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峰回路转,皇极惊世书,逆伐洞天福地(2/2)
“我一江湖浪客,心不在此道,修行它已经无用。”
送走李天策与贾和后,李北尘并未立刻闭关。
他手持那方蕴藏着《皇极经世书》的明黄玉玺,径直踏入京都皇宫。
此时,刘病虎和诸葛阳明正在处理积压政务。
他们还没有返回南京城。
要等孙止戈率领风火林山,在殷墟洞天初步探查完。
之后再一起返回。
见到李北尘过来,刘病虎搁下朱笔,笑道。
“北尘兄,你怎么不带着宗门去继续探索秘境?”
李北尘行至案前,淡然一笑。
“机缘常在,不必急于一时的探索,”
“我打算先闭关一段时日,彻底稳固三重天境界。
“待一身修为稳固之后,再进行探索。”
他话锋一转,目光微凝。
“况且,我们不是还要打算反攻洞天福地?”
“如今这小有清虚之天与红霞洞福地就很适合。”
诸葛阳明轻摇羽扇,接口道。
“北尘,此事陛下与某亦作此想,只要那两处洞天福地当中,只要没有宗师六重天之上的上三重宗师留守。”
“等我们实力提升之后,便有机会去探索。”
李北尘懂得诸葛阳明言下之意。
这些洞天福地中,可能还有宗师中三重天的高手。
限制九州之中,只存下三重天的宗师,虽然有个别天骄可以跨境逆伐。
也有军阵可以横推四方。
但如果洞天福地中师中三重天的高手数量一多起来,也极为棘手。
而等九州消化完这殷墟洞天之后。
便能培育出足够的高手前去讨伐。
“计划甚好。”
李北尘颔首,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今日前来,另有一事。”
只见李北尘取出那句明黄玉玺,将其放到了刘病虎的桌案之前。
见到这玉玺瞬间,刘病虎心中猛然触动。
甚至周身天子龙气竟不由自主地为之共鸣,体内气机剧烈震颤。
仿佛是见到了命中缺失已久的那部分本源。
他猛地抬头,目光死死盯住玉玺,声音竟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是……”
李北尘迎着他惊喜与难以置信交织的目光,缓声道。
“此乃真正的皇道武学。”
刘病虎霍然起身。
“难道北尘兄你后面又在殷墟洞天之中,得到了【人皇经】吗?”
李北尘摇了摇头。
“病虎兄,你还记得当年的李三?”
“李三?”
刘病虎眼神一凝。
“他不是身死在成都之外了吗?”
“他并未死。”
李北尘摇摇头。
“他被麾下谋臣所救,假死脱身遁入江湖,如今成为一个江湖浪人。”
“前番机缘巧合,我在殷墟之中意外救了他一命,他刚刚为了报答于我,就把这个东西交给了我。”
“竟然是这样……”
刘病虎怔然,随即露出一丝复杂苦笑。
“这皇道天地真武,竟然是落入他的手中,而非朕……”
诸葛阳明在一旁含笑拱手。
“陛下,天命幽微,终不及人事筹谋。”
“无论过程如何,此物终究归于陛下之手。”
“先生说的没错,天命不敌人为。”
刘病虎闻言,眼中最后一丝阴霾尽散,朗声长笑。
“纵然天命不授,人亦可自取!”
“人定胜天,便是我们一路走来不忘之信念。”
李北尘也颔首附和。
“逆天争命,方是我辈修行真意。”
刘病虎的手掌甫一触及那方明黄玉玺,周身天子龙气便如百川归海般与之共鸣。
霎时间,完整的《皇极经世书》内容如开闸洪流,毫无阻滞地涌入他的脑海。
不同于李北尘只窥见只鳞片爪,在瞬息之间刘病虎便得到了这【皇极经世书】的全部内容。
虽然刘病虎不是九州命定的天命之子。
但是现在,他和真的天命之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九州人皇气运,大汉朝廷气运,尽汇聚于他一人之身。
这便是天下真龙。
自然完全有资格修行这部【皇极经世书】。
“原来竟然是如此。”
刘病虎眼眸之中闪过无数精芒。
他终于知道了如何在天子龙气加身的情况下继续修行。
也看到了拥有更加悠长的寿命的希望。
这能够让他实现自己心中的那最崇高的理想。
刘病虎紧握玉玺,昂首而立,眼眸之中帝王霸气沛然勃发。
他声若洪钟,在这大殿中朗朗宣告。
“朕,要以此经缔造一座亘古未有之神朝!”
“统御八荒四海,梳理阴阳造化。”
“为人族,开万世之太平!”
言罢,他收敛激动的心神,上前一步,竟朝着李北尘深深一揖,情真意切。
“万谢北尘兄。”
“北尘兄,此恩如同再造。”
“病虎无以报答,愿以国师尊之,与我共享这大汉江山,一字并肩,同尊同荣。”
李北尘却微微一笑,抬手虚扶,语气平静却坚定。
“我乃江湖中人,和朝廷牵连,仅仅是因为和你刘病虎意气相投。”
“所以才建立的如此友谊,也才会多次出手相助。”
他目光悠远,继续道。
“只要你与我共登巅峰,与世长存,千万年后回首,即使沧海桑田,但仍然故人在,那便是最好的报。”
若刘病虎没有这皇道武学,寿命终与百年,那李北尘和大汉朝的情谊也就维系于此。
但是若刘病虎能修行皇道武学,那么故人在,便友谊在。
刘病虎闻言,眼中闪过复杂之色,既有感动亦有释然。
他深知李北尘心性,不为名利,不在于外物,唯求伟力于自身。
刘病虎不再强求,重重点头。
“好!那便依北尘兄所言,千万年后回首,你我依旧能在顶峰携手!”
李北尘颔首,随即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回现实。
“既已得【皇极经世书】,病虎兄前路已明。”
“当下之事,你我还是商议日后如何逆伐那洞天福地。”
刘病虎亦压下澎湃心潮,神色恢复帝王的沉稳。
“正当如此,丞相,将九州堪舆图显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