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统一战线(2/2)
\"子材吾兄:闻兄与王朗青(王德榜字)在前线有所龃龉,弟心甚忧之。兄为国之宿将,德高望重;朗青年少气盛,然勇猛善战,乃不可多得之将才。今外侮当前,正需同心协力...\"
写到此处,左宗棠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信纸上。林汝舟大惊,连忙上前搀扶。
\"无妨。\"左宗棠擦了擦嘴角,换了一张纸继续写道,\"兄当年随我平定浙闽,当知将士团结之重要。朗青虽出自我门下,然今皆为朝廷效力,望兄以大局为重,示以宽容。弟虽在福州,心系前线,日夜期盼捷报...\"
给冯子材的信写完,左宗棠又给王德榜写了一封更长的信。
在信中,他回忆了当年如何赏识提拔王德榜,如何对他寄予厚望,最后严厉批评他不尊重前辈的行为:
\"...冯军门年近古稀,犹自请缨抗敌,此等忠勇,汝当效仿而非轻视。今命汝即刻向冯军门负荆请罪,前线军事悉听冯军门调遣。若再有违抗,莫怪为师不认你这个学生!\"
两封信写完,已是三更时分。左宗棠亲自用火漆封好,交给林汝舟:\"派最快的马,日夜兼程送往镇南关。\"
林汝舟接过信,犹豫道:\"大帅,您的身体...\"
左宗棠摇摇头:\"我老了,死不足惜。但绝不能让将士们因为将领不和而白白送命。快去!\"
当夜,两匹快马冲出福州城,向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五天后,王德榜在自己的营帐中收到了左宗棠的亲笔信。
当他看到信封上熟悉的笔迹时,心中便是一颤。拆开信读完,这位铁血将军竟红了眼眶。
\"左帅...\"他喃喃道,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的一处暗色痕迹,那似乎是...血迹?
帐中众将看着主将神色变幻,都不敢出声。
良久,王德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备马,我要去见冯军门。\"
\"将军?\"刘明远惊讶道,\"您这是...\"
\"左帅说得对。\"王德榜的声音有些沙哑,\"大敌当前,个人恩怨算得了什么?我这就去向冯军门请罪。\"
与此同时,冯子材也收到了左宗棠的信。
老将军独自在帐中反复阅读,特别是那句\"兄当年随我平定浙闽,当知将士团结之重要\",勾起了他许多回忆。
当年左宗棠如何力排众议重用他,如何在战场上同甘共苦...
\"来人!\"冯子材突然高声唤道。
周武应声入帐:\"军门有何吩咐?\"
\"准备一下,我要去拜访王德榜将军。\"
周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军门,您是说...\"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准备!\"冯子材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意,\"另外,把我珍藏的那坛老酒也带上。\"
历史有时就是这般巧合。当王德榜的队伍与冯子材的队伍在半路相遇时,双方都愣住了。
片刻的沉默后,王德榜率先下马,大步走到冯子材马前,单膝跪地:\"末将王德榜,特来向冯军门请罪!\"
冯子材连忙下马搀扶:\"王将军快快请起!老夫也有不是之处...\"
两位将军相视一笑,所有隔阂尽在这一笑中烟消云散。
当晚,在苏元春的主持下,三军将领齐聚冯子材大营。
左宗棠的信被恭敬地放在主位的案几上,仿佛这位老帅亲临现场一般。
\"诸位,\"冯子材举起酒杯,声音洪亮,\"今日我们共饮此杯,从此同心协力,共抗法虏!\"
\"同心协力,共抗法虏!\"帐中众将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王德榜起身向冯子材深深一揖:\"冯军门,从今日起,定边军十二营悉听调遣。末将愿为前锋,誓死杀敌!\"
冯子材哈哈大笑,亲自为王德榜斟满酒:\"有王将军相助,何愁法虏不灭?来,干了这杯!\"
酒过三巡,众将开始商讨作战计划。王德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利用法军轻敌的心理,诱敌深入,然后三面合围。
\"好计策!\"冯子材拍案叫绝,\"不过诱敌的任务太危险,还是由老夫亲自...\"
\"军门不可。\"王德榜坚决地说,\"您是三军主帅,不可轻易犯险。末将愿率定边军担当此任。\"
冯子材看着眼前这个几天前还与自己势同水火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他点点头:\"好!那就这么定了。苏将军负责左翼,我部负责右翼,待法军进入伏击圈,三军齐出,必能大获全胜!\"
当会议结束,众将各自回营准备时,冯子材单独留下了王德榜。
\"王将军,\"老将军从怀中取出一把精致的匕首,\"这是当年左帅赠我的,今日转赠于你。望你用它多杀几个法虏!\"
王德榜郑重接过匕首,又从腰间解下自己的佩剑:\"此剑随末将多年,今日献给军门,聊表敬意。\"
两位将军再次相视而笑,这一次,笑容中满是惺惺相惜之情。
数日后,镇南关战役打响。清军按照计划诱敌深入,法军果然中计。当骄傲的法军主力进入伏击圈时,冯子材、王德榜、苏元春三路大军同时杀出,打得法军溃不成军。此役清军大获全胜,毙伤法军千余人,缴获军械无数,史称\"镇南关大捷\"。
捷报传到福州时,左宗棠正卧病在床。听完战报,老帅欣慰地笑了:\"好...好...将士用命,国家之福啊...\"
他让仆人扶他起来,颤巍巍地走到书桌前:\"我要给朝廷上奏,为冯子材、王德榜、苏元春请功...\"
笔还未提起,左宗棠突然一阵眩晕,倒在了书桌上。1885年9月5日,这位晚清名将与世长辞,临终前手中还紧紧攥着镇南关大捷的战报。
而在遥远的镇南关,胜利的欢呼声中,冯子材和王德榜并肩站在关城上,眺望着远方的群山。
\"左帅若能看到今日之胜,不知该有多高兴。\"冯子材感慨道。
王德榜点点头,眼中闪着泪光:\"他一定能看到的。一定。\"
两位将军沉默良久,然后不约而同地向福州方向深深一揖,以此告慰那位促成他们和解、促成这场胜利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