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量产核融炮(1/2)
量子锻造炉的嗡鸣在超级武器兵工厂的穹顶下回荡,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呼吸。
第一缕阳光穿透棱镜穹顶,在核融炮的炮管上折射出七道金色光带,光带随着太阳的升高缓缓移动,在地面上投下流动的光斑。
苏睿站在组装车间的悬浮平台上,脚下的平台微微晃动,他望着机械臂将最后一块超导线圈嵌入炮身,线圈上的蓝色纹路与炮身完美契合。
战术目镜自动弹出参数框:炮管长度 18.7 米,口径 1.2 米,采用蜂窝状散热结构,
每个散热孔都如针尖般细密,炮口的能量约束环泛着淡紫色的电弧,电弧不时发出 “滋滋” 的轻响。
“这就是我们的大家伙。”
邓先宇的声音带着金属共鸣,他正用激光校准仪测量炮管的直线度,
红色光束从炮尾直射炮口,在空气中留下一道纤细的光痕,误差控制在 0.03 毫米内。
“作为大型防御炮塔,它的基座深嵌在地下 30 米的玄武岩层里,光固定用的合金锚杆就有 216 根,每根都像一条钢铁巨蟒,能扛住十二级能量风暴。
上次模拟测试时,就算用同等威力的能量炮轰击基座,它也纹丝不动。”
李龙成将军踩着金属阶梯登上炮塔平台,军靴踩在防滑纹上发出 “咯吱” 响,每一步都沉稳有力。
他伸手触摸炮身的冷却管道,那些缠绕如银蛇的管道正流淌着超导冷却液,
管壁的温度显示 - 196c,在空气中凝结出细密的白霜,霜花随着他的触摸簌簌落下。
“这玩意儿的威力能覆盖多大范围?城西防线的地形复杂,有些山谷怕是不好覆盖。”
“有效射程 80 公里,杀伤半径 1.5 公里。”
元龙庆调出三维模拟图,全息投影中,核融炮的能量束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
击穿了虚拟兽潮,那些变异兽在光束下瞬间化为灰烬,冲击波将百米外的合金靶标掀飞,靶标在空中碎裂成无数小块。
“最关键的是搭载了微型核反应堆驱动系统,你看炮座侧面这个凸起的圆柱舱,就是反应堆的核心舱,像一颗缩小的恒星,能在 5 秒内完成充能,比传统能源系统快了 20 倍。
就算面对大规模的兽潮,也能持续输出火力。”
苏睿的指尖划过炮口的能量约束环,那里的纳米级纹路正随着能量流动微微发光,像一群跳跃的萤火虫。
“炮管采用了‘量子纠缠’锻造工艺,内壁的钨合金层能承受 1.2 亿度的高温,这温度足以熔化地球上的任何金属。
上次在猎鹰镇缴获的设计图里,这个部位是最容易磨损的,我们加了三层自适应修复膜,每发射一次就自动填补微裂纹,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他转头看向邓先宇,
“邓老,这修复膜的耐用性经过长期测试了吗?可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放心吧,我们做了连续发射 100 次的测试,修复膜的性能依然稳定。”
邓先宇拍了拍胸脯,语气自信,
“每次修复后,炮管的光滑度甚至比新的还要好。”
机械臂突然发出 “咔哒” 声,将一枚菱形的能量晶体嵌入炮尾,晶体折射出五彩的光芒。
晶体接触到传导装置的瞬间,整座炮塔的指示灯同时亮起绿光,
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炮口的电弧突然暴涨,在空气中拉出半米长的光丝,
光丝触碰到旁边的金属架,发出 “啪” 的一声轻响。
“这是龙晶能源转换器。”
邓先宇指着晶体,眼中满是自豪,
“用城东矿山的龙晶矿石提炼的,比铀燃料更稳定,就算受到剧烈撞击也不会爆炸,爆炸当量却提升了 30%。
上次实验时,一发就轰平了一座小山丘。”
“量产计划怎么安排?”
李龙成望着车间外的生产线,那里已有六座核融炮的半成品在轨道上缓缓移动,机械臂在它们之间穿梭如织,像一群忙碌的工蚁。
“城西防御线需要至少 12 座才能形成无死角覆盖,尤其是黑风峡谷那个位置,地势险要,必须多部署几座。”
“每条生产线日均产能 1.5 门。”
元龙庆调出产能表,虚拟屏上的进度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绿色的部分不断吞噬着灰色区域。
“我们启动了三条生产线,优先供应城北的鹰巢要塞和城西的黑风峡谷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