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 第723章 我还能听见钟声

第723章 我还能听见钟声(1/2)

目录

暴雨还在下。

云港的夜晚被雨水泡得肿胀,整座城市就像沉入深海的铁锚,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数据中心顶层的那扇窗,依旧亮着一盏灯——微弱却执着,仿佛风暴中不肯熄灭的最后一颗星星。

控制室内,空气凝滞得如同铅块。

苏明玥靠在椅背上,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

她的眼皮沉重地颤动着,意识在清醒与溃散之间来回拉扯。

屏幕上的三组资金流信号仍在跳动,红、黄、绿,像三条毒蛇缠绕着亚洲金融命脉。

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预警,也想不起自己上一次完整说出一句话是什么时候了。

但她还记得绿色代表危险。

指尖微微抽搐,她摸索到手边的录音笔,按下按钮,声音断断续续且沙哑:“绿……别碰绿色节点……曼谷有陷阱。”

话音刚落,她的身体猛地一软,头垂了下去。

“苏总监!”小唐立刻冲上前,将耳机迅速接入语音频谱分析系统。

波形图瞬间展开,高频杂音中藏着一段极其规律的节奏——那是她在无意识状态下仍保留的决策节律,如同心跳般稳定。

“她的语言表达中断了,但直觉还在。”许昭宁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将刚刚提取的声音数据与“晨星引擎”的历史波动曲线进行比对。

结果令人震惊:即便记忆置换率已突破70%,她的每一次低语、每一个停顿,都精准对应着系统风险峰值的前兆。

他猛然抬头,眼中燃起火焰:“我们不等她开口,也能读懂她的判断!”

陈队站在监控墙前,神色冷峻。

他看着苏明玥昏睡的身影,又扫了一眼许昭宁传来的“行为意图映射图谱”,沉默两秒后,果断下令:“启动‘蜂巢响应机制’——曼谷,现在就行动。”

命令下达的瞬间,远在东南亚的暗流开始涌动。

一支伪装成电力检修小组的技术特勤人员悄然潜入曼谷基站外围,动作迅速且无声。

他们携带的是国安局最新型电磁脉冲干扰装置,目标只有一个:切断敌方备用电源线路,制造短暂的断电窗口。

与此同时,许昭宁远程注入一段伪造的日志数据,模拟“晨星引擎”核心模块已主动关闭的假象。

数据包经过三层加密伪装,完美复刻了系统停机前的最后交互流程。

“灰鸦”的人上当了。

地下二层,一间被电磁屏蔽包裹的操作间内,一名戴着战术目镜的男人猛然抬头:“主控信号消失了!‘晨星’离线了!”

“动手!”另一人立即发出指令,手指重重地按下回车键——“逻辑湮灭协议”启动程序开始倒计时。

然而就在这一刻,供电线路被悄然切断。

电流骤然中断,服务器阵列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冷却系统停摆,芯片温度急速攀升。

不到三十秒,核心处理器因过载烧毁,黑烟从机柜缝隙中冒出。

三地中继站中的两处陷入瘫痪,攻击链断裂。

“失败了?”有人惊呼。

“不可能!她明明已经撑不住了!”

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战场不在曼谷,而在千里之外那盏未熄的灯下。

苏明玥缓缓睁开眼,瞳孔涣散了一瞬,随即聚焦在屏幕上逐渐平稳的数据流上。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但她知道——她赢了这一轮。

顾承宇隔着玻璃注视着她,心脏像是被什么狠狠攥住。

他看到她抬起手,轻轻抚过太阳穴,仿佛想抓住那些正在流逝的记忆碎片。

他知道,她在遗忘,一点点地,把自己弄丢了。

可她的身体还记得她是谁。

就像野火将草原烧尽,根系仍在地下蔓延;就像钟声被风雨淹没,余震仍藏在空气里。

“唐·哨兵”突然弹出一条新提示:“检测到异常信号残留,来源:曼谷基站地下二层,频率编码疑似与“钟楼信徒”早期密钥匹配”

小唐皱眉:“他们在用老式摩尔斯码传递信息……还在试图重建连接。”

许昭宁立即调取原始音频,在背景噪音中逐帧剥离信号。

最终,一行简短代码浮现:

咚 - 咚 - 咚

三声钟响。

“这不是求救信号。”陈队低声说,“这是确认——他们知道‘晨星’还没倒下。”

顾承宇眸色一沉。

他转身走向通讯台,拨通一个加密频道:“所有境外节点加强防护,尤其是新加坡和吉隆坡。告诉前线,接下来不是清剿,是猎杀。”

而此刻,在曼谷撤离通道的尽头,一道身影正快步穿行于雨幕之中。

林景深抱着加密存储设备,肩头已被雨水浸透。

周叙白在他前方开路,枪口警惕地扫视四周。

“还有三百米就到接应点。”周叙白低声道。

林景深没有回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