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济南篇:泉城半日,烟火与风骨(1/2)
济南第一站:易安祠前的文理之争
腊月二十七,济南城浸润在冬日清澈的阳光里。一行人安顿好行李,便直奔趵突泉公园。三股泉水终年喷涌,在水面翻起雪白的浪花,如同沸腾不止的玉液,引得侯夏阳和池俊潇连连惊叹。
然而,凌心蕊的脚步,却像是被无形的线牵引,径直走向了公园一隅那座清雅幽静的建筑——李清照纪念堂。
堂前,她仰头望着匾额,轻声念出:“易安旧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陈俊宜温和的声音在她身侧响起。他推了推眼镜,看向妹妹,“没想到你会直接来这里。”
“年级第二的文科生,不该来朝圣吗?”凌心蕊回头,对他狡黠一笑,随即目光扫过身后其他几位哥哥,语气带着点小小的骄傲,“况且,总得有人代表咱们家,来跟这位老前辈打声招呼。”
这话立刻引起了“理科集团”的“不满”。
“哎哎哎,七七你这话小哥我可不服啊,”侯夏阳第一个跳出来,指着那不断涌出的泉水,“这趵突泉底下是什么岩层,水压多少,为什么能一直喷,这叫科学!不比几句酸溜溜的诗词实在?”
池俊潇立刻声援:“就是!这泉水能测ph值,能分析矿物质,诗词能干嘛?”
一直沉默的林恺乐,此刻却望着那三股奔涌的活水,淡淡开口:“能流传千年,让一千年后的人,站在这里依然能感受到同样的心境。”他顿了顿,看向侯夏阳,“这比测量数据,难得多。”
贺星辰虽未说话,但速写本上已不再是泉水,而是凌心蕊与陈俊宜站在李清照雕像前低声交流的侧影。
凌云飞笑着打圆场:“文也好,理也罢,能把泉水治理得这么好看,让咱们都能欣赏,就是本事。”
陆明远也点头:“各有各的妙处。”
凌心蕊被哥哥们你一言我一语逗笑,刚才那点离愁别绪也被冲淡了不少。她转向最懂她的三哥,问道:“三哥,你读李清照,最喜欢哪句?”
陈俊宜沉吟片刻,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的是桂花,更是她自己的风骨。不与群芳争艳,自有她的品格和骄傲。”他说完,意有所指地看了凌心蕊一眼。
凌心蕊立刻懂了。她望向堂内那位女词人的塑像,心中那份因远行而生的忐忑,似乎被注入了一丝笃定的力量。她不需要成为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必须成为拥有独立风骨的自己。
“嗯。”她轻轻点头,对陈俊宜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
在济南的第一站,一场发生在易安祠前的、轻松愉快的“文理之争”,悄然拉近了他们彼此的距离,也为凌心蕊的远行,添上了一份来自古老词魂的、温柔的勇气。
在易安祠前感受完那份穿越千年的清雅与风骨,凌心蕊心里那份想与最重要朋友分享的冲动再也按捺不住。她眼珠一转,目光落在了正低头研究池中锦鲤的四哥池俊潇身上。
她几步凑过去,扯了扯池俊潇的袖子,小声说:“四哥,手机借我用一下。”
池俊潇想也没想就掏出来递给她,顺口问:“干嘛?给念雨汇报行程啊?”
“才不是。”凌心蕊抿嘴一笑,手指熟练地按下了一串号码,然后将手机贴到耳边,同时用口型对瞬间僵住的池俊潇无声地说:“是——嫣——然——”
“嗡——”
池俊潇只觉得脑子像被那趵突泉的水柱冲了一下,整个人都懵了,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泛红。他想把手机抢回来,又不敢有太大动作,只能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眼神慌乱地瞟向别处,却又忍不住竖起耳朵想听电话那头的动静。
电话接通了。
“喂?池俊潇?”沈嫣然清亮又带着点疑惑的声音传来,显然对来电显示很意外。
“嫣然!是我啦,七七!”凌心蕊赶紧开口,声音带着奔跑后的轻快喘息,“我借四哥手机打的。我的小灵通彻底报废啦!”
“七七!你们到底跑哪儿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沈嫣然的声音立刻充满了活力。
“我们现在在济南呢!刚在趵突泉,现在就在李清照纪念堂前面!”凌心蕊语速很快,努力营造出一种“行程满满、争分夺秒”的感觉,“这边感觉好奇妙啊,泉水咕嘟咕嘟跟开了锅一样,易安祠又特别安静。感觉一下子从热闹的年味里,掉进了一千多年前的书卷气里,特别不一样!”
她说着,目光扫过身边假装看风景、实则全身紧绷的池俊潇,故意提高了点音量,带着撒娇的意味:“四哥他们对我可好啦,就是行程安排得太满了,天天都在路上跑,我感觉自己都快成赶场的陀螺了!”
这话既解释了“失联”,又暗戳戳地帮池俊潇说了好话。
“哇!听着就好玩!”沈嫣然果然被带偏,语气里满是羡慕,“那你好好玩!多拍点照片!”
“知道啦!我一定拍好多好多相片,让乐乐哥哥洗出来给你们看!那个!嫣然!好像要闭馆了,先挂了啊!”凌心蕊飞快地说完,利落地挂了电话,然后将手机塞回给仿佛石化了的池俊潇。
池俊潇接过手机,像接过一个烫手山芋,眼神飘忽,不敢看凌心蕊,只含糊地“嗯”了一声。
凌心蕊看着他这副样子,偷偷笑了,然后像没事人一样,转身蹦跳到林恺乐身边,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乐乐哥哥,我们接下来去哪?”
这个小插曲就此掠过。
但对池俊潇而言,耳边似乎还回响着电话里那个清晰又熟悉的声音。他默默地将手机放回口袋,感觉那一片的衣服布料,都带着不同寻常的温度。
而在老家,放下电话的沈嫣然,看着手机上“池俊潇”的来电显示,嘴角也不自觉地弯起了一个小小的、带着点探究意味的弧度。
这份借由一通电话传递的、微妙的牵挂,为这趟离别之旅,添上了一笔属于青春的、粉红色的注脚。
济南篇!第二站:暮色里的泉城记忆
场景:暮色中的曲水亭街与电话
离开了趵突泉的喧腾,一行人漫步至曲水亭街。暮色四合,青石板路被白日的雪水洗得发亮,一侧是潺潺的清溪,另一侧是挂着幌子的茶社与小铺。街灯次第亮起,暖黄色的灯光斜照下来,将整条街染成温柔的色调,安静而闲适。
陈俊宜显然很享受这里的氛围,他放慢脚步,目光掠过溪边浣衣归来的居民、水底摇曳的水草,以及那些门楣上的老匾额,像是在阅读一本活着的史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