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0红顶商人 > 第622章 好久不见了,余淑仪同志!

第622章 好久不见了,余淑仪同志!(2/2)

目录

顾方远几乎是下意识地、微不可察地蹙紧了眉头,感觉耳廓深处传来一阵短暂的嗡鸣和刺痛感。

他身后助理林小雨甚至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惊得缩了一下脖子,下意识地伸手捂了一下耳朵,脸上流露出些许不适。

与江南省省城那种带着乡土气息的安静,以及上海那种虽然嘈杂但更偏向市井人声的喧闹相比....

北京火车站前的这种以机械噪音为主旋律的“欢迎仪式”,显得格外具有冲击力和辨识度。

顾方远站在北京火车站那宏伟却嘈杂的出站口前,短暂地停下了脚步。

他微微仰起头,闭上双眼。

迎着凛冽而干燥的北风,缓缓张开了双臂,做出一个近乎拥抱这座城市的姿态。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空气冰冷刺肺,带着一种属于北方的、混杂着煤烟、尘土和隐约柏油味的独特气息。

他在心中无声地、却充满力量地呼唤:“北京,我来了!”

这里,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首都符号,更是全国真正的行政中枢,是无数政策、法令和风向标的起源地。

在八十年代这波澜壮阔的变革初期。

北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的神经。

它本身就是国家发展趋势最权威、最前沿的标杆。

在顾方远超越时代的眼光看来....

八十年代的北京,对于敢于闯荡、嗅觉敏锐的人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遍地机遇、弯腰就能“捡钱”的黄金年代。

无论是摆个小摊做点日用百货的小生意,还是瞅准机会购置一些如今看来价格低廉、未来却会疯狂增值的四合院、临街铺面等固定资产.....

只要踏出第一步,并且坚持下去。

未来的日子绝对差不了,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实现阶层的跨越。

当然,这些在寻常人眼中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机遇,对于手握庞大资本、拥有先知先觉优势的顾方远而言,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的积累过程。

他此番北上京城,胸怀的蓝图和目标,绝非仅仅是这些。

“顾老板!!!”就在这时,一阵清脆悦耳、带着明显欣喜之情的女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

顾方远循声望去。

目光穿过熙熙攘攘接站的人群。

只见出站口围栏外,一位穿着红色呢子大衣、围着白色羊毛围巾的青春靓丽女孩,正用力地朝他挥舞着手臂。

她那明媚的笑容,在这灰蒙蒙的冬日背景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如同冰雪中跳跃的火焰。

顾方远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真诚而温和的弧度。

他朝女孩点了点头。

随即示意身后的随行人员,一行人穿过人流,朝着那个醒目的红色身影走去。

“好久不见了,余淑仪同志!”顾方远在女孩面前站定,笑着伸出右手,语气熟稔而亲切。

余淑仪——正是当初前往南江市,采访报道了四围山开发区的那位央视女记者。

那次采访之后,双方凭借良好的印象和潜在的互利关系,一直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