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是不是没想到?(2/2)
他心里一动,问道。
“二狗叔,大牛叔,这桃花潭通地下水的事,你们没往外说吧?没跟公社或者县里汇报?”
李二狗一脸奇怪。
“咋地了?不就一个水潭通地下水吗?这有啥好上报的?俺们自己村儿够用就行了呗。”
李大牛也附和道。
“是啊,这还能有啥问题?难不成还有人敢来抢俺们村的水?”
胡力摆了摆手,笑道。
“没事,没事,我就随口一问,没问题就好。”
他心里却明白了七八分,看来,桃花潭有稳定地下水源的消息,可能还是无意间走漏了出去,或者被下来视察的干部看出了端倪。
在这北方大旱的背景下,这样一个稳定的水源地,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面派水利干部跟着他来,恐怕就有实地勘察、评估引水下山可能性的意图。
他忽然想到小世界里一些关于深层地下水勘探和利用的更先进技术,不过现在不是提这个的时候,等到了村里,确认了情况,再找机会和王水利私下聊聊。
三人又聊了些村里的其他变化,谁家小子娶媳妇了,谁家闺女出嫁了,谁家又添了胖娃娃…车厢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温馨。
聊了好一会,胡力才想起后排还挤着五个一直没怎么吭声、显得有些拘谨的年轻人。
他回过头,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道。
“哎,你们几个小同志,别这么拘束嘛!我们这车上,就属你们最年轻,年轻人得有年轻人的活力!我们能在这路上遇到,也是缘分。”
“来,都别愣着了,嗨起...呃...相互介绍介绍自己,也让叔叔伯伯们认识认识。”
胡力主动打破沉默,让几个年轻人放松了不少。
在胡力的鼓励下,他们开始轮流自我介绍。
扎着麻花辫的赵小梅先开口,声音清脆。
“胡…胡同志,李队长,俺叫赵小梅,今年十八,家是卜奎城里的,俺爹在农机厂,俺妈在纺织厂……”
接着是剪着短发的周晓红,她略显腼腆。
“俺叫周晓红,十七,俺家也是卜奎的,俺爸是铁路上的,俺妈没工作,在家……”
文静的孙丽娟小声道。
“俺叫孙丽娟,十九了,俺家…俺爸以前是老师,现在…现在在街道,俺妈身体不太好……”
轮到小伙子,敦实的王铁柱嗓门挺大
“俺叫王铁柱,十九!俺爹是肉联厂的,俺妈也在厂里食堂干活!俺还有个弟弟!”
戴着眼镜的陈卫国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点书卷气
“我叫陈卫国,十八岁,我父母都是市医院的医生。”
等他们都介绍完,好奇心最重的赵小梅,终于忍不住,眨着大眼睛,试探性地问胡力。
“胡…胡同志,李队长他们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吗?您…您真的十一岁就打鬼子了?还…还那么厉害?”
胡力一听这个,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几分。
他决定好好给这几个北方“小土豆”讲讲“古”,给他们亿点点震撼。
他干脆把身体侧过来一些,面向后排,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追忆和“你们可听好了”的得意表情。
“哎哟!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胡力一拍大腿,开始了他的表演。
“跟你们说,别看我当时年纪小,个头还没三八大盖高,可打鬼子,那是这个!”
说着,他还很不要脸的竖了个大拇指。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金陵城外!”
他的声音拔高,带着戏剧性的张力。
“好家伙!那鬼子,乌泱泱的,漫山遍野啊!”
“我当时单枪匹马的就冲了过去,愣是跟小鬼子两个整编师团,好几万人呐!大战了一天!”
说到这,他挥舞着手臂,以增加说服力。
“那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鬼子尸横遍野,哭爹喊娘!最后直接让我给打残了!”
“要不是后来……嗯,我肚子饿了,有点累了,说不定啊,当时就直接给他们全灭了!”
胡力说得唾沫横飞,绘声绘色。
五个年轻人听得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微张。
这……这听着也太玄乎了吧?
都想问问胡力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怎么比你的年龄和长相还要不靠谱?
一个人打残鬼子两个师团?这得是多大的牛皮?
看着他们将信将疑、目瞪口呆的样子,胡力更来劲了,继续滔滔不绝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后来啊,我到处抓鬼子!前前后后,林林总总,抓了得有好几十万鬼子!”
“然后啊,就把他们统统送去开荒种地了!不干活不给饭吃!心里不高兴了也不给饭吃,有时候高兴了也不给饭吃!就当助兴了。”
胡力说的都是事实,但在五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听来,这故事就越发朝着“神话传说”的方向一路狂奔了。
王铁柱却不管这事靠谱不靠谱,听得热血沸腾,拳头紧握,恨不得那个英雄就是自己。
陈卫国则扶了扶眼镜,眉头微皱,试图用他有限的知识去理解这超越常识的战绩。
赵小梅和周晓红则听得很认真,不管事情真假,纯粹是无脑崇拜,谁让胡力这么帅?
孙丽娟则掩着小嘴,觉得这位胡同志说话可真有趣。
李二狗和李大牛在一旁听着,互相挤了挤眼,偷偷笑了。
他们知道胡力本事大,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吹牛,但具体大到什么程度,他们也不完全清楚。
不过看胡力这“吹牛”吹得开心,几个小年轻被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也觉得挺有意思。
车厢里充满了胡力“传奇故事”的声音和年轻人惊奇的目光,车外是北国的苍茫山野,载着一车人的惊奇、感慨和温暖,向着那个隐藏在山谷中的世外桃源,不断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