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 第634章 晚晴托事求宝叶 灵露饲鼋思利弊

第634章 晚晴托事求宝叶 灵露饲鼋思利弊(1/2)

目录

“尕达?”康大宝语气里头有些疑惑,盖因这位本应寺佛子近些年深居简出、鲜有露面。

外间许多事情,都是常伴其身侧的那位明妃及那名阉奴处置。

如不是此番听得费晚晴当面提起,康大掌门或都要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客居在秦国公府。

“却不敢言相熟,但多少也算得有些交情。认真算起来,某家却还欠他一份人情。敢问内妹相问这位佛子,又是有何要事?”

费晚晴听得此言,面上倒是未有什么失落之意,只是又柔声言道:

“叶涗老祖听得大雪山上每逢冰璃玉莲生成之时,这灵物周围,亦有摩尼宝叶生出。想来多年下来,本应寺诸位高僧定有所藏。

这摩尼宝叶乃修士静心养性所需珍品,外间却难寻得,便连万宝商行之中,亦也鲜见十分。遂叶涗老祖便想请姐丈相询尕达,看看能不能换得几张。”

“静心养性?”康大宝将费晚晴这话咀嚼一阵,肚子里头便有疑窦渐渐生出。

若说那冰璃玉莲,他康大掌门自是如雷贯耳。

要知依着他康大掌门如今眼界,经手的高阶灵植没有百种也有八十。寻常珍物自然已难入他眼。

可这冰璃玉莲的名号在他脑海里头,却还是不改响亮。

外间早有定论:此莲乃仙朝密宗祖庭本应寺的镇寺之宝,非比寻常。这冰璃玉莲便扎根本应寺寺外冰髓谷中,引六欲宝泉而生。

泉眼周遭布有九转梵音阵,阵眼由三位金丹伽师轮值诵咒护持,便是方丈之外的各位禅师亲至,亦也需得持有印信,方才能得近前一观。

之所以要害若此,自是因了冰璃玉莲,正是成婴丹六大炼法其中之一的首要主材。

传闻中这灵根需得以晨露拌《大悲咒》经文浇灌,百年才孕出一枚青蕾,再历千年方得绽放。

绽放时花瓣如冰凝玉琢,泛着淡蓝灵光,瓣心嵌一点暖玉似的蕊,稍离六欲宝泉半刻,灵气便会散逸大半。

若采摘时辰稍差一些,便连连花瓣都会化作冰屑,半点灵韵不留。

依着坊间传言,本应寺甚至专为这株灵根定制了一柄四阶灵宝好做采摘之用。且每逢冰璃玉莲成熟之际,还要专门请一位禅师来做押阵,当真是贵重十分!

是以外间虽传其名,但便连十之八九的元婴真人亦未见得实物。依着康大掌门自忖,这灵物除却本应寺之外,或就只有玄穹宫或太一观中还能存得些许。

至于费家人真要相求那摩尼宝叶,比起冰璃玉莲的名头却要矮上太多太多。

至少依着康大宝现下见识、却也未曾听得过费晚晴所言那摩尼宝叶又是何珍物。

且他康大掌门也不觉已然结婴失败、阳寿未剩几载的费叶涗还有闲情来做养性功夫。

亦就是说,如若这摩尼宝叶真就是费叶涗所求,那其中缘由绝不似费晚晴所言这般简单,定有隐情才是。

且颍州费家两位经年宗老,费东古、费东文都在凤鸣州相佐费南応,他二人便算在整个大卫仙朝的上修之中,亦也算得出众人物。

更有颍州费家这块牌子来做背书,如若真要求那摩尼宝叶,难道不比自己与尕达那点儿微末交情好用?

“这叶涗老祖专门要费晚晴来做舍近求远之事,当是不愿让有心人晓得他求请摩尼宝叶一事?

是想着从我这里多隔上个一层,总要少些风险?如此说来,那这事情的分量岂不是又显得重了许多.”

不过念着眼前这妻妹与自己毕竟不甚相熟,这事情如若干系着颍州费家族中大事,不愿得与自己和盘托出,却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换句话言,依着费晚晴这新晋上修的身份,未必就是故意欺瞒他康大宝。毕竟便连她自身,或都不晓得费家二位老祖嘱托内情。

是以康大掌门未再多问费晚晴费家人求这摩尼宝叶到底用途、只是颔首应了:“既是二位老祖亲言吩咐,那待得过些时候,某家便就再去趟凤鸣州、好见一见那尕达相询。”

“晚晴多谢姐丈。”

“见外了不是,都是自家事情、何言谢字?”

二人客气一阵,便就无话。费晚晴告辞下去寻费疏荷说话,康大掌门则是取过一张灵帛,在上头提笔写道:

“与佛子久未晤面,时念之。拟近日登门一叙,恐扰佛子俗务或清修,未审此时合宜否?盼赐数言示知,好”

写到这里,他笔触倏然一顿。

本应寺这佛子在秦国公府都已待了近一甲子年月,除去当年西南之役时候,几未有过动作,这事情不消细想便觉古怪。

且又有慧明禅师珠玉在前,这些释修暗地里是不是在搞什么名堂,康大掌门却还真有些捉摸不透。

念得此处,他便收了案上灵帛,用一双粗手将手头大小事宜按个掐算一遍,确认过无有遗漏过后,这才将段安乐唤来交待一番,即就孤身往凤鸣州行了过去。

————

别过康大掌门过后,费晚晴便揣着心事落回了费疏荷的青菡院中。

此时这院中除了些婆子、丫鬟之外,不光康大掌门能做修行的四子一女、一妻二妾悉数到齐。

康大掌门的长媳费氏、嫡媳韩氏、三媳勾氏、四媳乜氏以及十来个已然入道的男孙女孙,亦都跟着大人在此拜见祖母。

其中长媳费氏过门最久,她原是费家疏宗出身,不过后头不知为何缘故,她这一支竟被颍州费家一嫡脉堂口纳了回去。

且现下也已筑基,除了几粒筑基丹外,却未费得什么资粮。论及资质,却要比费疏荷这姑母兼婆母好上不少。

且或是因了小宗出身,身上亦也未染什么骄矜之气,多年来侍奉舅姑、治理家业皆都称职十分,费疏荷自然爱之。

至于嫡媳韩氏,自是费疏荷心心念念了过百年的玉昆韩氏之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