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风轻云舒5(2/2)
经过一番较量,李逸心中已有了答案。显然,乔峰的掌力更加迅猛,威力更胜一筹。或许,这也是因人而异吧。乔峰本就天赋异禀,他将丐帮的降龙二十八掌去繁就简,精简为十八掌,虽然招数减少了,但威力却更胜往昔。
到了洪七公这一辈,降龙十八掌已经残缺不全。不过,洪七公同样天赋过人,他对这门武功进行了改进,并自己琢磨出了后面的三掌,总算是将降龙十八掌补全了。
洪七公在补全降龙十八掌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不仅要在江湖中寻找失传的招式,还要面对各种敌人的挑战和干扰。然而,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武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壮举。
补全后的降龙十八掌,在洪七公的手中更是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他凭借着这门武功,纵横江湖,行侠仗义,成为了武林中的一段传奇。而他的事迹,也激励着后来的武林人士,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武学境界。
降龙十八掌作为丐帮的镇帮之宝,不仅仅是一门武功,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从乔峰到洪七公,每一代的传承者都在为这门武功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它代表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象征着武林中的正义和力量。
在未来的岁月里,降龙十八掌将继续在江湖中流传下去,成为武林中永恒的经典。而乔峰和洪七公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武林的历史长河中,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然而,与李逸相比,这差距可就大了去了。李逸这一次完全摒弃了之前的灵巧,使出了天山六阳掌。这一掌威力惊人,强大的掌力如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至,就连洪七公这样的绝世高手也不得不暂避其锋芒。
只见李逸掌力一出,洪七公便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他连忙侧身一闪,才勉强避开了这一掌。但李逸的攻击并未停止,他紧接着遥遥一指,这一指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威力。
洪七公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一种多年未曾出现的危机意识瞬间涌上心头。他来不及多想,一个就地打滚,狼狈地躲开了李逸的这一指。
李逸见状,微微一笑,并未继续出手,而是淡淡地说道:“你的降龙十八掌也算不错了,不过与萧峰的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啊,少了那么一股刚猛之气!”
洪七公听到“萧峰”二字,不禁心中一震。他自然知道萧峰是谁,那可是百年前的传奇人物啊!可听李逸的口气,仿佛他真的和百年前的萧峰交过手一般。
洪七公翻了个白眼,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武功确实不如李逸。尤其是最后那一招,如果不是李逸手下留情,他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当然了,洪七公心中暗自诧异,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而且,更让他惊讶的是,这年轻人的武功竟然如此高深莫测!不仅如此,这年轻人看上去还非常年轻,年轻得让他们这些老家伙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人生了。
洪七公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口问道:“咳咳,小兄弟,你刚才那最后一招,可是大理段氏传闻中的六脉神剑?”毕竟洪七公身为五绝之一,甚至还是丐帮帮主,他所知道的江湖秘闻自然是不少的。
然而,这种无形无相的剑气,即便是大理的南帝段智兴似乎也并不擅长,那么这个年轻人又是如何学会的呢?
面对洪七公的疑问,李逸只是微微一笑,耸了耸肩,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还算有点见识,你既然听说过我逍遥派,那就应该知道,我逍遥派对天下武学可是都有涉猎和收录的!”
李逸说这话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逍遥派素来以博学众家、兼收并蓄着称,门下弟子个个武艺精湛,涉猎广泛。虽然大理的六脉神剑作为段氏皇族的绝学,外人难以窥探其精髓,但李逸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应对之法。
他曾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邂逅了一位曾与大理段氏有过深厚渊源的隐士。那位隐士在欣赏李逸的武学天赋后,破例向其传授了六脉神剑的一些运功心法及剑招要诀。尽管并未完全掌握这门神功,但李逸凭借着逍遥派独有的内力修炼法门,竟也能使出几分神似。
这让李逸在面对各种强敌时,多了一份出奇制胜的底牌。当然了,他心中也清楚,六脉神剑作为段氏绝学,其真正威力远非他目前所展现的这般。因此,他始终怀着一颗谦逊之心,不断探索着武学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