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 > 第82章 虹梁飞转(二)

第82章 虹梁飞转(二)(2/2)

目录

这小小的叶片搅动的不只是空气,更是整个中原的经济与权力格局。

天边刚泛起蟹壳青,马三郎就带着伙计在布庄门前架起三道竹栅。

我藏在对面酒肆二楼,看着这个精瘦商人往每个栅口系上红绸——这是现代银行叫号系统的古代变种。

\"东家放心,\"他摸着栅栏上暗藏的铜铃铛,\"永丰布庄的人混不进来。\"

\"铛——\"开市锣响的刹那,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栅栏。

马三郎突然举起朱漆木牌:\"每人限购一匹!\"

排在第三位的灰衣汉子顿时僵住,他身后二十多个\"百姓\"面面相觑——这些人腰间鼓胀的包袱,分明是准备装布匹的麻袋。

有个穿锦袍的商人直接抛出银锭:\"我出三倍价包圆!\"

马三郎冷笑举起官凭:\"奉皇命惠民,违令者以囤积居奇论处。\"

那商人脸色骤变——新朝颁布的《商律》对此可处黥刑。

我抿着茶看永丰布庄的管事急得跳脚。

他们临时雇来的帮闲被真百姓挤得东倒西歪,有个汉子想插队,立刻被巡街的武侯用水火棍抵住后腰——这些差役昨夜刚领了双倍饷银。

赵光义在开封府签押房展开汴河漕图,指尖划过襄阳至汴京的十二处水闸:\"黄团练每月初七必验漕粮,此人性急如雷。\"

他特意命人放出风声——三司使将彻查襄汉漕船夹带。

当夜,殿前司都虞候崔翰便截获冯氏商号飞鸽传书,信中\"北货改走唐河\"六字被朱砂圈出。

十二月十四拂晓,赵光义令开封府差役大张旗鼓搜查冯氏仓库。

故意留出西墙缺口,让账房先生逃脱。

这饵果然见效——午时三刻,黄彦升的亲兵队长出现在汴河码头,将两箱账册转移至盐铁转运使的官船。

潜伏的皇城司察子注意到,箱底露出的葛布纹样正是北汉边军制式。

次日漕船过陈留闸时,赵光义亲自带队以\"查验救生筏\"为由登船。

黄彦升见势不妙欲抽刀,却发现佩刀早被调包成木胎。

关键证据来自船底暗仓——刘继忠亲笔所书\"并州急缺弩弦\"的便条,与三十套未组装的宋军制式弩机构件。

赵光义笑指船头新刷的桐油:\"黄团练可知?这味道与襄阳水门城墙一模一样。\"

当黄彦升被押解过州桥时,刘继忠正在樊楼宴客。

突有卖解人表演喷火,火光中露出殿前司的铁牌。

等刘继忠回府,发现书房里阿拉伯数字记录的军械账册已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他当年献给赵匡胤的《平边策》抄本——首页\"先南后北\"四字被朱笔重重勾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