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加税(2/2)
“长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导致军费开支巨大,国家财政压力剧增。为了满足军事和财政需求,算赋恢复到每人每年120钱。调整体现了我朝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对算赋政策的灵活运用。”刑部侍郎继续说道。
“对于特殊群体,算赋的征收标准有明显差异,充分体现了社会政策导向。商人作为商业活动的主体,他们需要缴纳比普通民众加倍的算赋,每人每年240钱。这一政策能够抑制商业过度发展,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倾斜,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稳定的农业生产基础。”
“奴婢虽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其依附于主人,主人需要为他们缴纳高额算赋,也是每人每年240钱。这一规定一方面增加了拥有奴婢的成本,限制了豪强贵族对奴婢的大量占有,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由民的利益,维护了社会阶层的相对平衡。”刑部侍郎说道。
“好啊,这一政策要是能够实施的话,能够极大增加咱们的财政,陛下,臣觉得可行。”大臣说道。
“口赋,针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其征收情况与算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口赋的征收对象为7岁至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缴纳20钱。这部分税收主要归皇室所有,会成为皇室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刑部侍郎继续说道。
“而由于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将口赋的起征年龄从7岁提前到3岁,并且税额也从20钱提高到23钱。其中增加的3钱被用作“马口钱”,专门用于补充军马粮刍等军事费用。”刑部侍郎说道。
“人头税的征收时间相对固定,算赋和口赋通常都在每年的八月进行。每年八月,地方官府进行“案比”,即对辖区内的人口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在这个过程中,详细核实每个人的年龄、性别等信息,编制成户口簿。户口簿成为征收人头税的重要依据,确保了税收征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刑部侍郎说着,看了眼户部侍郎。
“好啊,陛下,臣赞同刑部侍郎的人头税,这下按人头,咱们的收入大增。”大臣说道。
“臣反对,这人头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本来百姓就没钱,这样下去,让穷苦百姓如何生存?”户部侍郎说道。
“这点我可不认同,朝廷强大了,百姓才能安定,朝廷保护百姓,百姓拿点钱怎么了?”大臣说道。
“我看是拿钱支持你打仗吧,你怎么就这么好战呢,不顾百姓死活。”户部侍郎说道。
“我不打仗,夏国怎么震慑其他国家,没有了震慑,你还能在朝廷这么安稳地说着大话?”武将说道。
“我这叫说大话,我这是客观分析,我这是谋略。”文官说道。
“谋略,在我看来,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才叫谋略。”武将说道。
“你那叫匹夫之勇,就知道打仗,你可知道这高昂的军费都是在喝百姓的血啊。”文官说道。
“那好啊,你拿点钱,不就得了。”武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