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预判,生死(1/2)
最终,守将王赟并没有选择出城邀击。
麾下这些士卒什么水平,他还是门清的。
于是,六千白袍军堂而皇之的在昆阳城下歇息了一个时辰后,开始再次上路。
......
不多时,消息八百里加急的传到上蔡县。
“魏正出现了!”
曹叡直接站了起来,神情凶猛的就像是看到了猎物。
“是的!”
“是的,陛下。”孙资躬身呈上密报,羊皮卷上还带着驿卒连夜疾驰沾染的露水,“斥候探得,魏正所部先现身于扶予山,而后连夜穿过叶县,于昆阳城下驻足,意欲攻城。”
“扶予山……”
曹叡大步走到舆图前,指尖重重划过山脉走势,目光如炬。
杨阜拄着竹杖上前,苍老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这片山脉绵延数百里,魏正率六千余人遁入其中,借澺水入大胡山,再经上界山、扶予山辗转潜行,难怪此前遍寻无果。
山中林深路险,寻常斥候难以探查,便是大军围山,也如大海捞针。”
这片山区,在后世都归为伏牛山的余脉,准确位置在驻马店西的白云山,和西北的五峰山等山峦。
蒋济的食指沿着地图上的路径缓缓移动,眉头越皱越紧:“自出扶予山后,魏正不再遮掩行迹,反而大张旗鼓北上。
经叶县、昆阳,他不会攻打昆阳,下一站必是襄城!”
他的指尖重重戳在“襄城”标记上,“襄城乃许昌西大门,更是屯田粮草转运枢纽。
魏正若取襄城,既可截断许昌与洛阳的粮道,东可直逼许昌,北上又能威胁洛阳,此乃一箭双雕之计!”
“那他到底会进攻许昌,还是洛阳?”
杨阜胡须乱颤,突然转头看向度支尚书司马孚,“若粮道被断,我军粮草还能支撑几日?”
一直沉默的司马孚整了整官袍,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禀陛下,大军粮食储备充足,即便襄城粮道被断,仍可支撑十日。
且豫州、荆州皆可就近征发粮草,短时间内大军用度无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频繁征发,恐生民怨,还望陛下斟酌。”
曹叡背着手在厅内踱步,靴底与青砖碰撞出沉重的声响。
“许昌,还是洛阳?”
忽然,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必然是洛阳!
传令曹爽,即刻率虎豹骑回防许昌!
传令夏侯儒,且远远哨探,不得进攻魏正所部,即便魏正攻打运粮队。”
闻言,蒋济疑惑道:“陛下不是说魏正必然进攻洛阳,为何要回防许昌。”
“哈哈哈哈哈!”
曹叡顿时大笑了起来,“魏正在我大魏腹地,小动作不断,好像我大魏就不会此番做派一般。
他作势进攻襄城,就是让朕无法判断他的真正意图,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那朕就依他所想,在许昌做出一个口袋,然后他才会趁机去攻打洛阳!”
“兵法一道,虚虚实实,陛下正得其中精妙啊!”
孙资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至于为何传令夏侯儒,那自然是惟恐打草惊蛇。
杨阜疑惑道:“陛下为何笃定魏正一定会进攻洛阳。”
“因为,因为他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迫西线撤兵。
进攻许昌的意义何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