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李严,张翼(1/2)
梓潼城北的牛头山下,青石板路在密林中蜿蜒。
魏正一行人走到半山腰,方见一道腐朽的木牌坊斜立道旁,“平民之第”。
远处墙壁上爬满野蔷薇。
看到这一幕,魏正心中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可是听说,诸葛丞相刚薨的时候,李严还在梓潼城中宴请宾客,寻思着如何东山再起。
被他一番操作之后,如今跑到这半山腰里来了。
当然,这个结果比原本的历史上还是要好多了。
据史书记载,李严听说诸葛亮去世,于是发病而死。
并很贴心的脑补了原因。
原因是李严生前常期望诸葛亮会再次起用他,考虑除诸葛亮之外,其它的大臣不可能再用他,故此激愤发病。
可能是写史书的陈寿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有点荒谬。
......
“镇东将军车驾在此,烦请通传李公。”
张翼望着荒草丛生的庭院,对看门的老者说道。
“啊?什么公!”
老者明显有些痴呆。
“先进去吧。”
张翼越过老者,向里走去。
老者看着一行人,大喊道:“你们找谁,倒是说啊!”
“将军,门内有磨刀声。”
郭修压低声音。
魏正抬手止住随从,推开半朽的柴门。
张翼随行跟了过去。
院内荒草丛生,却在中央辟出半分菜地。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石礅上磨镰刀,玄色旧袍下露出的小臂肌肉虬结。
“李君,多日不见,在下有礼!”
张翼先作揖行礼道。
“是伯恭啊,还想着老夫这平民呢。”
老者继续磨刀,头也不抬的说道。
张翼恭敬道:“李君昔日主政凿通天社山,连通车道,省桥梁三津,造福一方百姓。
又建筑府寺,城观壮丽,为一州胜宇。
还有水利勾通,百姓世代福祉,某岂能忘?
李君之才干,吾等深为敬佩。”
魏正站在张翼旁边,听着两人叙旧。
张翼说的是李严担任犍为郡太守时候的功绩,从这个角度说,李严也是少有的能做事的干吏。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历史上,李严年轻时为南阳郡职吏,就以才干知名。
荆州牧刘表让他到郡中各县任职。
曹操进入荆州时,李严正为秭归县令,于是西往奔蜀,刘璋用他为成都县令,又获得能干的名声。
和很多人有族荫和背景的人不同,李严的背景显然差一些。
就比如现在和他说话的张翼,据说祖上是留侯张良。
其高祖父张皓曾经位居三公,曾祖父张纲担任广陵太守,宗族里后来还有豫州牧、尚书等。
到了这一代说是公族世家有点勉强,说一声世代两千石的大族,那是丝毫不为过。
最起码在犍为郡,张翼的家族说是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至于李严,出名的就是他,还有他的儿子李丰,祖上有谁,魏正不知道。
作者菌也不知道。
“才干有什么用?”
李平依旧没有抬头,镰刀磨的霍霍直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