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196章 陈腐过时的老旧思想

第196章 陈腐过时的老旧思想(2/2)

目录

在场诸人心中暗想,桑大人年事已高,难免喜欢唠叨一些老生常谈的政治训诫,不过敬老尊贤是大汉朝的传统美德,耐心聆听也是应有之义。

其实这番话就算桑弘羊不说,他们也会这样做,毕竟这是身为高级官员的基本职责所在。

他们身为辅政大臣,本就是当今大汉朝最核心的权力集团,自然要紧密团结在皇帝陛下周围,谋划国家大事,处理朝廷政务。

支持陛下统治,本质上也是在巩固自己的权势基础,这种天然的政治共同体才是他们尽心竭力的最大动力。

至于桑弘羊提到的\"下疏百官\",更是毋庸置疑的日常工作,这原本是宰相的特权,如今由他们这些辅政大臣共同承担,自然责无旁贷。

然而,当听到\"上通太上皇\"这一句时,几位辅政大臣面色微变,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警惕地看向这位资深上司。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这种话竟然能够如此直白地说出口?这简直是政治自杀的典范!

当今局势下,太上皇已经退居建章宫,朝廷大小事务均由新天子全权处理,这一点从迁徙诸侯王的全过程就可清晰看出。

太上皇除了在建章宫设宴款待诸侯王那一次露面外,几乎未曾公开干预任何政务,这种克制显然表明他无意再染指朝政。

而陛下也没有表现出让权于父亲的意思,自登基以来大刀阔斧,毫不犹豫地推行自己的治国方略。

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千古不变的政治铁律,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

当今情况尤为特殊,父子同朝,太上皇健在而陛下掌权,这种微妙的权力分布下,臣子们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被卷入任何可能的权力争斗中。

在这种敏感时期,桑弘羊居然建议他们去亲近太上皇?这岂不是在鼓动他们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寻死路?

若被有心人传到陛下耳中,恐怕不仅仅是政治生命的终结,甚至可能因此获罪入狱,身首异处!

上官桀的表情尤为夸张,眉毛几乎拧成一团,脸上的不满甚至懒得掩饰,那表情几乎就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大人,您这是大逆不道,忘恩负义啊!

作为陛下少年时期的玩伴,上官桀与皇帝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据传当年两人甚至有过\"裸奔\"的亲密交情,这种深厚友谊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整个长安城内外,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上官桀与当今天子关系匪浅,备受信任。

当然,这种传闻之所以如此广泛,与上官桀本人的刻意宣传也不无关系,他那些添油加醋的曲艺杂谈在坊间广为流传,使他在皇帝亲信的位置上愈发稳固。

如今听到辅政首脑桑弘羊这近乎煽动的言论,他内心的不满顿时如火山般爆发。

上官桀此刻自视为陛下最坚定的支持者,是那种真正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效忠于当今天子的忠臣典范。

虽然他的初始提拔确实得益于太上皇的赏识,但眼下和将来,他的政治前途都将系于当今皇帝的恩宠之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君主已经更迭,做臣子的自然也要适时\"转向\",调整自己的政治立场。

咳咳,这里说的\"转向\",当然是指思想态度的调整,而非人身的变换。

官位是不会自动变更的,但效忠的对象却可以灵活调整,昨日忠于太上皇,今日效忠新天子,这种政治韧性正是长久生存于官场的不二法门。

谁是当今的皇帝,谁能决定自己的升迁去留,自然就应该效忠于谁,这完全符合官场生存的基本法则,毫无悖德之处!

上官桀脸上毫不掩饰的鄙夷表情,以及其他辅政大臣微妙的神情变化,全都落入桑弘羊那双历经沧桑却依然明亮如鹰的眼睛里。

这位老臣脸上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庞上,仿佛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深不可测的政治智慧。

\"你们啊,看问题总是习惯于从一个单一的角度去理解,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终有一天会让你们付出代价的,\"桑弘羊的语气平缓而深沉,却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桑弘羊的这番话显然言有所指,现场的几位辅政大臣都不是愚钝之人,苏武立刻皱眉抱拳,恭敬地问道:\"敢请老大人指点迷津,为我等解惑?\"

哼!听到苏武的请教,上官桀尚未等桑弘羊开口,心中便已先行冷哼一声,面露不屑之色。

他能有什么高见?不过是那套陈腐过时的老旧思想罢了!

上官桀自诩为思想先进的\"新派\"臣子,能够及时顺应形势变化,彻底效忠于当今陛下的开明官员。

而在他眼中,桑弘羊不过是那种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老顽固,一个抱着太上皇恩德不肯松手的过时之人。

用当代的俗语来说,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型代表,这种政治上的优柔寡断最令上官桀不屑。

面对同僚的请教与鄙视,桑弘羊却依旧神色自若,语气平静如常,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上官桀的轻蔑态度。

人老成精,年高德劭之人早已看淡了权力争斗的浮华虚幻,那急功近利、你争我夺的心态早已随着岁月的磨砺而逐渐平息。

桑弘羊杵着拐杖,站在原地没有继续前行,而是转头望向诸侯王们离去的方向,语气沉稳如山,不疾不徐地分析道:\"你们都认为当今陛下已经全面掌权,所以太上皇应当被隔离在权力之外,不再需要考虑。\"

\"你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陛下已经登上龙椅,太上皇退居二线,那么大汉江山从此就与太上皇无关,是这样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