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186章 什么沙王

第186章 什么沙王(1/2)

目录

哼!三哥虽贵为天子,却也不可太过专横!

天下虽大,总有人能够制约皇权!

刘胥视线悄然扫过其他两位王侯,三人目光一触即分,心领神会,瞬间达成默契。

西域、漠北,绝不可去!实在不行,就搬出太上皇做最后的保障!

刘旦微微颔首,三人眼神中的心思他尽收眼底,洞若观火。

他并未立刻揭穿他们的小算盘,只是若无其事地重新拿起碗筷。

修长的手指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轻轻投入沸腾的铜锅中,随后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朕的意思很简单,赐予诸位新的封地,让你们继续保有诸侯王的尊贵身份,依旧可以称孤道寡,享受王者礼遇。\"

刘旦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锋芒:\"毕竟兄弟情谊深厚,朕也不愿看到手足相残的悲剧上演。\"

帝王的声音陡然低沉几分,紧盯着三人的眼睛:\"这番话,朕已在建章宫晏饮之夜向父皇详细陈述过。\"

刘旦的目光如寒冰利剑般从刘胥身上扫过,又落在刘据与刘弗陵脸上:\"想必诸位对建章宫那一晚的记忆犹新吧?\"

\"呃,记...记得!\"三人声音颤抖,面如土色。

建章宫那一晚刘胥几乎丧命,他怎可能忘记那种生死一线的恐惧?

刘胥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喉结剧烈滚动,艰难地吞咽着一口唾沫。

他如遭雷击,突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太上皇非但不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反而是催命符!

他现在仍被软禁在长安,正是因为太上皇对他忌惮甚深,迟迟不肯放他归国!

刘据与刘弗陵同样如梦初醒,心头剧震。

天杀的!他们竟把这等要命的关窍给忘了!

关于削弱诸侯王势力这件事,父皇不仅赞成,而且积极推动,生怕诸侯做大威胁皇权。

更可怕的是,他们三人恰恰是父皇最为忌惮的对象,太上皇甚至曾动过杀心!

反倒是三弟一直从中调停,为他们求情保命。

三人冷汗如注,此刻才猛然醒悟:他们竟妄想以太上皇来威胁陛下?

简直愚不可及!自寻死路!

若真敢踏入建章宫半步,恐怕立刻就会人头落地,一命呜呼!

三位王侯双腿发软,心慌意乱,面如死灰,而刘旦却风轻云淡,举止从容,悠闲地将那片羊肉轻轻推入滚烫的铜锅。

随着热气腾腾的水流翻滚,洁白的羊肉渐渐变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刘旦凝视着那片逐渐卷曲泛白的羊肉,声音平静得如同一汪深潭:\"在朕品尝这片羊肉之前,诸位须给朕一个明确答复——去,还是不去?\"

他先前提及\"商量商量\",不过是客套之言,切莫当真。

刘旦不过是表面客气,实则早已拿定主意。

今日无论他们愿意与否,最终都必须接受这个安排!

当年太上皇在宫中设宴邀请卫青、霍去病共饮火锅时,可曾与他们商量过任何事情?

并没有!

只是直截了当地告知卫青:看在他个人情面上,可以饶恕他的三个儿子性命,但其余外戚必须铲除!

若论与皇帝商量国事,他们难道比卫青地位还要尊崇不成?

眼前这三位诸侯绑在一起,恐怕都比不上当年权倾朝野的卫青一人!

诸侯王只有在皇位悬而未决之际才会威风一时,因为他们是潜在的皇位继承人。

然而一旦皇位确立,身为诸侯王反而处处掣肘,时时受到新帝的猜忌与防范!

更何况,现今还有一位太上皇虎视眈眈,对任何诸侯王都抱持最大警惕!

他们怎敢与备受隆恩的大将军卫青相提并论?

刘据作为前太子,对此情形最为清楚,眼见三弟筷子间的羊肉已经卷曲洁白,他的心脏如擂鼓般剧烈跳动。

今日若不答应此事,恐怕三弟再向父皇求情时就不会那么尽力了。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就在刘旦即将夹起那片羊肉之际,刘据急不可耐地喊道:\"陛下,臣心甘情愿将封地迁往西域!\"

\"呃,臣弟亦是如此!\"胶东王刘弗陵紧随其后表态,生怕慢了一步。

刘旦轻轻点头,面无表情,并未多言,只是将那片雪白的羊肉卷夹入精致的料碗中,慢条斯理地蘸取各色调料。

他依然在等待最后一人的表态,帝王的耐心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

刘据眼角余光扫向四弟刘胥,见他仍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急忙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袖,暗示他赶紧表态。

正沉浸在纠结思绪中的刘胥猛然惊醒,只见那致命的羊肉眼看就要被天子吞下,一旦入口恐怕就是他们的死期!

\"西域!陛下,臣弟愿意前往西域,万死不辞!\"刘胥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惊慌。

刘旦不紧不慢地咽下羊肉,拿起洁白的方巾轻轻擦拭嘴角,随后才展颜一笑,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如此甚好,看来大哥和两位弟弟还是能体谅朕的苦心,不枉当初朕为诸位竭力求情。\"

\"是是是,臣等感激陛下当日在父皇面前的美言相救,没齿难忘!\"广陵王刘胥连忙附和,声音谄媚而恭敬。

当初在建章宫那惊魂一夜,若非三哥从中周旋求情,他早已背上谋反大罪,性命不保!

然而此刻回想起来,刘胥突然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三哥当初为他们说情,恐怕并非单纯出于手足之情,而是早已谋划着要将他们转封他地!

若再深思一层,恐怕此举只是一个开端,一个试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