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 第513章 深夜灯火绘蓝图

第513章 深夜灯火绘蓝图(1/2)

目录

夜幕降临,市政府大楼大多窗户的灯光已次第熄灭,白日的喧嚣归于沉寂。然而,位于八楼的市长办公室,灯火依旧通明。秦风谢绝了所有的晚间活动和不必要的打扰,将自己沉浸在一片资料的海洋中。宽大的办公桌上,摊开着省市委的重要文件、历次会议精神摘要、厚厚的统计年鉴、各区县和部门的汇报材料、以及他平时调研时记录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旁边的茶几上,秘书杨小波刚刚送来一杯浓茶和几份最新的内部参考资料,还细心地带来了一份简单的宵夜。

“市长,先吃点东西吧。您晚上还没怎么吃东西。”杨小波轻声提醒,语气中带着关切。

秦风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笑了笑:“好,放那儿吧,我一会儿就吃。小波,你也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杨小波摇摇头:“我不累,市长。我就在外面,您有什么需要随时叫我。另外,您要的关于清江流域丽山、临港两市的最近三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已经联系省统计局和两市发改委,他们答应明天一早就传真过来。”

“效率很高嘛,小波。”秦风赞许地点点头,“这份资料很关键,有助于我们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和互补性。好了,你去吧,我这里需要安静地思考一下。”

杨小波轻轻带上门出去了。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只有空调轻微的送风声和秦风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他深吸一口气,端起那杯浓茶喝了一口,苦涩的茶汤让他精神一振。他知道,今晚又将是一个与思想深度交锋的不眠之夜。

秦风没有急于动笔,而是首先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思考。他重新仔细翻阅了王力书记的讲话记录和周海洋书记的指示要求,在关键处用红笔做了标注。

“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科技创新是核心动力,深化改革是关键一招,区域协同是战略平台,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他喃喃自语,在纸上写下了这几个关键词,并在它们之间画上连线,思考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所有的努力,最终要落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上,这就是共同富裕。”秦风在“共同富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靠创新驱动,靠科技引领产业升级,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更高附加值。而创新和升级,又会遇到体制机制障碍,这就必须靠深化改革来破除壁垒、激发活力。同时,江泉的发展不能画地为牢,必须放在清江流域甚至更大的区域格局中来谋划,通过协同发展拓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而这一切,最终要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去落实。”

思路逐渐清晰。他认识到,这五个方面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下一步的江泉发展,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做好统筹文章,使各方面工作相得益彰、形成合力。

大的逻辑框架理清后,秦风开始针对每一个重点方向,谋划具体的行动抓手和突破性举措。他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起身踱步。

关于共同富裕: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路径:高质量发展前提下,更加注重分配公平。举措:1. 实施‘收入倍增’计划。 重点提高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低收入群体等‘扩中’重点对象的收入。研究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2.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制定并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标准’,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向薄弱地区和农村延伸。探索‘学区制’管理、‘医共体’建设。3.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关爱‘一老一小’,发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他特别标注,北部山区的共同富裕是难点也是重点,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

关于科技创新:

他思考着:“目标:打造区域性科创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举措:1. 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体系。 设立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实行‘揭榜挂帅’制度。2.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大幅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3.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争取布局省级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清江科创走廊’。4.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他意识到,人才是关键,必须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关于深化改革:

他着重考虑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抓手:1. 深化‘放管服’改革。 目标是‘江泉办事不用求人、依法依规、高效便捷、暖心爽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2.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3.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特别是在数据要素方面探索。4.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推广‘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多元共治’模式,提升矛盾化解能力。”

关于区域协同:

他铺开清江流域地图,仔细研究:“突破口:1. 规划对接先行。 主动与丽山、临港对接,争取在省级规划中体现江泉诉求。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江丽高速、江临快轨、清江航道升级等重大项目。3. 产业协同发展。 探索‘飞地经济’、共建产业园模式。4.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推动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他提醒自己,合作必须互利共赢,要找到利益平衡点。

关于队伍建设:

他写下:“根本保障。重点:1. 强化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 2. 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 注重在重大任务一线培养锻炼干部。3. 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 为担当者担当。4.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深夜时分,秦风感到思路有些阻滞,他让杨小波进来,一方面是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换换脑子。

“小波,来,坐。”秦风指着对面的椅子,“我初步理了理思路,你听听看,从你的角度,觉得哪些地方可能考虑不周,或者实施起来会有困难?” 秦风将自己写下的要点递给杨小波。

杨小波有些受宠若惊,他知道这是市长对他的极大信任。他仔细地看着,思索了片刻,然后谨慎地开口:“市长,我觉得这个框架非常系统全面。我只是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畅所欲言,我们这是在探讨。”秦风鼓励道。

“是关于区域协同的,”杨小波说,“您提到要找到利益平衡点,这点非常关键。我在想,除了经济利益的平衡,是不是还可以考虑‘软性’的协同?比如,能否推动建立清江流域‘民生一卡通’,让三市市民在旅游、就医、公积金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再比如,能否联合举办清江流域文化艺术节、体育赛事,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协同的心理成本,为更深度的经济合作打下社会基础。”

秦风眼睛一亮,赞赏地点点头:“嗯!这个思路很好!区域协同,不仅是经济的协同,也应该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同。你提的‘软性’协同,是更高层次的协同,有利于塑造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个建议很有价值,要写进去!” 他立刻在笔记本上补充了“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和文化交流互鉴”的内容。

这种平等的探讨,不仅完善了计划,也让秦风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火花。

经过反复的思考、推敲和与杨小波的探讨,总体工作计划的框架逐渐在秦风脑海中清晰起来。他重新铺开一沓稿纸,在首页顶端写下了标题:《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指示精神 推动江泉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行动计划(初步框架)》。

然后,他开始拟定详细的提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