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将军不敢骑白马 > 第190章 从军行

第190章 从军行(2/2)

目录

封河见他这般惊慌失措,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深宫之中,纵是良材美玉,久而久之,也难免被养出这般畏缩的性子。

“夫子大人,小的、小的这就去追……”

“不必,我自己去就可。”封河直言道。

小太监听到这话,心中稍安,却仍迟疑道:“若……若旁人问起小殿下踪迹,小的该如何答复……”

“今日若能返回,便称殿下劳累未起。”封河目光扫向他袖中,“若不能……不是有圣旨么?就说殿下随我外出游学了。”

小太监这才恍然记起封河的来意,如得救命稻草,连声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封河不再多言,转身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廊道尽头,一如他来时那般悄无声息,仿佛从不曾出现过。

……

另一边,一个身着粗布常服的少年正沿着尘土飞扬的官道疾步前行。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背,额前碎发黏在通红的脸颊上,他却顾不得擦拭,只咬紧牙关一步步向前赶。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本该守在孝陵、却私自离宫的小殿下——段平威。

自从三日前得知雄关沦陷、守军尽殁的消息,他就像被一团火烧着了心肺。

他是堂堂七尺男儿,身上流着段氏皇族的血,国难当头,岂能困守在陵园之中,做那缩头避世的懦夫?

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留下一封书信,趁夜溜出住处,凭着记忆中舆图的方向,朝雄关而去。

起初他还顾念着仪容风度,可连赶一夜的路后,脚底早已磨出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离宫时带的干粮很快见底,水囊也早已空空如也。

骄阳炙烤着大地,他喉中干得发涩,却只能咽下同样干涩的口水。

正当他步履蹒跚之际,忽见道旁有一对老夫妇蹲在地上,守着一锅稀薄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水。

段平威犹豫片刻,还是走上前讨碗水喝。

那老翁抬头看他一眼,什么也没问,默默递来一碗清水。

“老人家……”段平威啜着水,忍不住问,“你们这是要去往何处?”

老翁叹了口气,浑浊的眼中尽是愁苦,“雄关破了,北渊眼看要打过来……我们只能往南逃,盼着过几天安生日子。

树下传来孩子的咳嗽声,老妇慌忙端了碗薄粥进去。

段平威瞥见棚内角落还缩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正怯生生地望着他这个陌生人。

他忽然觉得怀中的银两发烫——

这些钱在宫中不过是他随手打赏的数目,却足以让这一家人吃上几个月的饱饭。

他仰头将碗中清水一饮而尽,喉间的干渴稍得缓解。犹豫片刻,他还是开口问道:“老人家,多谢您的水。不知……能否再允我装些清水路上喝?”

老翁面露难色,搓着粗糙的手低声道:“这位小哥,不是小老儿吝啬,实在是这荒郊野地,取水也不容易……”

段平威正欲表示理解,却见那个一直怯生生望着他的孩童,忽然从身后的破包袱里摸索出一个表面光滑的旧葫芦,小心翼翼地捧到他面前。

“这是……给我的?”段平威有些意外,温声问道。

孩童不敢说话,只是用力点了点头,一双清澈的眼睛里却透着真诚。

段平威心头一暖,接过那只还带着孩童体温和有些重量的葫芦。

老翁在一旁瞥见,嘴唇微动,最终却只是默然转过头去,装作什么也没瞧见。

段平威从怀中取出些散碎银两,不由分说地塞进孩子手里,“便当我与你换的。”

他随即起身,朝老翁郑重一揖:“老人家,多谢赠水之情,晚辈告辞了。”

待那老妇安抚好孩子回转过来,一眼看见孩童手中竟攥着明晃晃的银块,顿时眼眶一热,声音发颤地唤道:“当家的,你快看这……”

老翁回头看来,怔了片刻,脸上顿时浮起一片臊红,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惭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