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完结倒计时(1/2)
第147章 完结倒计时
儿子当了多年童生, 今朝终于考中秀才,苏长渝决定好好庆贺一番。
当然,他现在行事较之年轻时周全了不少, 乡亲们打听啥时候办席庆贺,他只道肯定会办, 到时候大家能来捧场,他感激不尽。
人后, 却是慎重地找来两兄弟商量。
当然,具体如何苏婉不得而知, 只是他爹自大伯家回来说今年给家里两位长辈做大寿。
苏长青没跟女儿细说, 却是对妻子无所不言。
“大哥这些年, 着实改变不小。”
张氏没丈夫恁多感慨, 笑道:“再过几年忞轩都能成亲了,大哥都快三世同堂,哪还能没点改变。”
苏长青笑着摇头。
想到大伯哥说给公婆做大寿,张氏担忧道:“爹会答应吗?今年家里不顺的很”
“会的。”苏长青都没犹豫, 在妻子诧异的眼神中,笑道:“大哥一定能说服爹的。”
想到大哥今日所言, 遂又问道:”你知道今儿大哥是怎么跟我和二哥说的吗?”不等妻子回话,他自顾自说起来。
“盼志强考中秀才盼了半辈子,都成我的执念了。”看着两个已经不复年轻的弟弟, 苏长渝很是感慨。
他们不再年轻,回想曾经兄弟之间的龃龉,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我那时候,村里人都说是读书的命, 我也是心气高不知天高地厚,就非得念出个名堂, 结果却是书也没读出个眉眼,活儿也不会干。”
苏长青端着茶盏没说话,苏长沐作为亲弟弟却是笑着调侃:“难得大哥你现在倒是看明白了。”
若是年轻那会儿,苏长渝早生气了,他就见不得别人说他读书不成不如早早学点本事。
此时,却是爽朗大笑,末了感慨道:“年轻不知人世愁,心比天高恨运道,当年我就是因为没考中个秀才,见爹说志强有天分,就铆足劲儿想让他考出来。”
说白了就是望子成龙,他没能实现的,就想让儿子实现,想借此狠狠抽那些看笑话的人的脸。
结果,因着这个执念,一昧偏心长子,导致长子次子关系不睦。
村里人都说他爹偏心,那也只是在他跟二弟与不同母的三弟之间做对比,可自家两个儿子,同父同母他都没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当年分家也是闹了好多笑话。
对于当初长子想在府城开办私塾这一打算的支持,未尝不是补偿曾经的自己,免得儿子跟自己一样一辈子窝在苏家村碌碌无为。
当然,私心里也是想着等长子干出一番事业好给自己长脸。
现在想来,那些小念头真是可笑。
“今年家里喜事多,可也不算顺,加之前段时间老爷子身子接二连三出问题,我就想着志强考中秀才的庆贺宴就不办了,给爹和娘办个大寿,到时候志强把他的同窗同科朋友夫子宴请一番,咱自家亲戚也热闹热闹。”
苏长沐脸色不大好看,不过也知是自家理亏,而且形势比人强,现在三兄弟只有他家是个半商不农的白身。
放下茶盏拊掌应和道:“成啊,到时候我给爹娘定做一身衣裳,哎不,全家大小的新衣服我都包了,从布坊拿布让绣坊来做。”
苏长渝伸手道:“哎,我都包,这次爹娘大寿的衣服酒席我都包,给二老冲冲这些年我都没咋尽孝。”
苏长沐不答应,兄弟俩因此事争起来。
苏长渝劝和道:“是这,今年爹娘大寿在大哥家办,席面什么的大哥安排,衣服二哥你做主,我负责酒水点心,你们看这样成不?”
苏长渝不认可,苏长沐却觉得可行,又是一顿争,好在最后定了下来。
想到大哥将二哥说得哑口无言,苏长渝闷笑道:“你是没见着,二哥多能说会道啊,今日偏被大哥说得没话接。”
张氏正在收拾炕铺,道:“大哥跟大嫂一样,那要是把谁看在眼里,好话不重样。”
若是不将人放在眼里,说话自然是夹枪带棒,甚至还爱答不理。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也是手上忙说话没过脑子。
苏长青却是没在意,手里把玩着两个山核桃嘎吱作响,道:“酒我打算从昌泰楼买一些,再加上托商队从南边买的,差不多了,点心就直接从亲家的铺子定。”
“那婉婉的出阁宴酒水够用吗?”张氏担心。
此前丈夫托商队甚至明诚外甥从南边买酒,但那是打算在女儿十月的出嫁宴上用的。
苏长青摇头,“我定的多,留足婉婉出嫁宴用的,剩下的给爹娘贺寿用。”
“哎!”忽然拍着大腿道:“还要给杏儿留点,梁家那小子这个月都来家几趟了。”
听丈夫这话酸的,吃饺子都不用蘸醋,张氏笑道:“你之前还夸呢,现在倒是看人不顺眼。”
苏长青看着她,意味深长道:“你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只能我这个岳父当坏人了,咱家女儿哪有恁容易娶走的。”
说罢,还一韵三叹道:“人人都说生儿子好,我就觉得生女儿好,女儿多乖多贴心,哪像臭小子长大了就往外跑。”
张氏笑歪在炕上,心道:嘴上说得轻巧,若是当真只有女儿没儿子,被村里人骂断子绝孙的时候就不说只生女儿好了。
不过想到她三女两子,两对龙凤胎,也是有福之人了。
家里准备给两位老人过大寿,这大寿讲究的不就是儿孙满堂福寿双全。既然已经确定,就得给京城的儿子去信,次日,苏长青写了信送到镖局,加急送出。
长子有差事,长媳要照顾长子,不能回来还成,次子却是必须回来,再说十月婉婉出嫁,安儿还得背姐姐出门呢。
家信送出后,苏长青就忙碌起来,要给自家亲戚送喜信,要帮大哥准备东西,还要忙地里。
麦子已经种上,但第二茬番薯还要打理,果园也要打理。
收果子的商队,收番椒的商队,甚至今年番豆都有人专门来收,因此,他很是忙碌。
当然,家里也没闲人。
张氏要给二老准备一身全新的衣服鞋袜,要将二女儿的嫁妆收拾出来整理,还被大嫂叫去帮忙,心里还惦记着怀孕的大女儿
苏婉见她忙得饭都不在家吃,就接了整理嫁妆的活计,反正是她自己的,早晚都要知道。
因此,苏婉就在家带着杏儿整理嫁妆,也让妹妹涨涨经验。
大件家具就不说了,连小小的针线篮子都准备了好几个。
苏婉仔细看了看她娘记录的单子,再瞅瞅放在柏木炕柜里的几个竹篮,她转头对杏儿道:“娘是怕我针线篮子不够用?”
杏儿跨过脚边的小木箱,探手提出篮子,笑道:“二姐你别乱说,咱娘是让你挑个喜欢的。”
女子嫁妆准备针线篮子是为了免去婆家找麻烦,若是缺了,成亲当天可能没什么,但若是日后有婆媳矛盾,那定是会被拿出来说嘴。
“连个针线篮子都没有,就是针线活计拿不出手,不贤惠,二姐你的针线虽不比大姐的好,但也没多差,要是没这篮子,嘿嘿”杏儿挤眉弄眼怪笑。
苏婉接过篮子翻看,很是无语。
这竹篮也就看着编工精细造型精美些,买的话二三十文一个,还不如大的粗糙一点的篮子划算。
就这么一个篮子都能拿出来说事,还真是苏婉道:“钱不多,事儿倒是多。”
杏儿哼哼道:“大嫂的嫁妆连恭桶都有呢,娘肯定也给你准备了,只是你不喜欢,再说康毅哥家的新房有室内盥洗室,就拿走了。”
两人边说话边整理,苏婉心细,将家常日用品、贵重一点的陪嫁、见面礼等分门别类放一起,写的嫁妆单子也是分了大类。
傍晚张氏回来看到,欣慰又心酸,道:“家具打得早,跟康毅的新房可能不大配,我捎话让你大表哥来一趟,到时候你们去看看新房,根据缺的尺寸再补点小家什。”
这年头,家具能用好几代人,如果是名贵木材,都能列入传家宝名单。
而且为了屋内陈设美观,基本都是按房子空间尺寸设计家具。
成套摆放出来,娘家也很有面儿。
其实就跟后世的全屋定制差不多。
苏婉的陪嫁家具都是找府城有名的老木匠打的,虽不是名贵木材,但柏木也挺不错。
当初跟大姐梨花的一起定做,现在老木匠已经过世,但大表哥木活也不错,打几个小件跟原有的一起摆放,也看不出什么差距。
忙碌之下,时间就过得尤为快。
远在京城的苏志栋收到家书时,都已经进入九月。
看完书信,当即找来弟弟商量。
此时,已经戌时,安儿都准备睡觉了。
夜空黑压压不见一丝光亮,冷飕飕的寒风时不时从廊道蹿进,他拉了拉衣服,道:“这么晚了,大哥找我干啥?”
方子提着灯笼,道:“应该是有急事。”
“你这不废话么,没急事能这会儿找我。”
眼看书房光亮闪烁,他拉紧衣服往前跑,“快走快走,冷死了,明儿估计要下雨。”
苏志栋见他外衫不整,皱眉道:“衣服都不穿好”
“我都要睡觉了,大哥,说事儿。”安儿关上门不耐烦地打断。
见大哥皱眉蹬着他,只能整理衣衫,嘟囔道:“你这还没正经上朝听政,就这么古板,我可真替我未来侄子愁。”
苏志栋:“我看你还没入琼林书院,就已经这么油嘴滑舌,我可真替你未来夫子愁。”
安儿整理好衣服,坐在椅子上道:“那你放心,等我明年考进去,夫子保准都喜欢我。”
他现在可是有大帮手,没见这几日找茬的都被夫子训斥了。
安儿很是得意,问道:“啥事啊,大晚上叫我来。”
苏志栋没说话,将家书递给弟弟,信纸刚被抽走,他立马擡手捂住耳朵。
“啊”,只看了第一行,安儿就大叫,“要回去?可我明年还要考琼林书院啊!”
“咳嗯,”苏志栋有些心虚,清了清嗓子,“书院就在那又跑不了,后年考也一样。”
“不一样!”安儿大声反驳,末了又凑到烛台下仔细看。
越看心越凉,看完信捂着胸口歪倒在木榻上,“二姐为啥要这么早出嫁啊,杏儿还要定亲了,梁栋这小子趁我不在竟然趁虚而入”
“大晚上别嚎了,好好说话。”苏志栋看不惯弟弟一惊一乍的样子,再说这大晚上嚎,吓坏邻居了。
安儿生无可恋道:“我哪能好好说话啊,我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
见他如此,苏志栋纳闷,“你不是当初还撮合杏儿跟你那同窗么?”
“我那哪是撮合,我只是炫耀显摆。”安儿不好意思说将同窗作为妹夫的备选人员,只能给自己找补,坐起身道:“就算我看好他,也不能这么快啊,他在京城名声可不怎么好。”
“这事别再提。”苏志栋提醒弟弟噤声,毕竟牵扯得广。
“好吧。”安儿蔫哒哒答应,“那我啥时候走?”
“明日先去书院请休,我让你大嫂准备东西,快些后日就能出发,最迟不过大后日。”
安儿心塞塞,明年都考不了试了,明天还要上完一整天的课,他咋这命苦!
不过想到好友梁栋,又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就回去,掰得手指骨节啪啪作响,道:“看我回去不找他。”
“你别惹事儿,爷爷身体不好”
“哼,那还不是怪三堂姐,你老说我,我这还没回去呢。”
看着犟嘴的弟弟,苏志栋觉得手痒痒。
在家里时还好好的,咋来京城就越来越不听话了呢?
苏婉不在,苏婉要是在定能来句这是“叛逆期中二少年的正常表现”。
安儿快马加鞭往回赶的同时,老爷子也在念叨。
“志栋两口是回不来了,也不知安儿走到哪了?”
“小叔叔肯定回来。”趴在桌上写课业的旻逸突然擡头道。
“写你的,哪哪都有你。”苏志刚就见不得儿子写个课业三心二意的样子。
旻逸努嘴,起身收拾书本。
“写完了?拿来我看看。”苏志刚伸手。
“我去三爷爷家写。”旻逸白一眼自己的亲爹,道:“给爹你看,能看懂吗?”
苏志刚瞪大眼睛,眼看就要撸袖子,杨氏道:“要去就乖乖写课业,别打扰你姑姑。”
“姑姑还能指导我课业嘞,哪像爹,就知道撸袖子揍我。”旻逸刚说完,就见他爹起身,连忙抱起书往出跑。
嘴里还不忘叫嚣,“被我说中了吧!恼羞成怒了吧”
苏志刚咬牙,看着桌上笔墨,“笔墨不带你写个屁的课业啊!”
“我用小姑姑的。”
老爷子笑道:“看你把孩子吓得。”
“明年一定要送去府城的书院,不然真要上房揭瓦了。”苏志刚叹气,看着乖乖巧巧吃手指的女儿,却笑成了一朵花,“还是我们欢欢乖,不吃手手,来,叫爹。”
看着他傻爸爸的模样,老爷子心下遗憾,这个孙子说是读书没天分,不过是更懂事更厚道。
这厢,旻逸跑到三爷爷家,丢下书本先是说道了一回亲爹,“五姑姑,小姑姑,你们是不知道,我爹自个念书都不咋地,偏管我严得很,还要检查我的课业,能看懂吗就检查?”
苏婉听这话直起腰身道:“你这可就错了,二堂哥虽在书院读书的日子不算长,但该学的都学了,不然咋能在你康毅叔的作坊当大管事呢!”
旻逸干巴巴道:“可读书科举又跟当管事不一样,不然天下管事那么多,当官的咋就那么少?”
杏儿戳他脑门,“你傻啊,要是人人都当官,谁种地?谁做买卖?”
旻逸摸着脑门不忿,“那当官的那么多,多我爹一个又咋了,他咋就种地了没当官?”
杏儿无语望天,苏婉却是失笑,道:“二堂哥虽没当官,但检查你的功课却是绰绰有余,再这样以后被揍姑姑可不帮你求情。”
“就是。”杏儿符合,不过她更好奇小侄子这话是哪里学来的,道:“你还埋怨二堂哥不是当官的,咋,你想当官宦子弟?”
“当官宦子弟有什么不好,梁栋哥就是官宦子弟,多自在啊,想干啥就干啥,课业不好,梁爷爷还不训斥他。”对于近来跟自己关系尤其好的梁栋哥哥,苏旻逸表现出莫大地羡慕。
杏儿瞅着满脸渴望的侄子沉默,半响才道:“你咋又叫人哥,不是该叫叔嘛!”
旻逸挥挥手,爬上椅子道:“先叫哥,等你们定亲了就改口,梁栋哥还说给我封个大大的改口红包呢!”
苏婉乐不可支,杏儿却是气红了脸,上前拧侄子耳朵,“长个嘴一天叭叭叭,就知道乱说。”
旻逸抢回耳朵揉着埋怨,“我哪有乱说,出去我嘴可紧了,倒是小姑姑你,越来越暴力了。”话越到最后,音量越低,显示着他的心虚。
杏儿开始整理衣袖,眼看一场姑侄大战就要爆发,苏婉连忙道:“不是来写课业么,还不去拿笔墨?”
旻逸溜下椅子向书房跑。
杏儿握拳虚空捶打,道:“就知道教坏孩子。”
苏婉当没听见,反正说得又不是她。
“阿嚏~阿嚏~”,梁栋揉了揉鼻尖,爬出马车对车夫道:“赶快点,叔叔和婶子想我想得不行了。”
梁府车夫:少爷你这么不值钱,很府上丢面的!
梁栋不知他腹诽,还在畅想,道:“要是今天中午能做个麻辣鱼就好了,二姐做的鱼好吃,杏儿也喜欢吃。”
话音刚落,拍着大腿懊恼,“早该带条鱼的,真是失误。”
“苏家,有鱼塘。”车夫提醒道。
梁栋抠着袍子上的绣纹,迟疑道:“我直接开口说中午想吃鱼,不大好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