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十年一瞬盛世景,万国来朝贺新元(1/2)
时间,是最公正的,见证者。
它,无声地,流淌。
却,能将,所有的,因,都酿成,应得的,果。
十年,一晃而过。
大夏王朝,景泰二十五年。
京城,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
街道,变得,更为宽阔、整洁。
新式的,四轮马车,平稳地,行驶在,铺着青石板的,主路之上。
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
来自,天南地北,甚至,是,海外诸国的,奇珍异货,在这里,随处可见。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富足与安康。
他们的衣着,不再是,灰暗的粗布。
而是,染着鲜艳颜色的,棉布,甚至是,丝绸。
孩子们的笑声,在,大街小巷,回荡。
私塾里,传出的,是,朗朗的读书声。
那,不再仅仅是,四书五经。
还有,一本,由当朝帝师陈平安,亲自编撰的,名为《格物基础》的,新教材。
里面,讲述着,算学、地理、物理、化学的,启蒙知识。
……
北境,雁门关。
曾经,那座,饱经风霜的雄关,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贸易城市。
长城内外,不再是,对峙的兵营。
而是,热闹的,互市场。
瓦剌人,鞑靼人,柔然人,牵着他们的牛羊,和马匹。
在这里,与大夏的商人,交换着,他们需要的,食盐、茶叶、铁器,和,精美的丝绸。
也先,在雁门关之战后,被陈平安,放回了草原。
如,陈平安所料。
他,这个,威望尽失的败军之将,很快,便陷入了,与草原其他部落的,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整个漠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再也,无法,对大夏,构成任何威胁。
……
东南,泉州港。
数以百计的,悬挂着龙旗的,巨型宝船,正扬帆起航。
船上,满载着,大夏的,丝绸、瓷器、茶叶。
它们,将沿着,陈平安,当年,开辟出的,新航线。
去往,遥远的,南洋,西洋。
换回,足以,让国库,日进斗金的,香料、宝石,和,白银。
“靖海水师”,这支,由陈平安,一手创建的,无敌舰队。
正,巡弋在,浩瀚的,碧波之上。
为,所有的商船,保驾护航。
任何,胆敢,窥伺这条,黄金航线的海盗,都早已,葬身鱼腹。
……
十年。
短短的,十年时间。
大夏,这个,曾经,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的,古老帝国。
在,陈平安,所制定的,“考成法”,“一体纳粮”,“开海通商”,“军事改革”等,一系列国策的推动下。
脱胎换骨,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吏治,清明。
国库,充盈。
百姓,富足。
兵锋,强盛。
一个,史书上,都未曾有过的,鼎盛时代,已然,来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