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送命(2/2)
村子依山而建,砖瓦房林立,家家户户院墙高耸,门口挂着红灯笼,逢年过节放炮仗,显得热闹富足。
可走进去才发现,村里的妇女几乎不抛头露面,孩子只喊“爹娘”,从不提“妈妈”。
许多家庭墙上贴着“传宗接代”“重振家声”的红纸条。
老一辈人常说:“没儿子的人家,死了连坟头都没人祭。”
这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催生了暗地里的交易市场。
当地人觉得,家里没儿子就抬不起头,生不出来就干脆花钱买。
村中有个老祠堂,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祖。
族长站在堂前宣布:“今年张家添了男丁,老陈家又得了个‘外头来的’,也算是延续香火。”
台下众人点头称是,没人觉得不妥。
有些人家连生三个女儿,被亲戚冷嘲热讽,最后实在熬不住,花了八万块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个男孩。
孩子被带回来那天,全家人放了一串十米长的鞭炮,像过年一样热闹。
所以,这儿有不少男孩都是被人贩子拐来卖过去的。
村里几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普通话流利,却不肯说家乡话,对童年记忆支支吾吾。
有孩子曾在梦中喊“妈妈”,第二天就被家长打了一顿,说是“不能想从前”。
彭宴舟调查时,从一名小学老师口中得知,过去十年,村里有十三个男孩户籍是外地迁入,父母信息模糊,出生证明全是补办的。
而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来自偏僻山区或福利机构,被人偷偷拐出后,层层转卖到这里。
可这地方山多路绕,地形复杂,村里人又特别抱团。
进村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泥石路,下雨天泥泞难行;另一条是盘山路,七拐八弯,两旁密林遮天。
一旦有陌生人出现,村口放牛的孩子就会立刻吹响竹哨,家家户户的狗跟着狂吠。
男人们扛着锄头、柴刀从屋里冲出,妇女抱着孩子退到后院,整个村子瞬间进入戒备状态。
彭宴舟曾扮成收山货的小贩进村,才问了两句,就被五个壮汉围住盘问,差点被推下山坡。
不少人家还藏着猎枪,只要外面有人靠近,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立刻聚过来。
夜里,彭宴舟用夜视仪观察,发现至少六户人家屋顶架着老式猎枪,枪口正对着村口小路。
有户人家甚至在院墙角挖了暗坑,里面插满削尖的竹签。
村里流传一句话:“外人进村,不是来做客的,就是来送命的。”
几年前曾有记者暗访,刚拍了两张照片,就被村民围住,相机被砸,人被打得鼻青脸肿,最后靠警察才脱身。
过去也有外人来过,一发生争执,村民就算受伤流血也不肯退一步,打起来还闹出过人命。
五年前,一个外地买家被骗钱,找上门理论,结果被十几个村民围殴致死。
尸体被扔进山沟,半年后才被野狗叼出残骸。
警方前来调查,村民集体沉默,连最简单的笔录都不肯做。
有老人当着警察的面说:“这是我们村子的事,轮不到你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