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蝴蝶振翅时刻(2/2)
“大气层注射平台,‘信天翁’阵列!”刘宇的声音响起。
画面中,出现了数以万计的、银白色、流线型的小型飞艇。它们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庞然大物,而是结构精巧、大小类似小型汽车的无人平台。它们并非静止,而是组成庞大的编队,如同迁徙的鸟群,在稀薄的平流层气流中高效巡航。
“演示目标:模拟二氧化硫气溶胶定点释放及扩散监测。”李墨飞解说。
只见其中一小群飞艇(约百架)的腹部下方,同时打开微小的喷射口。没有火光,没有爆炸,只有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白色烟雾状物质被精准地喷射到预定坐标。紧接着,另一群飞艇迅速靠近,它们的传感器阵列(可见光、红外、激光雷达)启动,开始实时监测这些模拟气溶胶的扩散范围、浓度分布和光学特性。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主屏一侧滚动。
“关键突破在于‘纳米机器人集群协同导航与监测系统’,”刘宇补充道,调出飞艇内部的微观示意图,“每个飞艇搭载数百万个微米级磁控传感器机器人。它们可在释放后,像尘埃一样悬浮于气溶胶云团中,实时回传温度、湿度、粒子凝聚状态等原位微观数据,大幅提升太阳辐射管理(SRM)的预测精度和可控性。”这是纳米机器人技术最现实、最核心的应用——作为高精度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而非无所不能的微型机器。
演示画面震撼而高效,展示了计划中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但更大的冲击即将到来。
“接下来,接入‘共识之桥’(sens Bridge)脑波同步模块,”刘宇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这是非侵入式技术,请各位代表放松,注视屏幕中央的光点。”
代表们将信将疑地照做。控制台启动了一套复杂的设备阵列——基于高密度脑电图(HD-EEG)与经颅磁刺激(TMS)的耦合系统(脑波共鸣装置)。
全息屏中央出现一个缓慢旋转的、柔和的蓝色光球。同时,一阵特定频率的、几乎听不见的低频声波(Baural Beats)和微弱的、经过精确调制的经颅磁脉冲,开始作用于所有佩戴了简易接收头带的代表。
没有天旋地转,没有意识上传。但在几秒钟内,一种奇异的、难以言喻的集体感知涟漪悄然扩散开来。
一位来自马尔代夫的代表,脑海中突然无比清晰地“感受”到故乡珊瑚礁白化时,共生藻逃离带来的那种生命流逝的冰凉感。
一位来自萨赫勒地区的代表,则瞬间“尝”到了干裂嘴唇上混合着沙尘的、苦涩的绝望。
李墨飞自己,则无比强烈地“看到”了女儿保育箱里,那只小丑鱼在警报红光中缓缓沉向箱底的画面,心脏被猛地攥紧!
而刘宇……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源自骨髓深处的、仿佛细胞在哀鸣的疲惫,以及一种冰冷的、如同机械倒计时的终结感。
这不是思维共享,不是意识融合。这更像是将个体最深层、最强烈的情感与感知,通过神经活动的同步振荡(EEG相干性增强),在群体中引发了一种瞬时的、高度共鸣的情绪与认知体验。一种对危机感、紧迫感和彼此命运相连的深刻共情。
这种体验只持续了不到十秒。随着装置关闭,涟漪迅速消退。但会场内,许多代表已泪流满面,或紧握双拳,或陷入深深的沉默。刚才的欢呼与巨浪带来的恐慌,都被这短暂的集体共鸣冲刷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凝重的集体意志。瞬时集体意识体验,在严格神经科学范畴内得以实现,其效果是心理层面而非超现实的。
“计划授权确认!执行最终指令序列!”大会主席的声音带着颤抖,也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他面前的授权密钥已经插入。
李墨飞的手指悬在总控台的红色启动按钮上。这一刻,他感到口袋里的卫星电话在震动——是家里的监控画面推送?但他不能分心。刘宇站在他身边,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在支撑着自己,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燃烧着最后的光。
启动!
李墨飞按下了按钮!
总控台的主屏幕瞬间被一行行急速滚动的绿色代码流占据——应急计划启动代码!与此同时,全球数千个关键节点同时激活:平流层飞艇引擎点火升空;基因种子库开始解冻;深海碳封存平台启动阀门;智能电网切换至可再生能源优先模式……
就在代码流滚动到某个特定序列的瞬间——
李墨飞的卫星电话震动停止了,一条自动推送的画面信息弹出在他眼镜的角落视窗(他设置为后台接收)。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
画面来自亚马逊雨林深处的研究站。漆黑的树冠层背景中,无数金绿色的光点突然同时亮起!那是数以百万计的亚马逊树冠萤火虫(Phot aazonic)!它们并非杂乱无章地闪烁,而是在某种神秘的同步信号下,以完全一致的节奏明灭着!光点组成的浩瀚星河,在漆黑的雨林幕布上,与滚动代码流中某个代表“生命网络激活”的特定指令符的闪烁频率,达到了惊人的、完美的同步!
0.5 Hz。
亮起。熄灭。再亮起。
代码的冰冷逻辑之光,与萤火虫原始的生命律动之光,在这一刻,跨越了硅基与碳基、数字与自然的鸿沟,在宇宙的尺度上,奏响了同一个频率的共鸣!科技与自然的共鸣,以最诗意也最科学的方式,在人类按下启动键的瞬间,被遥远雨林的生灵所印证。
李墨飞怔住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冲散了所有的疲惫、疼痛和恐惧。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刘宇,想分享这奇迹般的一幕。
然而,他看到的是——
刘宇的身体,在启动按钮按下的巨大精神冲击和身体极限的双重压力下,终于支撑不住。他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身体软软地向前倒去。在他涣散的瞳孔深处,似乎还倒映着主屏幕上滚动的绿色代码,以及那抹遥远的、来自亚马逊的、同步闪烁的萤火虫之光。
“刘宇!”李墨飞的惊呼淹没在会场内计划启动的巨大嗡鸣声中。
蝴蝶的翅膀,终于在飓风中振动。
而代价,已悄然落在天平之上。
人类文明的应急计划,在萤火虫的共舞与同伴的倒下中,正式启航,驶向未知的风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