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什么狗屁乌孙人,刘胥根本不放在眼里!(2/2)
而且,刘弗陵忽然联想到另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另一个从小就在他身边的人物。
张安世!
那人从小就是他的贴身伴读,甚至从他尚在襁褓、不会言语的年纪就开始陪伴左右!
直到三哥正式崛起,也就是张安世离宫出任运河总督之后,刘弗陵才恍然大悟——这位朝夕相处的密友,竟始终是三哥安插在他身边的一枚暗子!
若三哥当真有意对自己下手,即便刘弗陵有十条性命也难逃一死!
作为刘旦的亲生兄弟,广陵王刘胥更是心惊胆战,浑身发抖!
曾经一起光着屁股在宫中嬉戏打闹的兄弟,他不过是九岁时被封了个王出去,怎么再相见时,那个记忆中的顽童就已经变得如此深不可测、令人畏惧?
简直不可思议!
三人的脸色如同调色盘般变幻莫测,身体还不停地颤抖着,仿佛置身寒冬。
见到他们这般惊恐失态的模样,刘旦不禁皱起眉头,不解地问道:
\"你们为何如此激动?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他不过是为三人精心准备了合适的封地基础,让他们能够轻松接收而已,何至于如此惊慌失措?
听到刘旦略带疑惑的问话,见他眉头微蹙,三人如梦方醒,急忙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连声附和道:
\"啊…啊,不激动、一点都不激动!\"
\"对对对,我们哪敢有丝毫激动之情!\"
陛下运筹帷幄,深谋远虑,我等岂敢有丝毫惊讶?满心只有对陛下英明的无尽感激之情!
刘旦挑了挑英挺的眉毛,用一种古怪的目光扫视着三人,心中暗自疑惑。
这三人到底在发什么神经?为何如此惊慌失措?
刘旦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随后手指重新指向那幅详尽的西域地图,语气平和地说道:
\"这三处封地各有千秋,你们可有特别中意的?但说无妨,想要哪个朕都可以应允。\"
听闻此问,三位兄弟如同排练过一般整齐地摇头回应:
\"这都是陛下精心挑选的宝地,赐给我们哪处都是天恩浩荡,全凭陛下圣意分配!\"
\"正是此理,我等哪敢妄自揣测圣意?\"
已经深刻领悟到老三可怕之处的三人,哪还敢有半点冒失之举?
如今个个收敛锋芒,低眉顺眼,毕恭毕敬地侍立一旁,哪还有先前那般跋扈不逊的气焰?
刘旦满意地微微颔首,既然他们如此识时务,那自己便直接给出安排。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最年幼的刘弗陵身上,语气温和而坚定。
\"老六你年纪尚轻,又不甚擅长武事,最适合选择那个易于掌控的车迟国。\"
帝王指尖轻点地图上的一处:\"车迟国位于玉门关北方不远处,地势平坦易守。\"
\"若有任何变故,朝廷大军可迅速驰援,对你多有照应。\"
说罢,刘旦将视线转向长兄刘据,继续道:
\"大哥为人稳重持重,又不乏刚毅果断之气,龟兹国最为适合。\"
\"龟兹国位居西域中枢要地,东临焉耆郡,西接乌孙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一旦边关有变,大哥可随机应变,从容应对。\"
最后,刘旦凝视着自己的胞弟刘胥,嘴角微微上扬:
\"朕自幼就知道你喜好舞刀弄枪,身怀武艺,膂力过人,你封地的王宫卫队也颇为精锐。\"
\"日后将这些军力尽数带往西域,占据乌孙国东段,必能稳固立足,无人可撼动。\"
位于边关的乌孙国这一区域,是刘旦特意为老四精心挑选的封地。
老四孔武有力,精通兵法武艺,天生就适合镇守边疆要塞。
此事刘旦并非虚言夸饰,班固《汉书》中记载:\"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
意思是说,刘胥体魄健硕,虽喜欢游乐逸豪,但力能举起千斤巨鼎,徒手就能与猛兽搏斗制服。
当初替李广在报纸上宣传他能与母熊徒手搏斗,那不过是夸大其词的宣传之词。
然而刘胥这等力量却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如此雄壮无比的刘家诸侯,若继续蜗居在江南那等温柔之地,实在可惜了他的天赋才能!
然而,刘旦话音刚落,广陵王刘胥立刻紧张地辩解道:
\"陛下明鉴,臣实在惶恐,那些不过是些无伤大雅的小把戏,臣的王国卫队实力平平,谈不上有多强!\"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心中惊惧不已!
苍天可鉴啊!
他只不过是在朝廷规定的最大限额内,训练了几千名拱卫王宫的卫队。
再加上以门客形式招揽的一些武艺高强之士,勉强凑齐了一万多人。
这微不足道的兵力竟然也被三哥惦记在心?
这点人马实在不算什么啊!
\"诶!\"
不等刘胥继续自我辩解,刘旦已经伸手打断了他,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
\"你无需担心,朕并未说要让你独自面对乌孙国的兵锋威胁。\"
刘旦看穿了老四谦虚背后的真实忧虑,无非是担心被安排到边关,单独承受来自乌孙国的巨大压力。
对此刘旦早有妥善安排,胸有成竹。
\"等你就国之后,朝廷会派遣一万精锐军队协同防御,与你共担边防重任,你尽可放心。\"
刘胥嘴角不由抽搐了几下,心中苦笑不已。
他的本意哪是这个?
刘胥只是害怕三哥忌惮自己的王国卫队,所以才故意谦虚几句,以示忠诚无二心。
现在倒好,三哥直接派遣一万朝廷正规军在自己封地常驻协防?
他根本不需要这种\"保护\"啊!
什么狗屁乌孙人,刘胥根本不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