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63章 高岗镇小学

第263章 高岗镇小学(2/2)

目录

两人望着镇外的打麦场,唏嘘感叹:“我王头生,正是在这里又有新生啊。”

三人来到镇上大街,见本县会长带着富商们在街上转悠,走到一处镇中心,这里优先盖起了小学和服务站。

“当家的,这学校真大!”王头生婆娘进门便被学校场地震惊到。

一排八间红砖瓦房,前面是偌大的场地,竖着孔子像,还有一些杂耍之物。

王头生一脸骄傲的说:“咱周会长办的,就是气派!”

王芒种见了心喜,忙要去玩,被一巴掌拍头上。

“先生,俺村会长让俺带儿子来公学。”两人到了一间屋子。

校长于炳文看过王头生身牌,问:“孩子叫什么名字?”

“王芒种,这还是周会长给俺儿起的名儿!”

“哦?好名字。”于炳文听了新奇,不免对这一家多了重视。

他登记完毕,从柜子里拿出不少东西来。

于炳文一边陈列清点,一边道:“这是芒种的,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一个炭笔,一个毛笔,一年级国学课本,数学课本,格学课本,三个田字格识字本,一块墨。”

王头生听了一哆嗦:“先生,这些都是给芒种的?要多少银子?”

于炳文道:“这是芒种的新生用品,公学免费发放,可别弄丢,丢了可是要自己买,这一套要两钱银子。”

王头生婆娘心里狂喜,摸着绣有红色保民二字的粗布书包:“真是好东西,咱啥都不要钱,先生你吃什么喝什么?”

于炳文听了哈哈大笑,有些得意的说:“我是领文教院的工钱,这是公家饭。”

没办法,打小就被相面的说是好命。

他给两人普及:“咱们农会是五年义务教育小学,不要钱。小学毕业后有四条出路,学习好的可以考公立大学,也不要钱。也可以考道法学堂,不要钱。或者考格物院的工艺学堂,这个收费,若是小学毕业后年满十五岁,可直接入厂做工。”

两人听了心里大为吃惊,村长说的没错。

王头生拍了一下芒种的脑袋:“周会长真的为了孩子,下了血本啊!”

“周会长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孩子有出息了,你们做父母的,也能安享晚年啊。”

两人听了欢喜。

此时学校忽然进来一辆马车,下来七八个人。

“周会长!”

“保安堂大夫!”

于炳文和王头生两人赶忙出去迎接。

为了引领农会干事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深入百姓调查发现问题,周怀民带领保民营总参议张国栋、总务院院长黄必昌、格物院院长苏绍喜、商务院院长周怀祺、保户院院长苏绍第、报社总编苏文佩、文教院兼卫生院院长禹允贞,开始了人民来去行。

周怀礼亲自率队,前后有四队亲卫便装远远护行,一路往高岗镇来。

“芒种入学了?我来看看你们弄的咋样。”

县会长高有书远远见一大波人,下了马车,直奔小学。

一旁的富商正是鲁善谨一行人。

高有书道:“诸位,周会长及各院首前来记实,我等须照会一下,一同前往小学如何?”

鲁善谨这几日,被商务院的干事带着在各县晃悠,心里大为感叹,这农会和朝廷有极大不同。

之前自己到各县,想尽办法还拜见不了知县,甚至会被本地户吏刁难。

这边可好,县会长、本县商务堂、税务堂、农事堂都把自己奉为贵宾 ,礼节待遇周全,各有减免优惠,都想争到自己。

这偃师更为奇葩,陪同的不止县会长,还有知县,两个人竟搭配的有来有去,努力试图让自己投资建铺面和工厂。

自己纵然走遍大江南北,也不得不承认,来农会后还是自己眼界窄了。

鲁善谨拱手笑道:“周会长亲临,会长和县尊照会乃是正礼,我等也愿亲近一番,咱们同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