国来了。

星球仿佛坠入一口黑暗巨井的井底。

遮天蔽日,无边无际。

吞食巨环精准校准轨道,与波江星公转同步、自转轴对齐,这个巨型圆环开始缓缓向波江星南极移动,在将南极套入环中的瞬间,波江星迎来了覆盖全球的海啸。

从南极点开始深入,套入中纬度时,波江星的海底板块已经开始剧烈位移,当圆环完全套住赤道停止推进后,海洋则涌向赤道形成巨大的滔天水环。

海底大陆则像薄纸般被引力撕裂,火山在海底各处密密麻麻喷发,不计其数的波江生命惨死于这场浩劫中,在此后一个世纪,吞食者开启了疯狂的资源掠夺。

数万条上万公里长的高强度吸管」垂下,源源不断运走海水、空气与矿产,大量地壳中的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被挖掘出来,又被嫌弃的堆积到海底,在持续的引力作用下,波江星逐渐向赤道扁化,最终变成中心扁赤道粗胖的铁饼状。

在这场浩劫中,波江星迎来了史上最严重的生命死亡,99.999%的波江生命被完全灭绝,吞食大环启动大环发动机缓缓脱离波江星后,失去外部引力束缚的行星迎来了又一次大毁灭。

全球性地质灾难,山脉崩塌、岩浆喷涌,残留的水分被高温蒸发,大气近乎消失,曾经孕育了精致晶体文明的宜居星球,最终沦为表面温度数千度的熔岩地狱。

一部分波江晶体因为难吃」而逃过了被养殖的命运,这些被抛弃的波江晶体,重新回到了那地狱般的波江星中,凭借著在浩劫中残存的波江生命种子,成为了本轮波江文明的起点。

或许是运气好,或许是吞食帝国发了善心,总之吞食大环对于波江星的咀嚼并不充分,吞食帝国的皇帝用光锥望远镜看见了10.5光年外的母星出现了人猿」之类的生物,和原始文明的迹象,便急匆匆的启程了。

吞食帝国的皇帝离开后,靠著残存的水分和大气,波江星迎来了持续数万年的自我修复————一直到两万年前,才重新出现了大面积的植物。

而那一批被抛弃的波江人,则主动与这地狱般的环境共生,毕路蓝缕,一点一滴的去重新改变波江星的生态,并最终通过自己的牺牲将波江星重新变得宜居,成为了现代波江文明的起点。

生命对环境的改造是无穷的,尤其是在大量波江晶体前赴后继的牺牲,岩浆风化成沙漠,沙漠聚拢成泥土,稀薄的云层重新降雨,一株株蓝色或者是绿色的嫩芽,在波江人的种植下重新长了出来。

由于圆饼状星球在漫长的自转过程中,会渐渐的重新恢复成球体,因此旷日持久的地震成为了波江星绕不开的灾难,重生后的波江文明在这种不断地震、火山爆发的干涸陆地上,艰难发展了五万年。

最终,一次酝酿了五万年的技术爆炸开始了。

浩劫后的波江人们曾经见识过吞噬大环上那浩瀚的巨型城市群以及山岳般的发动机阵列,从中感悟到了技术的重要性,这种对于技术的渴望追求,以及对于复仇的执念,从一代代的波江人中传递了下来。

而地震所带来的大量地幔物质,也让波江文明有了重走化石能源技术之路的可能性,早期的波江文明先贤们,忍受著与星球共生的本能,强迫自己去挖掘矿石,破坏」自然,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文明的共生科学技术之路。

1=

浩劫纪元51000年,[波江文明]将干枯珊瑚林聚在一起,点燃了文明中的第一把火。

浩劫纪元53000年,「波江文明]初步掌握金属冶炼。她们并未建立高炉,而是培育出能富集特定金属元素的「吸矿苔藓」与耐受高温的「坩埚珊瑚」,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冶金体系。

浩劫纪元55000年,[波江文明]理论物理学萌芽,「圆饼引力学」被提出,用以解释并预测星球持续的地质变动,波江人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地震能量,通过遍布全球的「缓冲草甸」和「韧性森林」减轻地质灾难的破坏。

浩劫纪元57000年,「波江共同体」形成,分散的部落意识通过增强的根须实现了全球性的思想海洋初步连接,统一的文明意志使得大型工程成为可能。[波江文明]正式变更为[波江共生文明]。

浩劫纪元58000年,生物煤矿被利用,蒸汽时代到来。

浩劫纪元59000年,波江共生文明]进入了【技术爆炸】阶段,进入近代阶段。

浩劫纪元59004年,牛顿三定律被提出。

浩劫纪元59152年,化学取得突破,从特定的湖生植物中分馏出高效燃料,第一台基于生物燃料的「脉动式喷气引擎」在赤道试飞成功。

浩劫纪元59350年,电磁学理论被提出。

浩劫纪元59420年,利用地磁和生物电流,波江人建立了覆盖主要聚居区的无线能源传输网络。全球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波江文明第一次以整体的、科学的眼光,审视他们这颗饱经磨难、形状奇特的圆饼状母星。

浩劫纪元59500年,经过了一系列商议,波江文明现代政府成立,[共晶议会]为波江文明最高政治权利机构。

浩劫纪元59610年,第一代「生物晶管」问世。这种利用特定晶体细胞膜电位变化实现信号放大的元件,奠定了波江电子技术的基石,文明正式迈入电子资讯时代的门槛。

浩劫纪元59820年,波江政府在赤道环脊上,建造了第一个太空望远镜网络,开始系统性地观测星空,并试图追查「吞食帝国」的位置。

浩劫纪元59988年,材料学与生物化学结合产生飞跃,燃料与材料技术的发展,这两项突破为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扫清了主要障碍。

浩劫纪元60000年,首批无动力高空探测气球搭载著由「生物晶管」构成的简易仪器,由赤道发射场升空。

浩劫纪元60031年,理论物理进入微观领域,波江科学家提出了原子模型与核力假说。

浩劫纪元60044年,观测到初级核反应现象,核理论被提出。

浩劫纪元60052年,恒星电磁波放大效应被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