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是不是中邪了(2/2)
“我的意思是,即便要杀,也要杀得有价值,杀得‘划算’。简单一刀砍了,除了暂时出一口气,还能得到什么?”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漠北地图前,手指划过辽阔的草原:
“诸位将军,我们想想。”
“自前元北遁,这草原上的部落,我们杀了一批又一批,瓦)、鞑靼,你方唱罢我登场。”
“我们每次大军征伐,固然能取得大胜,斩首无数,可十年、二十年之后呢?”
“新的部落会崛起,新的首领会产生,他们依旧会觊觎中原的富庶,依旧会南下劫掠。”
“为什么?因为我们只是消灭了他们的肉体,却从未真正征服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心。”
“杀戮,只能换来短暂的安宁,却种下更长久的仇恨。”
这番话,让一些深思的将领,如朱棣、冯胜,陷入了沉思。
而蓝玉等悍将则有些不以为然,常茂嘟囔道:“那就来一次杀一次,杀到他们绝种为止!”
蓝玉朱樉等杀材听后赞同的点点头。
朱雄英看向蓝玉,目光锐利:
“舅姥爷,草原广袤,你能杀尽所有牧人吗?”
“就算能,那需要耗费我大明多少国力、多少将士的性命?这生意,赔本!”
他不再卖关子,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构想: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些‘异族’。”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代表草原各部的位置:
“一味杀戮,是为下策。”
“分而治之,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是为中策。”
“而我要行的,是上策——不仅要让他们怕,更要让他们‘服’,让他们‘融’!”
“具体如何做?”燕王朱棣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带着浓厚的兴趣。
朱雄英成竹在胸,详细阐述道:
“首先,对于俘虏和归降的部落,我们不再简单地视为奴隶或潜在的威胁。”
“我们要进行甄别。像阿鲁台、马哈木这样的顽固首领,其核心死党,自然要严惩,以儆效尤。”
“但对于广大的普通牧人,以及那些愿意归附的中小部落头人,我们要采取‘怀柔’与‘改造’并重的策略。”
“第一步,设立‘统化部’。从军中、国子监选拔一批通晓蒙语、有耐心、懂农桑工巧的吏员,我称之为‘教化官’或‘政委’。”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当官老爷,而是深入降部之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当然,安全要有保障),宣讲我大明律法、仁德,讲述中原文化,消除隔阂与误解。”
“让他们明白,只要遵守大明律法,安心放牧或从事生产,就能得到庇护,过上安稳日子。”
“第二步,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
“朝廷可以初期投入,在水草丰美、地势紧要之处,帮助这些归附的部落修建越冬的定居点、棚圈,甚至小型城池。”
“提供粮食、药材、铁器(限于农具)等必要物资,帮助他们度过归附初期的困难。但这不是白给,他们需要通过为我们饲养战马、提供毛皮、肉类等物资来换取,或者以工代赈,参与道路、城墙的修建。”
“总之,要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生存资源,而不是依赖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