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太子失德遭申饬,储位之争现转机(1/2)
雍王赵澈,被废了。
这个消息,如同,在京城官场,这片,刚刚经历过惊涛骇浪的湖面之上,又投下了一块,巨石。
两位,成年的皇子。
一个,因为,勾结奸佞,而失了德行。
一个,因为,谋逆犯上,而成了,阶下之囚。
大夏王朝的储君之位,在这一刻,竟显得,如此,风雨飘摇。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那个,依旧,在东宫之中,闭门思过的,太子赵渊。
也投向了,那个,亲手,将两位皇子,都拉下马的,少年帝师。
陈平安。
他们,都在猜测。
接下来,陈平安,会做什么。
他,是否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太子,也彻底,扳倒。
然后,扶持,那位,刚刚诞生不久的,新生皇子上位。
从而,实现,他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之路。
……
都察院。
左都御史于谦的府衙之内,气氛,有些凝重。
于谦,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陈平安。
“平安。”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走。”
“太子那边,你,要不要……”
他,没有把话说完。
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如今,是,废黜太子,最好的时机。
只要,陈平安,愿意。
他,于谦,以及,他身后的都察院,会毫不犹豫地,递上,那封,足以,压垮太子的,弹劾奏疏。
陈平安,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
“于大人,您觉得,当今的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谦,沉默了片刻。
“仁厚,有余。”
“决断,不足。”
“说得好。”陈平安,点了点头。
“一个,太过仁厚的君主,确实,守不住江山。”
“但,一个,没有储君的国家,会,更乱。”
“如今,严党虽倒,雍王虽废。但,朝堂内外,依旧,暗流涌动。”
“新政的推行,也才,刚刚开始。”
“这个时候,若是,国本动摇。只会,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有机可乘。”
“让,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于谦,听懂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太子,不能废。”
“不是不能废。”陈平安,摇了摇头,“是,现在,不能废。”
“他,必须,继续,坐在那个位置上。”
“为我们,即将推行的,所有改革,当一个,稳定的,靶子。”
“也为,那位,新生的皇子,争取,足够多的,成长时间。”
于谦,看着眼前这个,将人心和权谋,都算计到了极致的少年。
心中,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自诩,为官数十载,看透了世情。
可,在陈平安的面前,他,总感觉自己,像个,刚学走路的,孩童。
“那我,该怎么做。”于谦问道。
“弹劾。”
陈平安,吐出了两个字。
“弹劾太子。”
于谦,愣住了。
“为何?”
“因为,他,需要,被敲打。”陈平安,放下茶杯,“也需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楚,他,并非,完美无瑕。”
“更需要,让陛下,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削弱东宫的势力,去,平衡朝局。”
“我要你,弹劾他,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纵容奸佞,结党营私,有,‘失德’之过。”
“但,点到为止。”
“只,论其过,不,及其位。”
于谦,瞬间,明白了。
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是一招,釜底抽薪。
它,既能,打压太子的气焰,让他,不敢再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也能,将,那些,还围绕在太子身边的,所谓的“清流”,彻底,清除干净。
为,皇帝,也为,陈平安,完全掌控朝局,扫清,最后的障碍。
“我,明白了。”
于谦,点了点头。
……
次日,早朝。
就在,处置完雍王党羽,众人,都以为,风波,将暂时平息之时。
于谦,再次,出列。
他,手持象牙笏板,声如洪钟。
“臣,有本要奏。”
“臣,要弹劾,当朝太子,赵渊。”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于谦,这个,一向,以维护“正统”为己任的,铁面御史。
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国之储君。
于谦,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