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 第728章 我忘了名字,但我认得光

第728章 我忘了名字,但我认得光(2/2)

目录

他打开加密终端,调出一份从未公开的文件草案,标题空白,唯有页脚浮现出一行极小的字:

“项目代号:种子”第178章 我忘了名字,但我认得光(续)

晨星初升时,云港的天际线被镀上一层流动的金边。

顾承宇站在“晨星基金会”顶层会议厅的落地窗前,手中握着一份纸质文件——这在数字时代已近乎奢侈。

他没有急于翻开,只是凝视着远处那座静静闪烁绿光的“守灯人”基站,像在确认某种无声的约定。

今天,是“种子教师计划”启动日。

礼堂内座无虚席。

一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经济学教师齐聚于此,他们中有白发苍苍即将退休的老教授,也有刚执教三年、眼神仍带着理想主义锋芒的青年讲师。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段影像:三年前凤凰计划发布会的片段,苏明玥站在聚光灯下,声音平静却如刀刻石:

“我们教学生计算收益,却从不教他们识别代价。”

画面一转,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流——P2P爆雷后的家庭负债曲线、校园贷受害者心理崩溃时间轴、老年人被虚假理财收割的轨迹图谱……最后定格在一个问题上:

如果经济学不教良知,谁来守护普通人?

台下一片静默。

顾承宇缓步走上讲台,西装笔挺,神情肃穆。

他并未看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低沉而清晰:“‘种子’不是希望你们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们把‘怀疑的权利’种进课堂。当学生学会问‘这个模型会让谁受伤’,我们就赢了一小步。”

掌声渐息,第一位受训教师登台——林振国,68岁,原江城大学经济系教授。

十年前,他轻信某“稳健型养老理财产品”,将毕生积蓄投入,最终血本无归。

更痛的是,他曾以专家身份向同事推荐该产品,结果间接导致三名老友精神崩溃,其中一人服药未遂。

此刻,他双手颤抖地握住话筒,声音哽咽:“我教了四十年宏观经济学……可我不会教我的学生看穿一个假年化收益率。”

他顿了顿,眼眶泛红,“我有个学生,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他在那个平台做了区域经理,业绩第一。后来案子爆了,他被投资人围堵在家门口,跳楼了。”

礼堂里有人开始抽泣。

“如果早十年,有人告诉我们这些不只是数学题,而是人命……”他的声音几乎破碎,“也许他就不会死。”

全场陷入长久沉默。

随后,不知是谁先鼓掌,接着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顾承宇微微低头,指尖轻抚袖口一枚银色徽章——那是苏明玥曾佩戴过的凤凰计划标志,如今已被重新设计为“种子计划”的象征。

而在地下三层的技术中枢,“唐·哨兵”正完成最后一次压力测试。

小唐赤脚踩在冷却管道边缘,耳机里响着系统自检的滴答声。

他的瞳孔倒映着无数跳动的数据流,嘴角却扬起一丝近乎狂喜的笑容。

“成了。”他低声说。

第三代“唐·哨兵”正式上线,新增模块名为“道德压力测试”——它不再仅仅分析市场波动或舆情走向,而是模拟某一商业决策若引发大规模公众痛苦,社会情绪反噬将如何重塑资本逻辑。

其核心算法,源自苏明玥昏迷后留下的七百三十天神经反馈数据与“晨星预警机制”的交叉训练。

首次实战应用,便锁定一家头部电商平台正在内测的“信用歧视算法”。

该系统拟根据用户消费习惯、社交关系甚至地理位置,动态调整服务优先级——穷人看到的商品更贵,偏远地区无法享受即时配送,低信用评分者默认进入“高风险监控名单”。

原本预计提升5%利润率,却被“唐·哨兵”判定:长期品牌崩塌风险达87.3%,触发红色警报。

“你们没算人心的成本。”小唐把报告甩给对方技术总监,“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被当成‘劣等人’对待,他会忘记你省了他两块钱优惠券——他只会记得你让他觉得自己不配。”

消息传出当晚,项目紧急叫停。

内部邮件记录显示,CEO批示只有一句:“别让我们的名字出现在下一个凤凰计划纪录片里。”

暴雨骤降的那个夜晚,整个城市陷入一片潮湿的寂静。

许昭宁照例五点抵达医疗中心,却在推开观察室门的瞬间僵住。

病房内,心电监护仪的绿线依旧平稳,但苏明玥的眼睛——睁开了。

不是无意识的颤动,也不是神经反射性的抽搐。

她的瞳孔清晰对焦,缓缓转向窗外远处那座仍在规律闪烁的基站,唇瓣微启,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三个字:

“灯……亮了?”

声音轻得如同梦呓,却像一道闪电劈开长夜。

许昭宁冲到床边,手指几乎颤抖:“明玥?你能听见我吗?我是许昭宁,你还记得吗?《小星星》……你还记得那段音频吗?”

她没有回应,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束穿透雨幕的绿光上,像是穿越了记忆的废墟,终于触摸到了某个熟悉的坐标。

就在这一刻,全城分布的十二个“晨星引擎”终端同时自动激活。

无需指令,不靠程序触发,每一块屏幕上都跳出一份从未生成过的年度总结报告。

数据详实,逻辑严密,结尾却赫然写着一行不属于任何编码库的文字:

她走了很远,只为让我们不必再一个人走。

钟声悠悠,从城市深处传来,恰是黎明前最深的夜。

而在实验室的监控后台,一条新的波形曲线悄然浮现——细微、稳定、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节奏感,在苏明玥说出那句话的同一秒,与“晨星引擎”的底层心跳产生了某种神秘共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