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两线作战,36小时追踪(2/2)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只剩下孟远一个人站在落地窗前。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消息。
发件人:“未知”
内容:
“孟先生,听说你要来纽约?欢迎。我在华尔街等你。——KR。”
孟远盯着这条短信,眯起眼睛。
KR?
卡尔·斯柴尔。
对方居然主动发来挑衅。
他没有回复,只是截图存档,然后删除了短信。
“庇护所”,里奥的临时工作间。
桌上堆满了空咖啡杯、能量饮料罐、还有几包拆开的泡面。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像瀑布一样。
里奥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他的方法很简单——既然“指挥官”藏得这么深,那就不去找他本人,而是找他留下的痕迹。
每一次通讯,都会留下数据包。
每一笔转账,都会经过节点。
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时间差。
而只要有时间差,就能找到规律。
里奥调出过去三个月,所有针对方舟平台和明镜系统的攻击、舆论战、商业封锁的时间线,然后用机器学习算法,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
第一次分析,没有结果。
第二次分析,找到了12个可疑的时间节点。
第三次分析……
“找到了。”
里奥盯着屏幕,屏幕上,一条清晰的产业链浮现出来:
节点1:2025年10月20日,23:47(纽约时间),华尔街某投行内网发出加密通讯。
目标:欧洲某IP地址。
节点2:2025年10月21日,08:12(维也纳时间),哈斯私人府邸内网接收通讯。
三小时后,六个欧洲贵族家族发起联合会议。
节点3:2025年10月22日,14:33(纽约时间),华尔街“数据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
会后,五家投行同时启动对明镜系统的舆论攻击。
每个节点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中转站——一个位于列支敦士登的匿名服务器。
“找到你了……”里奥喃喃自语。
他开始追踪这个服务器。
很快发现了一个更惊人的事实——它的底层架构,是一个定制化系统,每一层加密都不一样,每一个节点都会动态跳转。
而这套系统的代码签名……
里奥放大核心模块,倒吸一口凉气。
屏幕上,一串代码闪烁着:Julian,Herich。
朱利安·海希。
“不可能……”里奥瘫在椅子上。
这不是巧合。
这不是有人模仿朱利安的技术,这就是朱利安本人的作品。
而且,是他最新的作品。
里奥立刻调出时间戳——这套系统的最后一次更新,是在三天前。
也就是说……
朱利安·海希,不仅还活着,而且还在继续开发新技术,并且把这些技术,卖给了“指挥官”。
里奥的手开始发抖。
他立刻给孟远发了条加密消息:
“老板,重大发现。朱利安还活着,而且在帮敌人,我需要面谈。”
几秒钟后,孟远回复:
“十分钟后,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