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无一例外,一视同仁!(2/2)
上官桀方才还对桑弘羊冷眼相待,露出不屑一顾的傲慢神色,转眼间就被这位老者三言两语玩弄于股掌之间,如同一只被猫戏耍的老鼠。
这种不动声色的政治报复手段干脆利落,当面清算、绝不拖延,简直令人咋舌!
\"这老狐狸跟谁学的这一手?真是阴险毒辣!\"霍去病在心中咒骂道,脸上却不敢流露丝毫不敬之色。
耿直刚烈的骠骑将军还在心中腹诽,其他几位辅政大臣却已经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与表情,仿佛方才那一幕不过是官场上的寻常小事,不值一提。
他们可不会像霍去病那样幼稚,单纯地认为桑弘羊只是一位年迈体衰、说些善意忠告的老前辈,这种天真的想法在残酷的朝堂上是致命的。
朝堂之上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无论表面上多么恭敬礼让,骨子里都是一样的阴险狡诈,所谓\"一丘之貉、狐狸同窝\"不过如此。
\"咳咳,\"短暂的沉默后,众人不约而同地收回思绪,齐齐向桑弘羊躬身行礼,恭敬地表示:\"多谢大人今日指点迷津,为我等解惑释疑。\"
这种场面上的客套礼节是混迹官场的基本生存法则,谁若敢像上官桀那样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下场必然凄惨。
朝廷上的生存法则极其简单——你给别人面子,人家才会给你面子,许多时候,这种相互尊重的表面功夫恰恰是维持朝政正常运转的润滑剂。
况且桑弘羊今日的点拨确实恩重如山,若非他及时警醒,众人恐怕还会继续轻视太上皇的存在与影响力。
虽然他们都是谨慎行事之人,不会像上官桀那样张扬跋扈,但举止言谈间难免会流露出对太上皇的怠慢与不敬。
对于久居高位的太上皇而言,无论是公然鄙视还是暗中轻视,本质上都是一种不可容忍的冒犯,都在挑战他作为帝王的尊严与权威。
日后太上皇若要清算这些不敬之人,恐怕秋后算账是在所难免的,今日桑弘羊的提醒无异于救他们于水火。
见众人俯身行礼,桑弘羊依旧保持着那副和蔼可亲的笑容,轻描淡写地摆手道:\"诸位不必如此客气,老夫不过是多言几句罢了,何足挂齿。\"
这番谦逊之辞自然没有几个人会当真,在场大臣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如履薄冰般小心应对。
桑弘羊看在眼里,笑容愈发温和,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如同一位看到学生们认真听讲的老师。
现在那个令人厌烦的上官桀已经远离,剩下这几位年轻的辅政大臣倒是颇具可塑性,他轻抚胡须,继续循循善诱道:\"刚才老夫强调不可轻视太上皇,但也不希望诸位本末倒置。\"
\"作为朝廷重臣,你们首要的效忠对象依然是当今陛下,这一点绝不可动摇,只是在忠于陛下的同时,也当对太上皇保持应有的敬意罢了。\"
\"此乃为官之道,切记、切记!\"
\"当今陛下虽年轻,却非易与之辈,眼光敏锐,手段果决,也非常人所能轻易揣测。\"
说这番话时,桑弘羊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上官桀离去的方向,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上官大人那种背地里背离太上皇恩义,公然表示与老主子划清界限的做法,无疑是极不明智的。\"
\"然而,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奔向建章宫示好,反其道而行之的举动同样愚蠢至极。\"
\"哼,老夫敢断言,上官桀现在的官位恐怕就是他仕途的尽头了,此生再无进一步可能!\"
桑弘羊的话意有所指,却又刻意保持着模糊,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但在场的每一位政治精英都能准确领会其中深意。
以上官桀方才那副嚷嚷的阵势,他的\"忠心表白\"恐怕明天就会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若这些流言传入陛下耳中,虽不至于引起猜忌,但必然会让皇帝陛下心生芥蒂,毕竟没有君王会喜欢一个如此善变的臣子。
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为臣之道确实如履薄冰,一步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尤其是面对桑弘羊口中所说的\"非易与之辈\"的当今陛下。
桑弘羊停顿片刻,继续分析道:\"此次迁徙诸侯王,陛下的手腕可谓清晰可见,楚王一脉因谋逆罪行被贬至北海荒凉之地。\"
\"那等苦寒之地,表面上称作就国封地,实则与流放苦役无异,等待楚王一族的注定是终生凄凉、永无翻身之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陛下明显偏爱的长沙王一脉,他们获得的封地紧邻龙城要塞,草场肥沃广袤,堪称塞外乐土。\"
\"如此优劣分明的安排,陛下对各诸侯王的喜恶之情溢于言表。\"
桑弘羊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下来,意味深长地环视众人,眼神中流露出\"更有深意\"的暗示。
众位辅政大臣心领神会,屏息凝神地等待着,无人敢贸然打断桑弘羊的讲解,他们知道这位老臣接下来要说的才是真正的核心内容。
\"然而奇怪的是,陛下对待自己的四位亲兄弟时,却一反常态地表现出罕见的'公平'态度。\"
\"他们不约而同地被分封到西域最为富庶的地区,无一例外,一视同仁!\"
\"呵呵,陛下仁德啊!\"桑弘羊故作感慨地说道,语气中的讥诮之意却呼之欲出。
点到为止,桑弘羊不再多言,这样的暗示对于在场的政治精英们已经足够明显,除了那位略显迟钝的骠骑将军外,其他人已经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