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双线并行(2/2)
古代线的队伍在穿越一片森林时,遇到了赵国的巡逻兵。领头的将领看到萧决的佩剑,突然脸色大变,翻身下马跪倒在地 —— 他的甲胄上有与城门校尉相同的胎记,只是形状对应着 “斗” 星。“末将奉赵王令,在此等候天选者。” 将领递上一封密信,信封上的火漆印是用星砂混合青铜制成,与现代实验室的密封胶成分相同,“赵王说,若参宿四异动,当助天选者一臂之力。”
萧决打开密信,信纸的纤维纹路组成与舆图相同的星图,标注着赵国境内的秘密通道。他突然明白,各国虽然表面敌对,却在 “天枢计划” 中达成了默契,就像现代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太空探索中合作,“这才是‘天市垣’星图的真正含义 —— 在文明延续面前,所有分歧都要让步。”
现代科考队的越野车驶入一处废弃的矿区,矿道的入口处有块警示牌,上面的骷髅图案由齿轮纹组成,与沈彻戒指上的饕餮纹存在细微差异 —— 缺少了第七个齿牙,与他那枚残缺的密钥对应。姜绾用璇玑阴阳镜照射警示牌,图案突然分解,露出后面的隐藏通道,通道壁上的矿脉分布与神树的枝干完全一致。
“是沈彻留下的陷阱。” 林教授检测到矿道中存在高浓度的镓汞齐合金蒸汽,能在 432hz 频率下聚合形成液态金属墙,“但他的齿轮纹缺少关键参数,无法完全激活陷阱,就像他那枚残缺的密钥。” 他调整青铜爵的频率,让蒸汽在通道中形成与参宿四相同的红色光晕,光晕的波纹能中和金属蒸汽的毒性,“用他自己的陷阱反制他。”
古代线的萧决通过赵国的秘密通道时,发现通道壁上的壁画描绘着青铜方舟的建造过程。其中一幅画中,工匠们正在将星砂混入青铜溶液,溶液的温度显示为 37c,与现代实验室镓汞齐合金的相变温度相同。画中的方舟能源核心,与萧决心脏神经网的结构完全一致,甚至连蛊虫的位置都有对应的光点。
“是生物导航系统的设计图。” 萧决抚摸着壁画,画中工匠的指纹与他的指纹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相同的星图纹路,“古人早就知道,只有特定基因的人才能启动方舟,就像现代的生物识别技术。” 他突然注意到壁画的颜料中含有星砂,能在 432hz 的共振下发出荧光,照亮通道前方的路。
现代科考队的越野车驶出矿区,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草原。姜绾打开天窗,参宿四的红光在夜空中格外明亮,与草原上的篝火组成相同的红色光晕。远处的牧民看到他们车顶的探测器,纷纷骑马靠近,领头的老人手中握着一块陨铁,上面的齿轮纹与璇玑阴阳镜完全吻合。
“是守护者的后裔。” 老人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这块陨铁是祖传的 “指路石”,能在参宿四明亮时指引方向,“就像现代的 GpS,只是用的是星辰的语言。” 他指着草原上的石阵,排列方式与 “三垣二十八宿” 完全一致,中央的石柱顶端有个凹槽,尺寸与青铜爵的爵底相同,“在这里补充能量,你们的信物会更有力量。”
古代线的萧决一行抵达赵国边境的 “天枢驿” 时,发现驿站的仓库里堆满了青铜兵器。这些兵器的表面都刻着与佩剑相同的星图,当萧决的血滴在上面,兵器突然发出嗡鸣,组成与实验室相同的防御阵型。墨家弟子拿起一把青铜剑,剑身上的星图与现代科考队遇到的牧民陨铁形成共振,在墙壁上投射出完整的昆仑墟舆图。
“是墨家为‘天枢计划’准备的武器库。” 巨子看着这些能与信物共振的兵器,每个齿轮纹都经过精密计算,确保在 432hz 频率下发挥最大威力,“就像现代的智能武器系统,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激活。” 他突然指向仓库角落的青铜钟,钟身上的铭文与现代牧民的陨铁纹路完全相同,“这是‘周天钟’,敲响它能召集所有守护者。”
现代科考队的车载电台再次收到摩尔斯电码,这次的内容是 “沈彻已进入昆仑墟外围”。姜绾调出卫星图像,发现沈彻的车队正沿着一条与他们平行的路线前进,距离始终保持在十七公里,就像被无形的屏障隔开。“是地脉之气的排斥效应。” 她看着屏幕上两条平行的红色路线,“我们的信物频率与他的残缺密钥相互排斥,就像同极相斥的磁铁。”
古代线的萧决敲响 “周天钟”,钟声的频率在山谷中回荡,与现代科考队电台的信号频率产生叠加。远处的山峰传来回声,组成与参宿四相同的红色光晕,光晕中浮现出沈彻的身影 —— 他正站在一处烽火台顶,手中的戒指发出与钟声相反的频率,试图干扰他们的信号。
“他在模仿我们的频率。” 萧决握紧佩剑,剑身上的星图突然旋转,与钟声形成复合频率,“但他缺少第七个信物的参数,永远无法完全匹配。” 他看着远处的光晕逐渐消散,沈彻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就像现代的盗版软件,看似功能相同,却缺少核心授权。”
现代科考队的越野车终于驶离峡谷,前方的道路豁然开朗,昆仑墟的轮廓在夕阳中清晰可见。姜绾看着屏幕上与古代线同步的星图,两条红色路线在此处交汇,形成一个巨大的六边形,中心的红点正是 “通天柱” 的位置。“我们快到了。” 她对林教授说,车载仪器突然发出 432hz 的共鸣,与古代线的 “周天钟” 形成跨时空的合唱。
古代线的萧决一行也抵达了昆仑墟的外围,眼前的景象与现代科考队看到的完全相同。他手中的令牌突然与远处的 “通天柱” 产生共振,在地面投射出与实验室相同的三维模型,模型中的方舟虚影正在缓缓升起。“姜绾,我们到了。” 他对着天空轻声说,声音通过信物的共振传递到现代,科考队的车载电台突然传出清晰的回应,像是跨越时空的击掌。
两个时空的队伍在这一刻完成了最后的并行,古代的马蹄声与现代的引擎声在昆仑墟的山谷中交汇,形成跨越三千年的韵律。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信物,此刻都在 432hz 的宇宙频率中共振,像无数个跳动的心脏,为即将到来的终极使命注入能量。
姜绾和萧决虽然身处不同时空,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就像两颗围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虽然轨道不同,却始终保持着相同的节奏。他们知道,双线并行的旅程即将结束,接下来需要共同面对昆仑墟的挑战,启动方舟,延续文明的火种。而这条贯穿古今的并行之路,终将在 “通天柱” 下交汇,绽放出跨越时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