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归墟深处闻钟鸣(1/2)
林小满踩着月光往归墟深处走时,怀里的玉佩第三次发烫。这次不是某个星点亮起,而是整块玉佩都泛着温吞的白光,像揣了块刚从炭火里刨出来的鹅卵石。阿影凑过来摸了摸,指尖刚碰到玉佩就缩了回去:“烫得蹊跷,倒像是……有活物在里面动。”
“活物?”小王举着火折子凑得更近,火苗被玉佩的白光映得发蓝,“难道是赵玄说的息壤?可帛书上不是说息壤是鱼魂聚的吗?”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加快了脚步。归墟深处的冰壁越来越光滑,上面开始出现湿漉漉的水痕,蜿蜒流淌的轨迹像极了帛书上那些朱砂小字。走到一处转角,冰壁突然凹陷进去,形成个半人高的石窟,窟里摆着尊冰雕,是个盘膝而坐的老者,手里捧着块与玉佩相似的白石,石面刻着行字:“钟鸣三响,水纹成诗。”
“这是冰族的‘守墟人’。”师父不知何时跟了上来,拐杖在冰面上敲出笃笃的响,“传说归墟的镇墟钟每百年鸣一次,鸣响时水纹会变成诗句,解对了才能进最里层。”他指着冰雕脚下的凹槽,“这里该放着块‘听钟石’,能把钟声记下来,看来是被赵玄拿走了。”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咚——”的一声钟鸣,震得冰壁簌簌掉冰屑。小王吓得一哆嗦,火折子差点脱手:“不是说百年鸣一次吗?这才隔了三天!”阿影却忽然指着石窟外的冰湖:“你看水面!”
只见原本平静的湖面被钟声震出层层涟漪,涟漪扩散的轨迹竟真的组成了字,是三个歪歪扭扭的篆字:“鱼跃门”。
“是字谜?”林小满蹲下身,用指尖蘸着湖水在冰面上写,“鱼跃过‘门’,是‘闯’字?”话音刚落,冰湖突然掀起半尺高的浪,浪头拍在冰壁上,溅起的水珠凝成冰碴,把那三个字砸得粉碎。
“不对。”阿影忽然指着浪退去的水痕,“你看退潮时的纹路,‘鱼’字的尾巴拖得特别长,倒像是‘渔’字的边旁。”她边说边画,“‘门’里加个‘鱼’不对,加个‘水’呢?是‘涧’字,指山间的水沟。”
第二声钟鸣恰在此时响起,湖面的水纹重组,变成了“石点头”三个字。
小王脱口而出:“是‘磊’字?三块石头点头?”被林小满瞪了一眼,赶紧改口,“那……是‘础’?柱础的础,石头做的,立在地上跟点头似的。”冰湖再次掀起浪头,这次的浪更急,差点漫过他们的靴底。
“别瞎猜。”林小满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冰雕老者的衣襟上——冰雕的衣褶里藏着细小的水纹,每道纹路尽头都有个针尖大的小孔,孔眼排列的顺序,竟与刚才湖面的“鱼跃门”三个字重合。“这不是字谜,是‘水纹诗’的起句。”他忽然想起师父教过的冰族童谣,“冰族的诗讲究‘形意相生’,字是形,水纹流动的样子才是意。”
他指着“鱼跃门”的水纹:“你看这鱼的尾巴,不是往上跃,是往门里钻,像在躲避什么。‘门’里藏着鱼,该是‘闽’字,冰族古语里指‘鱼群聚集的水湾’。”
第三声钟鸣响起时,湖面的水纹变成了“钟未停”。林小满几乎是立刻说道:“是‘咚’字。钟鸣的声音是‘咚’,未停就是声音还在,‘咚’字里的‘口’像钟,
话音落,冰湖的浪突然平息,湖底的冰阶缓缓升起,一阶阶通向黑暗深处,阶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水纹,与刚才的诗句完全吻合。冰雕老者手里的白石突然亮起,投射出一道光,照在最,旁边还有行小字:“钟摆需鱼鳞三斤,方能动。”
“三斤鱼鳞?”小王咋舌,“这得刮多少鱼啊?”阿影却笑着指了指冰湖:“不用刮,你看。”只见湖面上的冰蛇鱼纷纷跃出水面,鳞片在月光下脱落,像下雪似的往冰阶上落,不多不少,正好在阶顶堆成小丘,泛着珍珠似的光。
林小满捡起片鱼鳞,背面竟也刻着个“安”字,与之前那块一模一样。“看来这些鱼早就等着我们了。”他把鱼鳞揣进怀里,忽然听见冰阶尽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不是赵玄的拖沓,而是轻快的、带着某种韵律的步伐,像有人在踩着水纹诗的节奏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