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昭日琉璃”(2/2)
杨万理正对着面前几乎已经看不清字迹的试卷,苦苦思索。夜色渐浓,他心中有些焦急。
往年的春闱,这个时辰,早就该有小吏提着灯笼,挨家挨户地分发蜡烛了。可今天,外面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难道,连烛火都要自已准备吗?
他检查了一下自已的行囊,只有笔墨纸砚,哪有什么取火之物。
周围的号舍里,也传来一阵阵压抑的骚动和不安的咳嗽声。黑暗,会滋生焦躁。
就在杨万理几乎要忍不住起身询问之时。
头顶。
那个他一直没搞懂用途的水滴状琉璃疙瘩,毫无征兆地,亮了。
不是火光那种温暖的橘黄色。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纯粹的,耀眼的,带着一丝冰冷的白色光芒。
那光芒瞬间充满了整个狭小的号舍,将每一寸角落都照得清清楚楚,甚至比正午的阳光还要明亮。
杨万理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仰着头,呆呆地看着那个发光的物体,脑中一片空白。
这是什么?
仙法吗?
神迹吗?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想要去触摸那光芒,却又在半空中停住。那光芒虽然明亮,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温度。
紧接着,他左右两边的号舍,前前后后的号舍……
一盏,十盏,百盏,千盏!
数千个“昭日琉璃”,在同一时刻,尽数绽放光明!
整个贡院,在这沉沉的黑夜之中,被硬生生地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变成了一片灯火通明的人造白昼!
无数的学子,从自已的号舍里冲了出来,他们仰望着这片被彻底照亮的天空,仰望着那一排排亮得刺眼的光源,脸上写满了凡人见到神迹时的敬畏与痴狂。
“天呐!”
“神迹!这是神迹啊!”
“是范大人!一定是范大人的手段!”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了整个贡院。
“范大人千古!”
“范大人千古!”
杨万理站在自已的号舍前,看着眼前这亦真亦幻的景象,听着耳边狂热的呼喊,他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
他忽然想起了范贤在开考前说过的话。
“我只要三样东西。”
“公平,公平,还是他娘的公平!”
杨万理懂了。
彻底懂了。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在这片不分昼夜的光明之下,没有人可以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昂贵的蜡烛而影响答题。在这片光明之下,所有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就在这群情激昂的时刻,数队手持长枪的巡逻士兵快步跑来,为首的一名贡院官员脸色铁青。
“肃静!肃静!”
他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却瞬间被淹没在数千人的狂热呼喊中。
“贡院重地,岂容喧哗!再有喧哗者,以扰乱科场论处!”
官员的喊声,在“范大人千古”的声浪里,脆弱得像一片落叶。
学子们根本不理会他。他们此刻眼中只有这片光明,心中只有带来这片光明的范大人。
那官员又气又急,额上青筋暴起。他转身对士兵低吼:“鸣金!让他们安静下来!”
“铛!铛!铛!”
刺耳的金属撞击声响起,士兵们用枪柄用力地敲击着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动。
这充满威慑力的声音,总算让狂热的场面有了一丝停顿。
那官员抓住机会,运足了气力,再次吼道:
“贡院有法度!《贡院则例》第三条,科考期间,考生不得擅离号舍,不得高声喧哗!违者,试卷作废,驱逐出场!”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一半是气的,一半是被这阵仗吓的。
“念在尔等初见神……初见此奇景,心神激荡,情有可原!此次喧哗,既往不咎!”
他顿了顿,扫视着逐渐安静下来的人群,加重了语气。
“但,绝无下次!若再有喧哗滋事者,严惩不贷!都给我回到自已的号舍去!”
学子们这才如梦初醒,看着那些面容严肃的士兵和官员,心中的狂热渐渐被科考的纪律压了下去。他们互相看了看,默默地、却又带着一丝不甘心地退回了各自的号舍。
巷道里,恢复了诡异的安静。
只有那数千盏“昭日琉璃”,依旧沉默地照耀着一切。
杨万理缓缓地转过身,重新走回自已的号舍,坐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角落里那个冰冷的“天眼”,又看了一眼头顶那个如同太阳般耀眼的“昭日琉璃”。
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
他拿起笔,饱蘸浓墨。
这一次,他的笔尖,再无丝毫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