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更续新篇(2/2)
秦风的汇报结束后,周海洋书记开启了讨论环节:“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今天这个会,重点是找问题、寻对策。大家都谈谈看法,特别是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
短暂的沉默后,常委副市长张伟率先发言,语气急切:“秦市长提到的发展不平衡和创新短板,我深有同感!我们不能满足于引进几个大项目,必须下决心培育内生增长动力!我建议,下一步要集中资源,打造几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比如把我们的光伏产业链做深做透。同时,要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甚至搞‘研发费用后补助’,真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他的发言充满了锐气和紧迫感。
刘玉凤副市长的发言则更侧重民生和基层:“区域不平衡、社会治理短板,根源在于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基层能力不足。我建议,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落后地区改善教育、医疗条件。同时,要深化‘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乡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服务能力。” 她的观点务实而具体。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王建国补充道:“乡村振兴是解决区域不平衡的关键。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但光靠农村自身不行,需要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反哺。要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
纪委书记李静则强调了纪律保障:“改革遇到‘中梗阻’,说到底是利益作祟,是担当不足。纪委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推诿扯皮、落实不力的,坚决问责!要为敢于担当、锐意改革的干部撑腰鼓劲!”
宣传部长郑强从舆论引导角度提出:“成绩要宣传,但不能过头;问题要正视,但不能引发悲观。要加强引导,凝聚共识,营造支持改革、攻坚克难的舆论氛围。”
与会人员纷纷发言,角度各异,但都直面问题,建言献策。会场内思想碰撞,火花四溅。周海洋和秦风认真倾听,不时记录。
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后,周海洋书记进行总结梳理,秦风则提出了下一步优化调整的战略方向。
周海洋说:“这次评估,摸清了家底,找准了病灶。总的来看,成绩是主要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问题不容忽视,有些还是顽瘴痼疾。我们必须有‘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秦风接着提出了后续策略调整的初步构想:
“一是实施‘区域协调攻坚’行动。” 他看向北山等县的书记,“针对发展不平衡,要编制实施欠发达地区振兴专项规划,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配置上给予倾斜。建立区县对口协作机制,鼓励先富带后富。”
“二是启动‘创新生态培育’计划。” 他对张伟说,“围绕重点产业,组建创新联合体,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不是撒胡椒面,而是重点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颠覆性技术创新。要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三是深化‘改革效能提升’工程。” 他语气坚决,“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开展营商环境迭代升级。重点推进‘一照通行’、‘智慧政务’建设,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建立改革任务清单制和销号制,确保落地见效。”
“四是构建‘可持续财政’体系。” 他要求财政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压减一般。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刘玉凤点头领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治理精度。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市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这些调整思路,既延续了《纲要》的总体方向,又针对中期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精准聚焦和策略升级,体现了战略的持续性和灵活性。
会议最后,周海洋书记语气铿锵地做了动员:“中期评估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前半程,我们爬坡过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半程,我们面临的是更深水区的改革、更难啃的骨头!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散会后,秦风与周海洋并肩走出会议室。周海洋拍了拍秦风的肩膀,语重心长:“压力不小吧?但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看清问题,才能行稳致远。”
秦风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城市:“书记,请您放心。有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后半篇文章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