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 第89章

第89章(2/2)

目录

蒋晟阳点头:“窦郡丞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做。”

......

如今高平的所有人都在关注神医比赛,郡衙的人张贴好告示刚离开,便有一窝蜂的人挤在告示前。

自从设立蒙学后,高平的识字率大大提高,如今看告示已经不需要让人读出来,但众人议论的热情依旧高涨。

“七月初三开始?那没剩几天了,为期半个月?太好了,这么长时间,怎么着也能轮到我吧?”

“那可不一定,这次来了很多人,连村里都有人去借住。”

“不收诊金?王爷果真仁爱,一如既往地体恤百姓。”

“我去,治好一个病人就能得一钱赏银,那十个人就是一两银子,哪怕排名不高,只是拿赏银也发财了。”

“王府当真是财大气粗,怪不得不收诊金,这赏银已经是诊金了。”

“哪个大夫看病敢要一钱诊金?王爷这是白给那些大夫送银子呢,怪不得都说王爷看重谁,谁就会发财,之前是工匠,现在轮到大夫了。”

“不过官府建的医馆在哪儿?我怎么没听说过?”

“我知道,官府在我们村建了一座院子,但一直没说有什么用,前几日才挂上牌匾,我们才知道那是医馆。”

“这么说,官府早就有举办神医比赛的打算?”

“肯定是的,官府怎么可能做没准备的事,可能提前一年就决定了。”

百姓们围着告示不停讨论,甚至有些病人还约定到时候一起去医馆排队。

比起百姓看热闹的心情,参赛的大夫们心情就是跌宕起伏了。

看到初赛要看半个月的病人,很可能从早看到晚,他们忍不住皱了眉头,都能想象到会有多忙碌。

但看到每治好一个病人就给一钱赏银,他们顿时什么情绪都没了,开始计算以自己的能力能得到多少赏银。

发了!

这次高平没有白来。

哪怕排名垫底,他们接下来半个月也能赚到过往几个月的钱。

没有白奔波一场。

甚至有些大夫已经起了别样的心思,正在想办法多接诊些病人。

......

转眼间,便到了七月初二,这一日,一百多位大夫齐聚郡衙,他们面前放着一个木箱,里面放了一百二十个纸条,上面写着各个医馆的名字,他们抽中哪个就去哪个医馆坐诊。

这次抽签仪式由窦林鑫亲自主持,大夫们根本不敢多说,一个个乖乖抽签,不过片刻功夫,便完成了抽签,每个人都有了去处。

窦林鑫道:“码头现在正停着船,要去南夷岛的人现在就可以坐船去南夷岛,记得带好你们的行李,医馆都有住处,你们这半个月就住在医馆,每日饭食也有人负责。这半个月你们只需要完成一件事,那就是看病。”

“诺。”

大夫们陆陆续续离开了郡衙,先回住处拿行李,尤其是看病需要的东西必须带上,随后各人前往自己需要坐诊的医馆,等着明日比赛开始。

茶楼饭馆也在热烈讨论神医比赛的事。

反倒是七月二十要举办的诗会被众人忽略了,只有一些才俊关注这件事,更多的人都在关注神医比赛。

在这种讨论声中,突然多了一些指向性的议论。

高平某饭馆

一同用饭的两个人就在讨论神医比赛的事。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吴大夫坐诊的是徐村医馆,等明天一早我们就去那里排队,吴大夫的医术在我们郁仓郡可是出了名的,之前因为诊金太贵,我们看不起病,这会儿是难得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我阿娘的腿一直疼,吃了很多药也不好,这次正好让吴大夫看看。”

“明天一早去会不会有些晚,要不我们今晚就去排队?”

“也行,反正现在天不冷,在外面待一晚也无事,只是我阿娘年迈,怕是受不了,得找个村民家借住一宿。”

“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小,吸引了旁边人的注意,问道:“两位郎君,敢问吴大夫是何人?”

两人倒也没藏私,道:“我们都是郁仓郡人,吴大夫是郁仓郡有名的大夫,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我们郡的那些富户都特意找他看病。”

“一个月前,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受了伤,流了很多血,去别的医馆都说没救,最后还是吴大夫给救活的。”

“还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吴大夫的光荣事迹说出来,饭馆里的百姓听到,眼睛变得明亮。

“吴大夫这么厉害?我阿爷昨日摔了一跤,腿好像摔出了毛病,明日我得带着阿爷去找吴大夫看看。”

“吴大夫在哪个医馆?”

“好像是徐村医馆。”

“徐村啊,那太巧了,我们村离徐村不远,就几步路的事。”

那两人见饭馆内的人注意力都放在吴大夫身上,他们对视一眼,快速吃完桌上的饭菜,离开了饭馆,重新找了个茶楼,说着一模一样的话。

这种事发生在高平各个茶楼饭馆,不同的是他们夸赞的大夫来自陵州各个郡城。

次日,七月初三

高平和南夷岛的各个医馆,一大早就开了门,为了让大夫安心看病,官府还给他们配了杂役。

这些杂役可不是一般的杂役,他们提前两个月接受培训,要记住每样药材放的位置,还要练习抓药包药的熟练度。

说白了,这些杂役并非专门为神医比赛准备,他们今后就会在医馆干活,负责协助大夫抓药。

他们还在学习辨认药材,但这一点就慢很多,需要长久的学习,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进步。

医馆大门刚一打开,门外等待许久的病人就进入小院,每个医馆都有郡兵护卫,没人敢乱来,全都老老实实地排队进入。

随着时间流逝,有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有的医馆人满为患,大夫连用饭的时间都没有,看完一个病人,下一个病人就进来了。

想到这些人都是钱,大夫们倒没有不耐,很是热情地面对每一个病人。

但有的医馆人很少,一上午也就接待了三五个病人,大夫闲得只能看医术打发时间,但他们心里烦躁,总觉得自己失去了大量银子,根本看不进去医术。

......

高平,谨王府

蒋晟阳来汇报这件事时,云煦泽正好在和章丰钊下棋。

云煦泽挑眉:“调查了吗?”

蒋晟阳道:“已经调查过,昨日高平和南夷岛突然多了很多言论,皆是对某些大夫医术高超的夸赞,今日人满为患的医馆坐诊大夫就是他们,而那些人少的医馆是因为靠近那些医馆,所以被抢走了病人。”

一般来说,病人看病都会就近选择医馆,但现在知道某位大夫医术好,反正都不收诊金,当然要选择医术好的大夫,总不能白白浪费药钱。

云煦泽无语了:“心眼还挺多。”

章丰钊笑了:“都看中了王爷给的赏银。”

云煦泽问蒋晟阳:“他们的医术当真那么好?”

他不反对宣传自己,但反对虚假宣传。

蒋晟阳都忍不住吐槽:“有三成真就不错了。比如一些人夸的那个吴大夫,说什么有个猎户流了很多血,其他大夫都看不好。实际上那个猎户只是不小心被蛇咬了,就两个小伤口,压根没流多少血,猎户害怕是毒蛇,才去了吴大夫医馆,吴大夫发现不是毒蛇,猎户连药都没买就走了。”

被那些人一夸大,那猎户就跟要死了似的。

云煦泽没想到他们这么大胆,敢在他眼皮子底下进行虚假宣传。

“派人仔细调查,把他们夸大的地方都查出来。然后张贴告示通告百姓。”

蒋晟阳道:“不做出处罚吗?”

云煦泽想了想道:“他们今日的赏银扣掉。”

这群大夫毕竟有些本事,看看小病还是可以的。

只要告示一出,他们那儿的病人就会减少,这群人肯定进不了复赛,但能帮着治疗一些病人也是好的。

这也是因为手中大夫太少,要不然云煦泽不可能处罚那么轻。

蒋晟阳领命离开。

想要把那几人调查清楚,得费不少功夫,还好他们都是陵州人,容易调查一些。

云煦泽摇头道:“这才第一天,就有人出幺蛾子。宣传自己没有错,偏偏一个个都把自己宣传成神医,愚蠢至极。”

百姓们对这些大夫都不了解,他们其实只要如实宣传,让百姓们对他们有些印象就够了。

人在看病时,会下意识选择熟悉一些的大夫,哪怕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号。

但那些人生怕吸引不到病人,一个个夸大其词,最终只能自食恶果。

章丰钊道:“王爷不就是在找神医吗?”

云煦泽道:“先生这般聪明,怎么会不知道本王的目的。”

他只是为了替医馆招揽大夫,陵州再出名的大夫也达不到神医的地步,要不然早就出名了,他特意在神医面前加上陵州二字,也是为了增加限制。

章丰钊笑道:“王爷总是能想到奇妙的办法。”

云煦泽没有接话,只是道:“诗会的事,还是要麻烦先生。”

虽然热度都被神医比赛抢了,但那只是民间的热度,实际上来参加诗会的人并不比上一次少,还多了很多外郡人。

据云煦泽所知,巴州和泰州都有才俊来,第一次诗会也就只有周北驰不是陵州人,由此可见诗会的影响力夸大了。

也不知道是冲着云煦泽来的,还是冲着章丰钊来的。

不过云煦泽不打算去看这次诗会,若是有人冲着云煦泽来,他们怕是要失望了。

如今的云煦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渴求人才的谨王。

也不能说他不再看重人才,只是他已经不需要借助诗会来寻找人才。

章丰钊道:“老夫闲来无事,就当解闷了。”

那些人的水平和章丰钊相差甚远,确实只能用来解闷。

“安州那边怎么样了?”

云煦泽道:“可以确定上次的探子确实是胡人派来的,他们之前被安州军打残,短时间内无法再入侵大康,但他们不想坐视大康变强,就想让大康陷入内乱。”

“据郑家招供,在建国之初,郑家嫡系贪生怕死,投奔了胡人,这数十年来,在胡人建立了另一个郑家,已经成了胡人的走狗,之前来到高平的那些探子其实就是另一个郑家培养的死士。”

“宣威郑家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件事,但去年他们被另一个郑家找上门,他们本是同源,知道很多郑家内部的阴私,再加上嫡系投奔了胡人,他们担心朝廷会因此怀疑他们,为了让胡人保守秘密,宣威郑家就被胡人要挟着为他们打开关卡,放那群探子进了大康。”

“按照胡人和宣威郑家的约定,如果陵越人答应他们的要求,今后就由宣威郑家给陵越人提供粮食和兵甲。”

云煦泽忍不住冷笑:“胡人想得挺美,想空手套白狼。”

章丰钊皱眉:“宣威郑家就这么甘心被胡人利用?”

云煦泽道:“按照他们所说,他们是在和胡人虚与委蛇,根本没想帮他们完成谋划,他们本想找到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然后再主动和朝廷坦白。”

这只是郑家的一面之词,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毕竟郑家已经被抄家了。

云煦泽继续道:“另外,安州各郡都查到和胡人做生意的人,他们皆是小家族之人,安州世家并没有参与其中,但通过这次查账,有不少世家被查到偷税漏税,以及强买强卖之事,被气头上的父皇怒斥一番,还罢免了几个秩俸六百石的官员。”

“除此之外,通过顺藤摸瓜,还查到很多内郡和胡人做生意的家族,但依旧是小家族,被其中巨大的利益所吸引,才敢铤而走险与虎谋皮。”

“父皇已经下令,凡是和胡人做生意的家族全部抄家流放,任何人不能求情。”

虽然查到的世家只有郑家,但这件事已经在大康上下引起了动荡,因为被查到和胡人做生意的小家族实在太多了,涉及到二三十个郡。

那些小家族所在郡的郡守都被永昭帝训斥,三年一次的考功必然是下等的,其实他们多少有些冤枉,因为那些小家族和胡人交易在这两年已经停了,那些事情都发生在他们上任之前。

但永昭帝盛怒之下,没人敢替他们求情。

当然,他们的那些前任也落不到好,丞相府正在调查有哪些人在那些郡担任过郡守,到时候会一一处置。

如此一来,受到波及的官员多达百人,这已经是永昭帝登基以来少有的大地震,这段时间朝廷一直在处理这件事。

每日都有信使在洛京和各郡之间来回,不知道跑死了多少匹马。

章丰钊感叹:“利益动人心,竟能让他们不惜与虎谋皮。”

云煦泽多少明白他们的心思,道:“或许是因为做这种事的人太多,便让他们觉得没什么。”

法不治众嘛!

只可惜他们错估了永昭帝的脾气。

这么多年来,不知有多少百姓死在胡人的铁骑下,不知有多少将士为了抵御胡人战死沙场,若是不严惩那些和胡人做生意,吃里扒外的人,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

想到这儿,云煦泽觉得陵越人和胡人还是有区别的。

陵越人毕竟和大康没有深仇大恨。

若是大康有朝一日要收服胡人,让胡人光明正大地生活在大康的土地上,安州百姓恐怕第一个不答应。

最起码不会愿意让胡人享受和大康百姓一样的身份地位。

国仇家恨岂是那么容易遗忘的!

......

因为云煦泽下了命令,王府派出数十名亲兵调查在民间声名鹊起的大夫,仅一日功夫就把他们的生平经历调查得清清楚楚。

郡衙连夜写好了上百份告示,在第二天一早张贴在各个城门口。

甚至还贴在了每个医馆的门口。

这就是杀人诛心了,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出的主意。

徐村医馆

有人天还没亮就在医馆外排队,看到衙役过来张贴告示,连忙凑过来查看。

只看了一眼,众人的脸色就变了,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变成被人欺骗的愤怒。

正在这时,医馆的大门打开,杂役打着哈欠说道:“排好队,一刻钟后开始进人。”

本就在气头上的百姓炸了,一窝蜂跑进医馆,把刚穿好衣服打算坐诊的吴大夫围住暴打一顿。

“呸!竟然敢骗老子,老子打死你。”

“什么狗屁的名医,只是被蛇咬都敢造谣成将死的病人,你怎么这么厚脸皮?”

“大家伙一起上,打死这个骗人的庸医!”

吴大夫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人围着打,他连忙呼救:“救命!救命!”

医馆的郡兵冷眼看着,等感觉差不多了。才出声道:“够了!你们还看不看病?”

郡兵还是有威慑力的,百姓们纷纷停了下来。

“不能因为这家伙耽误看病,我们赶快去其他医馆排队。”

听到这话,很多怒火上头的人才想起来自己是来看病的,顾不得再打人泄愤,连忙跑去其他医馆。

只留下吴大夫鼻青脸肿地躺在地上,眼睁睁看着行凶的人离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