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180章 曹叡,霸气

第180章 曹叡,霸气(2/2)

目录

想他继位之初,举目望去,那都是三朝老臣。

四个辅政大臣,曹真和曹休是宗室重臣,陈群和司马懿是士族代表。

而曹叡采取外派的策略,把曹真、曹休和司马懿都外派出去,表面上委以重任,实际上是独掌朝纲。

很多帝王终其一生都难以做到的事情,曹叡举手投足之间,轻易解决。

四个辅政大臣只剩下一个比较温和一点的陈群留在中枢,曹魏的政权基本是曹叡一言而决。

当然如果魏正在这里的话,可能会解释一下。

正因为如此,中书省的孙资刘放权柄过甚,最后甚至达到修改遗诏的程度。

当然,曹叡最初的遗命也确实是有问题的。

辅政大臣,其实就是权柄分派。

还是要讲究平衡。

无论是曹丕托孤的四个辅政大臣,还是刘备托孤的两个辅政大臣,都明显有这个特点。

曹魏的权柄在宗室和士族手中,曹丕托孤,两个宗室曹真和曹休,两个士族司马懿和陈群。

蜀汉的权柄在东州派和荆州派手里,刘备托孤,一个荆州派代表诸葛亮,一个东州派代表李严。

而曹叡第一次托孤——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

一下来了五个宗室。

这相当于公司两个股东派别,现在把权力都给一个派别了......

实际上也能看出来,曹叡对士族的提防,是有点过了的。

也正因为如此,曹叡的心腹孙资和刘放不断的劝说,曹叡最终也改变了主意,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两个人辅政。

后来曹肇觐见,曹叡又改变了主意。

但问题在于曹叡改变主意之后,曹肇居然不守在皇帝身边出宫了。

他刚出去,曹肇的弟弟曹纂时任大将军司马,见曹肇出宫,大惊失色。

曹纂对曹肇说:“陛下龙体未愈,现在怎能不在陛下身边?!快回去!”

果不其然,就在曹肇出宫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刘放和孙资趁机找曹叡改诏命。

刘放请曹叡亲写诏书,确定托孤之事。

曹叡说:“我……不行了,不能……手书……”

然后刘放就把笔放进曹叡手中,握着曹叡的手写下了诏书。

这段文字写的很平常,但怎么看,怎么是一场腥风血雨。

随即刘放和孙资在宫门大声宣诏:“今日罢免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之职,命其以各自爵位,身归府邸,不得停留禁中。

并以武卫将军曹爽代替曹宇为大将军。”

曹宇等人接旨,相对而泣。

第二天曹肇还想进宫被拒。

曹肇深怀恐惧,于是亲赴廷尉请罪辞职。

夏侯献请求进宫,曹叡传话给夏侯献,不让他进宫,夏侯献流泪离开(这个话是曹叡的话吗?)。

很显然,禁中已经彻底被孙资和刘放联合曹爽给掌控了。

这绝对是一场政变。

......

当然现在这些都还没有发生,而陈群也决定也加大力气了。

在曹魏的政权结构中,士族的顶层阶级,一向是颖川集团。

司马懿虽然是河内人,但因为和颍川的渊源,实际上也属于颍川集团。

颍川集团的第一代领头人荀彧被曹操逼死。

第二代领头人钟繇也已经故去。

实际上的第三代领头人是陈群。

不过陈群相对较为温和一些,所以副手司马懿扶摇直上,甚至有压陈群一头的趋势。

但鉴于曹叡对士族的打压,目前士族实际上是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对于士族来说,目前更重要的事情是抱团取暖,一致对外,而不是内部分裂。

无论陈群还是司马懿,都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而正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陈群顾全大局,而司马懿肆意挥洒个人才华,以谋取更多的功利。

“任四方纷扰,朕自居中调度,只要汝颖之地不乱,四方自会逐渐安定。

因为我大魏,就是比他们全部加起来,还要强很多!”

曹叡的手按在倚天剑上,霸气不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