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去哪,奏报(2/2)
“所以要让英明神武的陛下定夺!”
曹爽反应过来,不禁说道,“先生可真是筹谋不断,走吧,某等先到上蔡县。”
......
天色已晚,上蔡城墙之上,曹爽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刀柄。
令狐愚站在他身旁,望着南方河道上的点点灯火——那是李孚的“白袍军”船队,正朝着扬州方向。
......
颍川郡,颍川郡定陵县,血腥气混着晨露弥漫。
豫州刺史韩观的玄色战旗在风中翻飞,旗下士卒抬着十七颗头颅列队,断颈处的血珠正滴在“汉”字令旗上——那是他昨夜突袭“贼军”的战利品。
曹叡掀开黄绫车帘,见为首头颅戴着半片汉军甲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好个韩将军,竟教贼寇胆寒。”
韩观的铠甲还沾着夜露:“陛下谬赞。
此乃颍川贼寇,见蜀贼肆虐,便趁机打着‘汉军’旗号劫掠乡民,末将已将余党驱散,为首者全部格杀。”
他呈上染血的符节,“这是从贼首身上搜出的东吴印信,看来孙权早有勾结。”
曹叡的指尖划过符节上的“扬威校尉”印:“魏正小儿果然要与孙权合流。
传令下去,兖州程喜严守淮水,扬州刺史王凌封锁渡口,决不能让蜀贼与吴狗会师!”
远处忽有马蹄声响起。
“传!”
不多时,曹爽的斥候带着瑟瑟发抖的刺奸掾徒隶:“陛下!上蔡急报!”
刺奸掾徒隶膝盖砸在青砖上,将昨夜探知的机密一股脑倾泻:“魏正根本没去扬州!他分兵两路,李孚带船队是幌子,主力走陆路目标许昌!”
曹叡手中的镇纸落地,他望向韩观,后者正盯着刺奸掾徒隶腰间的曹军腰牌,忽然想起昨夜斩首的“贼军”甲胄——那分明是魏军屯田兵的制式装备。
“又猜错了……”
曹叡的声音突然低沉。
这时,孙资上前一步,袍袖轻拂,声音沉稳而谨慎:“陛下,这奸细虽然是我大魏刺奸掾属下,但人心难测。
且魏正诡计多端,焉知这不是他故意散播的假消息?
说不定是想诱使我军回防许昌,好趁机偷袭别处。”
“是的!”
曹叡眼中重新燃起精光,“我五万大军都在颍川,他区区六千贼军绕道前来,岂不是自寻死路!
定是魏正设下的圈套,想引我上钩!”
杨阜皱着眉头,花白的胡须随着叹息微微颤动:“既然不是去许昌,那关键在于,这个魏正究竟要去哪里?
他在汝颍之地四处流窜,总不会是毫无目的的乱撞。”
“会不会是谯郡?”陈群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谯郡,那是曹氏宗族的发源地,祖坟所在之处,更是大魏的根基之一。
“竖子敢尔!”
曹叡勃然大怒。“各地斥候消息,怎地如此滞后。”
韩观解释道:“魏正那厮最是可恶,其每攻陷一城,府库全部发给百姓。
拿了财帛,百姓便有了贪心,拿了刀兵和甲胄,百姓便有了野心。
一时举目四顾,皆是贼寇,斥候走马,难以顺畅!”
“报!”
这时,洛阳送来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