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双术合流破戾气,青铜符映融合路(2/2)
灵枢从药柜中取出硫磺与白术,硫磺是西域上等品,泛着淡黄,颗粒均匀;白术是终南山采的,断面泛着雪白,质地坚实。他按 "硫磺一钱、白术三钱" 的比例,将药材放入墨家青铜碾,碾壁刻着的矩尺纹在灯光下泛着淡金。碾转动时,硫磺的烈气与白术的温和之气相互缠绕,形成淡淡的云雾,云雾中竟浮现出墨家 "非攻" 二字的虚影。"这是墨家 ' 淬药术 ' 的' 气合 ' 现象," 灵枢的声音带着激动,眼中闪烁着光芒,"说明两种药材的药性已初步融合,没有相互排斥,反而能相互促进 —— 就像机关城的 ' 榫卯 ',严丝合缝,缺一不可,榫能定卯的位,卯能承榫的力,共同组成稳固的结构。"
他继续转动药碾,药粉逐渐细腻,泛着淡金光泽,倒入青铜盘时,粉末自动组成个微型的太极图,与素问银链小鼎的图案完全一致。灵枢心中一安,知道药物配伍没有偏差。
就在此时,医馆的门突然毫无征兆地自动打开,一阵冷风袭来,风中夹杂着淡淡的青铜锈蚀味,案上的药谱突然无风自动,快速翻页后停在 "西域龙涎香" 的页面。页面上的香块突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半块青铜碎片,碎片的纹路与灵枢袖中的青铜符严丝合缝,边缘还残留着新鲜的青铜粉,像是刚被藏进去不久。碎片上刻着西域文字,笔画间泛着淡红,与伊本?哈桑羊皮卷上的字迹完全相同。
素问急忙捡起碎片,指尖刚触到碎片,便传来一阵刺痛 —— 碎片里藏着极细的青铜丝,丝端的倒钩刻着极小的 "墨渊" 二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她强忍刺痛,对照着羊皮卷上的翻译,轻声念道:"墨渊在终南山炼 ' 鼎引戾气 ',需用 ' 融合疗法 ' 的患者血激活,血中藏着的 ' 气脉印记 ',会成为戾气的引信,初七鼎开时,所有接受过融合疗法的人,都会成为 ' 鼎引 '。"
"是伊本?哈桑的警示!" 素问的声音带着凝重,将碎片递到灵枢面前,"他在提醒我们,融合疗法虽好,却可能被墨渊利用,变成激活 ' 鼎引 ' 的工具,就像我们亲手为患者埋下炸弹,只待墨渊引爆!"
灵枢的指尖拂过碎片上的文字,突然想起老妪临终前说的话:"祖师说,' 医道是救人的术,不是害人的器,关键看用它的人。术无善恶,心有正邪,心正术则善,心邪术则恶 '。" 他将青铜符贴在碎片上,符契亮起的瞬间,淡金色光芒顺着碎片纹路蔓延,碎片上的文字逐渐变化,显露出后半句:"唯有 ' 墨道精魂 ' 加持,融合疗法方能不被戾气侵蚀,精魂藏于墨家传人的青铜符与《墨道医经》残页中,需以药为引,以血为媒,方能激活。"—— 这正是墨瑶祖师三百年前留下的破解之法。
素问从袖中取出青铜小鼎,这是老妪传给她的墨家传家宝,鼎底刻着 "非攻" 二字。她将碎片放入鼎中,再倒入之前炼制的 "黄芪肉苁蓉汤",鼎耳的锁链突然绷紧,与案上的放血刀产生共鸣,刀背的矩尺纹与鼎身的纹路相互缠绕,鼎中药汁泛着淡金光泽,碎片上的青铜丝逐渐融化,融入药汁中,丝端的 "墨渊" 二字也随之消散。"这是 ' 墨道精魂汤 '," 素问的声音带着郑重,双手捧着鼎,像是捧着易碎的珍宝,"用融合疗法救患者前,先让患者服下此汤,汤中的 ' 墨道精魂 ' 能护经脉不受 ' 鼎引 ' 印记侵蚀,像在经脉外筑起铜墙铁壁,让墨渊的戾气无法附着 —— 这是祖师留给我们的后手,也是墨家医道的最后防线。"
灵枢望着鼎中泛着淡金的药汁,想起老妪曾说:"祖师一生都在为护医道奔波,就算三百年后,也在为我们铺路。"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握紧了手中的青铜符,符契与鼎中药汁产生共鸣,泛着淡淡的微光。
四、异象频发显危机
寅时的医馆,晨光微露,淡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案上投下菱形的光斑。灵枢与素问正准备用 "融合疗法" 救治第一位患者 —— 位名叫李三的禁军,他因巡逻时误入太医院密室,被墨渊的 "锁魂戾气" 缠身,经脉中已藏着 "鼎引" 印记,近日更是出现 "骨腐病" 初期症状,右腿肿胀,触碰时疼痛难忍,眼中还泛着淡淡的黑气。
灵枢手持青铜放血刀,刀背的矩尺纹在晨光下泛着淡金,他仔细调整角度,让刀背与李三右腿的 "委中" 穴精准对齐,误差不超过一分。素问则捧着 "墨道精魂汤",汤碗是青铜打造的,碗沿刻着墨家矩尺纹,与李三的经脉产生共鸣,碗中药汁泛着淡金,表面还浮着极细的青铜粉。"先服汤,再放血,最后敷药," 灵枢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每一步都要按墨家 ' 三攻三守 ' 之法 —— 攻邪、攻滞、攻虚,守正、守气、守魂;道家 ' 阴阳平衡 ' 之理 ——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相生,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不仅救不了患者,还会激活 ' 鼎引 ' 印记。"
李三虽疼痛难忍,却依旧信任地点头,接过素问手中的汤碗,一饮而尽。药液入口的瞬间,他眼中的黑气淡了几分,面色也逐渐红润。灵枢抓住时机,青铜放血刀顺势切入络脉,动作快如闪电,却精准得如同机关城的 "自动榫卯",黑红色的血瘀带着黑气顺着刀口流出,滴在青铜盘里,发出 "滋滋" 的声响。素问立刻用指尖挑起 "当归丹参火绒膏",快速敷在刀口旁,药膏与血接触的瞬间,泛起淡金微光,李三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脸上露出舒缓的神情。
就在此时,医馆外突然传来青铜鼎的轰鸣,声音沉闷却极具穿透力,与终南山的方向遥相呼应,震得案上的青铜灯都微微晃动。李三的眉心突然浮现出个极小的 "鼎" 字,颜色漆黑,与墨渊的 "鼎引" 印记完全相同,印记还在缓慢扩大,朝着太阳穴的方向蔓延。
"是墨渊在远程激活印记!" 灵枢反应极快,立刻从袖中取出青铜符,快步上前贴在李三眉心,符契亮起的瞬间,淡金色光芒如潮水般覆盖印记,"鼎" 字逐渐变淡,却并未完全消散,"他在利用融合疗法的 ' 气脉流动 ',加速印记激活 —— 我们还是慢了一步,墨渊的手段比我们想象的更阴险!"
素问急忙查看李三的脉象,指尖触及处,脉象虽比之前平稳,却仍有细微的黑气流动,顺着经脉朝着心脉的方向蔓延。"是鼎中的青铜碎片!" 她的声音带着凝重,快步走到青铜鼎旁,发现鼎中药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与墨渊的戾气完全相同,"碎片被墨渊动了手脚,虽然能暂时护脉,却会在患者体内留下 ' 引气丝 ',这些丝像极细的引线,一旦鼎鸣响起,就会与外界戾气共鸣,激活印记!"
就在此时,医馆的青铜灯突然熄灭,屋内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灵枢手中的青铜符还泛着淡金微光。灯影中浮现出墨渊的虚影,他身着黑袍,戴着青铜面具,手中拿着的青铜勺正在往鼎中加黑色液体,鼎中药汁的黑气愈发浓郁,甚至顺着鼎壁蔓延到地面,形成个微型的 "鼎" 字。"你们以为融合思路是自己想到的?" 墨渊的声音像金属摩擦,刺耳又冰冷,"三百年前,我就篡改了墨瑶的医经残页,在里面藏了 ' 引魂咒 ',这融合思路,本就是我为 ' 鼎开 ' 准备的 ' 引魂术 ',你们不过是在按我的剧本行事!"
灵枢握紧青铜刀,刀背的矩尺纹与青铜符产生共鸣,淡金色的光芒驱散了部分黑暗,也让墨渊的虚影微微晃动。"就算是你的陷阱,我们也能破!" 他的声音带着坚定,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墨家 ' 兼爱 ',道家 ' 济世 ',从来不是你能理解的 —— 祖师说过,' 医道的核心是心,不是术 ',只要我们守住救死扶伤的初心,就算术被篡改,也能找到破局之法,不会被你利用!"
素问从药柜中取出 "试毒叶",这是墨家特有的辨毒药材,她将叶子放入变黑的药汁中,叶子没有像之前那样瞬间变黑,而是逐渐变成红色,边缘还泛着淡金 —— 这是 "墨道精魂" 未被完全侵蚀的迹象。"还有救," 她的声音带着希望,眼中闪烁着光芒,"只要用墨家 ' 九淬九炼 ' 法重炼汤药,每次淬炼都加入青铜符淬水;再用道家 ' 九转还丹 ' 术净化,每转都按阴阳方位调整,就能彻底破墨渊的手脚,清除患者体内的 ' 引气丝 '!"
两人正准备行动,医馆外突然传来善堂老妪的声音,带着急切与沙哑:"初七已近,青铜棺已醒,阿竹快撑不住了 —— 带着融合疗法的方子,速来终南山!再晚... 就真的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声音突然中断,像是被什么东西捂住了嘴,只留下一阵模糊的挣扎声,随后便彻底消失。
灵枢与素问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决心与担忧 —— 阿竹是他们在善堂一起长大的伙伴,绝不能让他出事;可眼前的患者还未脱离危险,融合疗法的漏洞也未完全弥补。"先稳住李三的病情," 灵枢当机立断,"我用 ' 活脉针 ' 暂时压制他体内的 ' 引气丝 ',你快速重炼 ' 墨道精魂汤 ',我们处理完这里,立刻前往终南山!"
素问点头,快步走向药柜,开始准备药材。只是他们没发现,医馆的青铜药柜里,那半块《墨道医经》残页正在自动燃烧,火焰是淡青色的,没有温度,却泛着诡异的光芒。火焰中浮现出墨瑶的虚影,她的嘴唇在快速蠕动,像是在说 "小心老妪",可话音还未传出,就被突然袭来的黑气吞噬,只留下半句话:"她不是... 真正的守护者...",随后虚影与残页便彻底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青烟,在空气中凝成个 "墨" 字,与墨渊面具上的字迹完全相同。
终南山顶的青铜棺旁,善堂老妪突然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嘴角勾起抹诡异的微笑 —— 她手中拿着的青铜针,针尾系着的红绳上,挂着的竟是伊本?哈桑的青铜壶,壶身刻着的 "火神纹" 已变成黑色,壶中渗出的黑色液体,正一滴滴滴入青铜棺中。棺盖的缝隙里,浮现出个巨大的 "鼎" 字,与灵枢医馆中的虚影完全相同,鼎口还在缓慢扩大,像是要吞噬周围的一切。老妪的眼中泛着淡绿微光,与墨渊的戾气完全一致,她轻声低语,声音不再慈祥,而是带着冰冷的狂热:"墨瑶... 三百年了... 你的传人终于要来了... 鼎开之日... 就是你我了结恩怨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