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和龙傲天一起建设祖国[快穿] > 第110章 文物鉴定专家和古迹修复大师(9)

第110章 文物鉴定专家和古迹修复大师(9)(2/2)

目录

其实不用她特意去问,瞧一眼观众发给自己的留言内容和数量,她也能看出一二。

【这个工作不适合你,还是别勉强自己了。】

【……槽多无口。】

【姐姐,你是来给湘华当对照组的吗?】

袁奕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质疑。

在文物局的时候,她听到的只有夸奖和欣赏,从来没有人说她做得哪里不好。

对照组?从前都只有别人给她当对照组的份?!

看着缸里的一团糟,袁奕呼吸的声音都粗重了几分。

“慢慢来,咱们有的是时间。”湘华把手搭在她的手背上,用指尖按摩着她磨肿的部位,“不用在意有没有人看,享受这个过程就好。”

袁奕勉强擡了下耷拉着的嘴角,“对不起啊,是我耽误咱们的进度了。”

按照计划,下午的这会功夫应该要去准备染色的材料了,结果到现在,她还在陪着自己炼丝。

湘华:“不会啊,做给自己的东西,有什么进度不进度的。”

湘华扶着袁奕的手,慢慢搅动着缸里的蚕茧。一圈又一圈,慢慢的,缸里纠缠在一起的蚕茧逐渐松散开,附着在蚕茧上的丝也逐层脱落。

这时候再逐渐加快速度,飘逸的蚕丝犹如美人的长发,在水中左右荡漾。

“不用管有没有人看,也不用管时间够不够用,静下心来,享受这个过程就好。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没有人会怪你。”

看着湘华那两弯月牙般的笑眼,袁奕仿佛看到了从古代款款而来的美人。

当年,她们应该就是像湘华这样,用心、用时间去制作精美的绒花。

或许,也正是因为绒花中的每一缕丝都注入了时光,才使得它的美远胜于任何机械制造的流水线产品。

就像湘华说得那样,反正直播间里没什么人看,做得再快也不一定能获得他们的夸奖,倒不如把时间用来讨好自己,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袁奕缓缓吐出一口悠长的气息,尽量让自己的速度慢下来。

一圈,又一圈……静静地看着水缸里飘摇的蚕丝,慢悠悠的节奏,是让她舒心了不少,手臂也没有开始那么累了。

“等会我们上山砍点柴吧?晚上咱们烤红薯。”

“好啊!再炒点瓜子,没事还能当零嘴吃。”

“我们后山有几颗枣树,咱们去摘枣子吃?”

“带根竹竿去,那枣树高得很哩。”

“你们要不换双我们的布鞋?好走山道。”

“多大的脚,我上家把我闺女的新鞋给你们拿来。”

她们将要用的蚕茧都处理好后,才不过下午五点。

时间还早,比起急着进行下一道工序,她们还是选择和大妈们一起去放空。

绒花美,比不上山花美。难得出来一趟,不拥抱一下这好山好水岂不是太可惜?

两个人只顾着摘枣、挖地瓜,完全忘了还有直播这回事。直到晚上回到村里,才注意到直播还在继续,留言区的互动弹幕积攒了99+。

【这是在做绒花?还是在体验乡村生活啊。】

【好有趣啊,我小时候也打过枣树,老好玩了!】

【这不是国宝类节目吗?我走错直播间了?】

【你这话说的,难道制作绒花的工人就没有自己的生活?非得24小时轮轴转呗。】

【就算是文物,那背后也记载着老百姓的生活啊,反正我觉得挺好看的。】

【但是真的好没意思……不如打游戏。】

【没意思别看呗,也没人逼你。我是觉得看着挺放松的,权当自己体验生活了。】

余光看一眼右上角的数据:

在线人数:204,685

累计观看:1,024,675

袁奕:???

下午的观众不是只有几百个吗?!

——

《与国宝同行》火了。

开播不到一个星期,《与国宝同行》的总观看量破了十亿!在线观看的人数每天都在成倍数增加:

第一天,几百个人看两人搅弄满缸的蚕茧

第二天,十几万人围观湘华采摘花瓣,制作天然染料

第三天,观众闭着眼睛,烫绒时发出的“嗞嗞”声,是二百万人的助眠背景

……

第七天,全国将近十分之一的观众都屏住呼吸,和袁奕一起小心翼翼地拼接着绒花头饰。

同样是大爆的综艺节目,《与国宝同行》的直播内容无比简单。

没有嘉宾们相互做游戏、没有节目组安排的闯关项目,也没有各种明线暗线制造矛盾的争吵……就是两个女孩子,靠自己的一双手,用古人传下来的技艺,制作出华国流传千百年的艺术品。

要说笑料?有,毕竟袁奕爬树时不小心扯坏裤子的事,可是被观众记了好几天的。

要说争吵?也有,两人为绒花的配色吵得不可开交,结果两人谁也不肯让,做出了两种不同风格的配饰。

可最关键的看点只有两个字:慢,真。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变得更加紧凑,大家只顾着怎么能更快地获得快乐,却忘了去享受快乐。

那些大爆的娱乐节目节奏都很快,带来的快乐只有两三个小时,《与国宝同行》却是细水长流,每次打开直播间,都能感受到她们俩带来的快乐。

还有真,真实。

她们把制作绒花最真实的步骤展现了出来,就像是记录着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的过程,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真实的体验。

绒花的历史、技艺的传承,这都是毫不掩饰摆放在观众面前的,也是希望观众能够了解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不像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节目,打着国风的旗号,做得却是为了娱乐而娱乐的游戏,艺术品在节目里就只是不起眼的装饰。

“咱们又上热搜了!”

结束直播后,袁国鸿赶紧把手机投放虚拟屏,让袁奕她们两个看。

——《与国宝同行》收视率破20,仅次于春晚

那是营销号几天前发布的一篇文章,当时就上了热搜,结果今天又火了一把。

袁奕翻看着热搜吗?”

袁奕记得很清楚,一个星期前,《寻宝奇兵》刚播出第一期节目,这个营销号就发了【《寻宝奇兵》收视率破10,打破娱乐节目最高收视纪录!】

没想到今天老壶装新酒,换了个标题和配图,又上了一次热搜。

嗯,营销号还挺省钱的。

当时《寻宝奇兵》上线时,所有媒体和营销号都在狂吹彩虹屁,又说节目组的制作用心,又说嘉宾的笑料十足,还说有望成为今年的爆款综艺。

可再看看他们最新一期节目的收视率:9.8

这样的数据,让那些媒体和营销号都集体失了声。

袁国鸿打开备忘录,一边记录着热搜内容一边念念有词道:“第53条热搜,这次是第……16位,省了9w块。”

《与国宝同行》在推广方面没有花一分钱,上热搜全靠网友口口相传,四舍五入下来,省下来的钱能多请几位国风大师出镜呢。

好钢用在刀刃上,后天就是第一期节目的最后一天,按照原计划,袁国鸿邀请了好几位绒花的传承人来助阵,和袁奕湘华一起设计最后的走秀,同时带来一些自己的作品,让模特们可以佩戴装饰。

毕竟袁奕和湘华只算得上是爱好者,这些学习了几十年手艺的非遗传承人,才是观众们更应该了解和崇拜的对象。

“后天?”想起后天是周末,湘华继续道,“后天《寻宝奇兵》第一站也该结束了,咱们岂不是要打PK?”

《寻宝奇兵》是录制+直播类节目,周一到周六更新录制内容和拍摄期间的花絮,周末则是直播,和场外的观众互动同时还安排了特别节目。

上周末,他们的特别节目是直播带货,前半场卖得是某国风品牌的汉服和自制珠钗,销售额不怎么高,下半场9.9包邮的印花纸巾还有和国风品牌联名的化妆品,销售额倒是突破了十位数。

这周末是他们第一站的收官之作,应该会有新的惊喜。

“打呗,咱们不怕。”

袁奕对他们的节目不以为然,“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谁打着宣传国风的噱头捞金,大家都懂。要是还卖货,谁会傻乎乎的掏钱啊。”

他们有流量巨星又怎么样?袁国鸿还请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呢,就算要打PK,热度不会比他们差。

“叮咚~”

正说着,虚拟屏忽然亮起了来电提醒。

是公关部门打开的电话。

袁国鸿:“喂?怎么了?”

电话那头的男人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导儿,模特那边出了点问题,后天可能来不了了。”

既然要非遗传承大师拿出作品,自然是要找最具国风美的模特去相配。所以早几天前,袁国鸿就给圈内有名的模特们发了邀请函。

想着当时发出的一百封邀请函里,有二十多封回信,袁国鸿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有几个人不能来?”

男人的表情更汗流满面,“都,都来不了……”

袁国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