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大象集团的丑闻(2/2)
就在这时,他桌上的电话响了。
“喂,我是李洋!”
“喂,李书记!我是张昌平!”
“昌平啊!有什么事情吗?”
李洋问道。
“李书记,是关于大象集团的事情,我想听听市委的意见!”
张昌平问道。
“昌平啊!这件事情你们区里,就不要管了,市委会帮你们解决!”
李洋想了想说道。
“可是……李书记!你也知道大象集团是我们迎溪的门面,现在出了这样的丑闻……”
听筒里,张昌平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和不甘。
迎溪区是大象集团总部所在地,这个纳税大户、明星企业一旦爆雷,首当其冲的就是区里的财政收入和稳定大局。
作为区委书记,张昌平的压力可想而知。
李洋拿着话筒,身体微微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目光沉稳地望着窗外宁安市的城市轮廓。
他理解张昌平的难处,但更清楚这件事早已超出了区一级所能掌控的范畴。
“昌平同志,”
李洋的声调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你的心情我理解。大象集团是迎溪的门面不假,但它更是宁安市,乃至山河省的一块招牌。现在这块招牌上出现了污点,怎么擦、擦到什么程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市里,甚至省里,都在密切关注。”
他略微停顿,给电话那头的张昌平消化信息的时间,然后继续道:“你要明白,现在不是区里逞强的时候。大象集团的问题,表面是产品质量丑闻,背后可能牵扯更复杂的政商关系、债务链条,甚至……更深层次的问题。”
“由市委层面来统筹处理,不是要撇开区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局面,避免事态在基层无序扩大,这也是对迎溪区干部的一种保护。”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张昌平的声音再次响起时,明显冷静了许多,但担忧未减:“李书记,我明白市委的考量。只是……舆论发酵很快,我们区里的宣传部门压力很大,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对外口径?还有,集团几千号员工,万一……”
“这些市委都有预案。”
李洋打断他,语气果断,“宣传口径,市委宣传部稍后会下发统一指引,在正式调查结果出来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接受采访或发布信息。”
“至于员工稳定问题,市国资委和人社局已经组成联合工作组,准备进驻大象集团,确保企业日常运营和员工队伍的基本稳定。”
“你们区里的任务,是配合好工作组,维持好地方秩序,尤其是要防止个别有心人借机生事。”
“是,李书记,我们坚决执行市委指示!”
张昌平的表态清晰传来。
“嗯,”
李洋语气稍缓,“昌平啊,关键时刻,稳住阵脚就是最大的贡献。要有定力,也要有信心。就这样吧。”
挂断张昌平的电话,李洋的手指在光滑的红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了几下,眼神锐利。
他随即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秘书小宋。
“小宋,你立刻做两件事:第一,请纪委的郑书记和政法委的王书记,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开个短会。第二,了解一下,省报那边关于大象集团的报道,到了哪一层级?有没有更进一步的动向?”
“好的,李书记,我马上办!”
小宋利落地回答。
放下电话,李洋重新拿起那份行程表,目光在下午的空白时段停留片刻。
实际上李洋也是头大,新任的市长马上要来了,虽然他们李家在宁安,甚至山河省都有关系。
但是新来的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