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1/2)
第 85 章
纪岱要把原身的母亲接过来, 这件事从很早之前就做了准备。
原本已经没问题了,中间出了个差错。
便是三王爷同样请求接回母妃,三王爷跟皇上年纪相差不大, 曾经是有力的太子之位人选。
所以两者一直不对付。
既如此,三王爷即使低声下气请求,还是被皇上直接驳回。
顺便连五王爷,六王爷,十一王爷的请求也置之不理。
这件事其实对皇上的名声很有影响。
在承凌国的儒家文化里, 不孝的人,自然会被人唾骂。
当年陶家对此就很不理解。
还劝过皇上。
只是越劝, 皇上越觉得这些兄弟们可恶。
更是说,难道太妃住到京城会有什么问题, 难道是信不过他云云。
把王爷们的话都给堵回去。
现在算起来,这是过去一两年了,纪岱一定要赶在其他王爷回过神之前, 赶紧接走母妃。
从西域五十国换来的宝石,再加上他从玩家那换来的上好玉石,全都送给皇上。
这些身外之物要是能把人换回来,自然好的很。
玩家们身上的宝石, 自然是跟之前的乐器一样, 都是衣服上自带的。
经过官方的修改,这些东西一般是不能带过来的。
还是纪岱跟官方周正打了招呼,才让人带了限量版衣服上的玉石。
唯独不好的是, 虽然是限量款,但也有三百件。
纪岱为了不让其他玉石流出, 只好收了三百个精美无比的宝石。
献给皇上的,则一个就够了。
剩下二百九十九, 全部都压箱底。
这个意外自然不会影响其他事情的准备。
纪岱看着准备好的珍宝,心里十分不爽,对皇上肯定会有不满。
如果说王爷们的母妃在京城生活的好也就罢了。
如今生活的不好,没有儿子的补贴的太妃生活都会出现问题,这已经不是不管不顾,而是故意苛待。
一个皇帝能当的这么小心眼,实在没意思。
又要把人当人质,还不好好对待,不是逼着
承凌国的动荡,他的大皇兄绝对功不可没。
这么想着,纪岱就对即将出发的伍荣道:“这次,就拜托你了。”
伍荣赶紧点头。
他作为屺王的贴身太监,此次出去,也是代表了屺王,更代表了对此事的重视。
他一定会帮忙把太妃接回来的。
等去京城的队伍出发,时间已经来到四月。
今年做的事情确实很多,西北十地也发生不少变化。
各地施工队如火如荼。
官道上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说都不为过。
农业是正式随着纪岱权力集中,全部推广下去。
各地官学同样学着秦州,教一些实用的技能。
纪岱并未让他们往科举方向学。
若是太平年头,往上考试肯定没问题。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学那些应试的内容,不如去学算数,农业,手艺,这种可以安身立命的本事。
如今的科举,连陶家,河州的李州长这样的人才都会扔出来。
哪里会有他们的位置。
最先对纪岱做出反应的,也正是从京城贬过来的原李侍郎,现河州李州长。
他一听到官学学习的内容改了,心里大约有数,不由得钦佩屺王的敏锐,远在西北,都能发现汴京局势变化。
而且他努力把母亲接过来,实在是孝顺。
对比现在的皇上,不管能力还是品格,都要好上许多。
李州长原本只是心里这样想想。
等秦州第二官学的校长陶文过来的时候,两人无意谈到此事,想法竟然完全一致。
这陶文也是个有意思的,跟他父亲,祖父的性格不同,颇能放下身段,没那么多读书人的清高。
基本上是屺王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上次去凉州,也带上了他,可见屺王对他已经很有信任。
两人交谈时候,陶文说话带了些云里雾里,低声道:“咱们的屺王什么都不好,可惜年纪小了些。”
李州长刚要说:“年纪小怎么了,看西北十地井井有条,便知他的能力。”
陶文看了看他,二十多岁的人竟然笑的老奸巨猾。
等会。
这说的是?
屺王什么都好,就是年纪小。
那要看跟谁比。
如今的皇上能坐上这个位置,凭借的不就是年纪最长吗。
李州长沉默片刻,再次开口道:“屺王也是这个想法?”
这话说的便很直白了。
若屺王也这么想,那他是不是有不甘,还是对那个位置有想法。
陶文摇头:“屺王暂时没那么想。”
“不过,他怎么想的,我们都不知道。只是他的性格,爱民如子,若天下黎民受苦,他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李州长再次沉默。
不得不说,陶文说的很对。
特别是来了河州之后,知道屺王之前做了什么事,心里对他很是佩服。
河州原本的走私利益全在当地长官手中。
他降服之后,原本可以握在手里。
但他的选择更大胆,也更冒险,而是分给当地百姓。
屺王只是在旁边保护,如此作为,虽不明说,却也是让利于民。
别的不讲,这样的机会放在当今皇上面前,他会怎么敲骨吸髓,自不用说。
作为前户部侍郎,他可太明白了。
见李州长迟迟不说话,陶文随意道:“我只是说说,对了您也知道华城人吧。这些人不知道从哪来的,个个学识渊博。他们跟我的想法一样。”
华城人。
李州长哪能不知。
现在西北十地,哪里没有华城人。
做买卖的,做工的,修路的,哪里都有他们。
填补了很多空缺,可怕的是他们个个都识字。
更可怕的是,他们都听屺王的话,也有豪绅官员试图招揽过他们,不仅被拒绝还被嘲笑。
不少人还惩恶扬善,颇有侠义之风。
这些人别看散落在各地,可屺王若真的能一呼百应,只怕是一股谁都解决不了的战斗力。
不往这方面想还好,稍微思考,李州长深吸口气。
屺王,竟然并非全无机会。
可他会这么做吗?
更了解他的陶文却摇头:“他不会,因为他说过,但凡打仗,肯定要死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打仗打仗,听着很提气,但真打了。
那死的又是谁的父亲,谁的儿子。
不只上战场的人,在后方缝缝补补的女子们,肯定会感受什么是人间炼狱。
在纪岱这,若是游戏,他早就想反了。
可这是现实世界。
打仗是会流血,是会死人的。
他连玩家们穿越过来,都会担心他们的安危,又怎么会带着百姓们打仗。
刀砍在谁身上,谁就会疼。
西北十地的日子好不容易好一些,折腾那些干嘛。
纪岱看着论坛上的帖子,稍稍松口气。
还好外面的局势玩家们并不了解。
不然他们肯定要造反的。
到时候,就不是自己能压得住的。
纪岱松口气的同时,汴京曹安介绍过来的官员竟然越来越多。
最多的一次,竟然一行五人。
全都是得罪权贵被驱逐的。
他们五人满是憔悴,失魂落魄,其中一人更是病重,若不是同伴们拖着他过来,只怕早就死在路上。
纪岱依旧让陶家人帮忙照顾,请医吃药,治了小半个月,这才把人救回来。
与此同时,快马加鞭去往汴京的伍荣一行,已经到了。
伍荣并未直接进京,而是去了京郊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有田有地,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最年长的老妇人声如洪钟,伍荣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老徐的娘亲!
这次回汴京,伍荣还带了老徐的问候,虽然经常寄钱寄信,但伍荣都来了,肯定是要问问的。
徐洪海的老娘听说伍荣的来意,笑的合不拢嘴,一直在问老徐的事,还问老徐有没有找到老婆。
伍荣不好意思:“好像还真没,他天天教人习武,忙的很。”
每天出入都有很多华城人跟着,个个都要学武,他教学都来不及哪会想这些事。
不过伍荣这次也要问一句:“徐大人让我问一句,您真的不去西北?”
以前的徐洪海老娘肯定直接拒绝,她儿子也在这,孙子孙女也在,怎么会走。
这会却迟疑了。
最后还是道:“算了,在这我们都住惯了,什么都有,还有他时常送来的银子,没事。”
伍荣明显发现不对,但没有当面问,跟着屺王这么多年,他也学到不少。
私下找徐洪海的大哥大嫂问了问。
这才知道,京郊最近几年连年涨赋税。
“说句实话,若没有弟弟送来的银子,我们家的水田也会像隔壁一样,都被收走了。”
竟然还有这种事?
伍荣下意识道:“怎会如此,这几年也算风调雨顺吧。”
“可官府那边说朝中缺银子,要我们都交一些。”
京郊都如此,其他地方?
伍荣摇摇头,又多给了银子,并道:“若你们有麻烦,可去寻京城内一户曹家官员,就说徐洪海的大哥跟母亲,肯定会帮忙。”
说着,伍荣再塞了些银票。
徐洪海大哥今年四十出头,也是很憨厚汉子,听说这是他弟弟的俸禄,这才放心,惭愧道:“一直靠弟弟接济,实在不好意思。”
“那有什么,老徐他不缺钱的。”
有屺王在,有甲泉在,整个西北十地也日渐富裕,养活老徐家人,还是很轻松的。
看过老徐家人后,伍荣才带着
他身边的手下,自然也有华城人。
其中两个人面面相觑。
刚从西北十地出来,实在没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苛捐杂税。
明明老徐家里有水田,有房屋,日子也过的这么差。
这根本不合理啊。
若一直都是这样,谁的日子能好过。
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场景,都让他们明白真正的承凌国是什么样。
怪不得那么被驱赶的官员都往西北十地跑。
外面的世界,如此残酷。
等到了京城,准备送东西给皇上,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其中一人忍不住去论坛上发帖。
纪岱看了都沉默。
他一直想瞒着的事,好像瞒不住了。
【受不了,怎么会有这么黑的官场,那些说西北十地太穷很苦需要大力建设的玩家们,来京城!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地狱!】
估计是名字过于惊悚,点进去的人非常多。
再知道是伍荣身边的人,看的人就更多了。
还有不少重建主播在线朗读。
如今的直播已经不止陈景林一人,很多玩家都开启直播,热度有高有低。
【来的路上就让我吐槽了,不管去哪都要入城费,这就算了,还会搜查你的包裹。当然我们有屺王的手牌,基本上没被刁难,可来往的百姓,肯定人直接搜身。】
【去各地都在看他们交税,感觉不止夏税秋税,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都没听说过的税种,真的很可怕。】
【本来以为到了汴京就没事,谁知道我们刚到京郊,见到老徐的母亲跟大哥,才知道京郊日子也苦。要不是有老徐接济,他们家田地都没了。邻居已经卖了一大半田产,还等着交税。】
【如果说税收的黑,很多地方都这样,我们去京城办事才惨。拿着屺王文书,本来以为畅通无阻,谁知道很多地方都给脸色。全都是皇上的亲信,还有各种宠臣,宠妃家眷。一层层打点,那银子比流水还要快。伍荣都说,屺王让他多带点钱原来是有原因的。】
后面还详细说了他们怎么打通的关节,怎么把东西送上去。
就算这样,还是花不少银两。
那边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是接走十一王爷的母妃,更是刁难。
原本冷宫好进的很,最近也严令不准进入。
最后还是曹安他们帮了忙,让皇上看到屺王给的物件有多好。
那精美的宝石跟玉器让一个宠妃非常高兴,算是开了口。
即便如此,皇上最后还加了个条件:“如今国库艰难,西北十地也该出出力,这些年的税收虽然给了,但总觉得不如,你看看人家江南老七那边每年送来多少东西。”
七王爷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兄弟,肯定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