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相忘于江湖沉淀 > 特别篇111

特别篇111(2/2)

目录

酒过三巡,程愈耳尖泛红,忽然握住她手腕:“五年前雁门关外,是不是你?”

夏晚晚左臂旧伤猛地一疼。

3.

秋雨敲窗,程愈书房烛火通明。

“三棱箭头的伤,五年零七个月。”他掌心覆上夏晚晚左臂,“那日风沙太大,我没看清旗号。”

夏晚晚嗤笑:“程大人现在要补我一刀?”

案上卷宗忽被风吹开,露出半幅泛黄的画。红衣少女策马踏过烽烟,马尾高扬如战旗。

“当年边关互市,我见过你。”程愈指尖抚过画中人的笑靥,“后来听说夏家满门战死,只余个姑娘进了六扇门……”

夏晚晚猛地抽出发间银簪,簪尖抵住他心口,却抖得厉害。

窗外惊雷炸响,她忽然倾身咬上程愈的唇。

4.

程愈的吻沾着雨气,手却稳如磐石。他解开夏晚晚束发的缎带,青丝泻落满榻时,摸到她枕下冰凉的箭簇。

“留着它做什么?”他哑声问。

夏晚晚一口咬在他肩头:“提醒自己,迟早剁了那放冷箭的王八蛋。”

程愈低笑,揽着她滚进锦被。

五更鼓响,夏晚晚摸走他贴身玉佩。程愈闭眼装睡,听着她翻窗远去的衣袂声,唇角微扬。

——明日朝堂相见,又是刀光剑影。

( 完 )

“民国篇”夜莺与玫瑰

1.

百乐门的灯光像融化的金子,淌在李安静雪白的后颈上。

她唱《夜来香》,嗓音又软又冷,眼风扫过台下痴迷的看客,却像扫过一排没有生命的摆设。曲终时满堂喝彩,她微微颔首,旗袍开衩处闪过一截细白的腿,转身便消失在猩红帷幔后。

二楼雅座,刘吵吵军装笔挺,指节叩着桌面:“这女人什么来路?”

副官凑过来:“回少帅,李小姐三年前从北平来的,从不陪客,听说只是对嘴型,是个哑巴。”

刘吵吵眯眼——方才那首歌,最后一个音明明飘了一下,像被什么刺痛。

他扔下银元:“明晚我还来。”

2.

连捧七天场后,刘吵吵终于堵到了人。

后台走廊幽暗,李安静被他拦在墙角,玫瑰香粉混着硝烟味。他故意贴得极近:“李小姐好大的架子。”

她垂着眼睫,从珍珠手包里摸出钢笔,在他掌心写:“让开”。

字迹娟秀,指尖冰凉。

刘吵吵笑了:“装哑巴?”忽然掐住她下巴,“那天《天涯歌女》,副歌部分你走调了——是看见了我腰间的枪,还是认出了我这身军装?”

李安静瞳孔骤缩。

3.

青帮的人来寻仇那夜,上海滩下了十年不遇的暴雨。

李安静被堵在弄堂里,高跟鞋早就踢飞了。为首的男人狞笑:“当年北平赵局长家的逃奴,原来躲在这儿?”

她背抵着湿冷的墙,忽然从大腿绑带抽出一把勃朗宁。

枪响时,刘吵吵正带兵冲进巷口。青帮头目轰然倒地,李安静吹散枪口青烟,转头对上一双惊愕的眼睛。

“原来你会说话。”刘吵吵的军靴碾过血泊。

她抹了把溅到脸上的血,声音比黄浦江的夜雾还凉:“少帅现在知道了,要抓我吗?”

4.

刘吵吵的私人公寓里,李安静裹着他的呢子军装,看窗外炮火染红半边天。

“1937年了,少帅还有闲心管歌女的闲事?”她讥诮地抿一口白兰地。

他忽然扯开她衣领。

纵横交错的鞭痕像蜈蚣爬满雪白的背,最长的从肩胛骨延伸到腰窝。刘吵吵指腹擦过一道陈年疤痕:“谁干的?”

“赵局长。”李安静任他查看,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他儿子玩死过三个丫鬟,我是第四个——可惜没死成。”

酒杯突然被砸碎在壁炉上。刘吵吵扯开衬衫,心口处一道狰狞枪伤:“去年北平来的特派员,叫赵世延?”

李安静猛地抬头。

5.

淞沪会战爆发那夜,刘吵吵把船票拍在梳妆台上:“去香港。”

李安静对着镜子画眉,黛青描过柳叶般的弧度:“不去。”

“李安静!”他一把扳过她肩膀,“你不是最怕死吗?”

她忽然吻住他。口红蹭在他唇角,像一抹血。

“现在更怕你死。”

门外炮火震天,她撕了船票,拎起早就收拾好的医药箱。刘吵吵红着眼眶笑:“你早算计好了?”

黄包车穿过纷飞的传单,她在他耳边哼起《夜来香》,最后一个音依旧飘了一下——这次是因为他咬了她耳垂。

( 完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