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新人到来(1/2)
几乎是在众人回到围城的一瞬间,高台上一道光柱打下:
孛儿只斤·真金(Jgi,1243年—1286年1月5日),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子,母察必皇后,元成宗铁穆耳的生父。
中统二年(1261年)被封为燕王。
至元十年(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
至元十六年(1279年)参决朝政。
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因禅让事件而忧郁成疾,同年十二月病逝,元世祖赐谥号明孝太子。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成宗登基,追尊其父真金为皇帝,上庙号裕宗,谥号文惠明孝皇帝。以后的元朝皇帝都是真金的后裔。
真金曾师从许衡,因而在汉法 、回回法斗争中, 坚定地站在汉人儒臣一边,并培植了一批接受汉化的蒙古贵族勋戚,因真金这位皇太子并无实际权力,一直不敢反抗忽必烈,他的死亡更使坚持汉法的朝臣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
——————
孛儿只斤·燕帖古思,蒙古语意为“融洽” ,生于1328年,是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卜答失里皇后的次子,曾用名古纳答剌。
元朝有皇子出生后寄养在大臣家一段时间的传统,燕帖古思也不例外,他曾被寄养在权臣燕帖木儿家中。
至顺二年(1331年)九月,文宗买下故相阿鲁浑撒里的住宅,命燕帖木儿奉古纳答剌居住其中。
同年十二月,作为交换,文宗收燕帖木儿之子塔剌海为养子。
至顺三年(1332年)三月,古纳答剌正式改名燕帖古思。
在皇位传承的复杂局势中,燕帖古思的命运被深深卷入。
当初元文宗复位后,立长子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可阿剌忒纳答剌在至顺元年(1330年)十二月成为皇太子后,仅仅1个月就不幸夭折 。
后来元文宗驾崩前,深感自己曾暗中毒杀哥哥元明宗是大错,怀着愧疚之心,表示要将皇位传给明宗之子妥欢帖睦尔。
然而,权臣燕帖木儿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并不愿意立年长的妥欢帖睦尔为帝,而是拥立了明宗幼子鄜王懿璘质班,即元宁宗。
但元宁宗即位没多久,在至顺三年(1332年)十一月就驾崩了。此时燕帖木儿又想立燕帖古思为帝,不过卜答失里皇后听信萨满“儿幼,当大福恐不任”的说法,没有同意,决定召妥欢帖睦尔还京,并立为皇太子。
燕帖木儿对此很不满,这使得妥欢帖睦尔的即位进程有所拖延。直到燕帖木儿去世后,卜答失理要求妥欢帖木儿承诺立她的儿子燕帖古思为继承人,妥欢帖木儿同意后才得以登基,是为元顺帝。元顺帝即位后,封卜答失里为太皇太后,燕帖古思为皇太子 。成为太子后的燕帖古思,其地位依旧飘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