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59章 屈婆饮子

第259章 屈婆饮子(1/2)

目录

布谷鸟在空中鸣叫,大地一片金黄。

麦收时节,烈日当空,众村民挥汗如雨,弯腰在麦田里割麦。

招呼声此起彼伏。

“今年你家收成咋样?”周德善在麦间挺立腰板,朝大路上一拉着板车的村民喊道。

“托二民的福,这一季从种上到麦收,都不缺水,一亩合两石差不多。”昌宽爹朝地头大喊,他拉着板车,后面周昌宽用木叉顶着。

“比往年翻了一番! 俺家也是。” 路上擦肩而过的一辆板车。

周德善婆娘听了,大为懊悔:“你说二民办的啥事,他大嫂是嫁出去,但也不能把地收回来啊!今年高产,可惜了不是!这小子没良心。”

“别瞎说!”周德善瞪她,“他也是为了立规矩,二民还能让世芳过不下去?”

大嫂刘世芳挥动镰刀唰唰唰:“那不会。”

“他打小你就养着,没让他干啥活,现在成亲了,允贞也不操持家务,俩人懒的很,成天到杨家庄客店里吃,多浪费。”

跟在后面磨洋工的周怀武,一边抹着汗,一边道:“娘,俺民哥民嫂都是干大事的,你别操心了。”

大路上传来姑娘清冽的叫卖声。

“屈婆饮子!~ 鲜桃汁~ 鲜杏汁~冰镇透心凉~”

田间割麦的村民抬头张望。

只见大路上有一瘦高个的姑娘,戴着草帽,脖子里挂着汗巾,穿着细布长裙,拉着板车,驻足喊卖。

她朝一处麦田招手,欣喜喊道:“昌贺哥!”

周德善婆娘道:“大杏和刚来时也变了,现在也外向不少。”

刘世芳笑道:“二弟不是总说时代变了。”

隔壁麦田里的周昌贺虎头虎脑,从地里跑过去。

“大杏,有啥事?”

范大杏低头拿碗道:“给你打几碗送到地里喝,也凉快凉快。”

“啊?我没带钱!”

“不要你的。”范大杏掀开棉被,寒气直冒,仔细盛着,她用余光看左右无人,言道:“现在杏和桃都下来了。”

“哦,嘿嘿。” 天热得很,周昌贺瞅着碗舔了舔嘴唇。

“我生辰便是这个时候。”

“哦,嘿嘿。” 周昌贺端过碗,就往地里跑,“爹、娘你们喝点!”

周昌贺去还空碗,车前围了不少口渴的村民。

“范大夫啊,一碗多少钱?”

“十文钱一碗~”

生意出奇的好,村民手里宽松了,这酷暑天,花个几文钱买点饮子喝也算不上什么。

“昌贺哥,我走了~” 范大杏接过碗。

“我帮你推一段!” 周昌贺也不管拒绝,只顾蛮力往坡上推。

“好了,你回去吧。” 范大杏扶了扶夏风吹歪的草帽,裙衫飘动。

她转头笑道:“后面就没坡,我要去杨家庄农会送。”

到了杨家庄,见周会长竟亲自来取。

“大杏啊,不错,长大了,今年帮屈大娘干不少活。”

范大杏笑道:“周会长,我可是从小就干活的,俺家又没男劳力,这会俺妹跟着俺娘还在地里割麦。”

一旁有路过的货夫,勾着头问:“姑娘,一碗多少钱?”

“十文。”

“这么贵?俺密县人家卖的才三文!”这货夫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周会长!”

周怀民道:“这冰可是费功夫,你不是许祖旺么,婆娘孩子都好吧?麦收完了?”

许祖旺大喜,没想到周会长竟然还记着自己这个普通的货夫。

“好!好!这两天货单价高,我多跑跑,俺婆娘带着娃在地里割麦了。”

许祖旺想了想,他道:“周会长有个事我想和你说,我一天挣的五六十文,本来想着攒够三四千文,买个饭桌椅子,可铜钱兑银天天涨价。”

周怀民正端着盆要走,听了顿足皱眉:“家具铺面不收铜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