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该投入的时候绝不能手软(1/2)
五月初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城西。
徐大志站在红光电子厂大门前,深吸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历时数月的博弈,今天终于完全把这两家电子厂彻底收入囊中,握在手里了。
“徐董,李厂长他们已经到了。”秘书杨云南小声提醒。
徐大志点点头,整了整西装领带,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厂区。院子里,李建国和宋阳江站在那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李厂长,好久不见啊。”徐大志主动伸出手,语气轻松自在。
这声“好久不见”说得意味深长。确实很久没见了,自从前几次并购谈判不欢而散后,双方就再没碰过面。如今再见,徐大志已是胜券在握的收购方,而李建国却成了即将失去厂子的败军之将。
李建国从牙缝里挤出一个“你”字,手始终没有伸出来。旁边的宋阳江更是气得浑身发抖,要不是看见区里的领导也在场,怕是早就跳起来了。
徐大志心里明镜似的。这段时间为了整顿这两个厂子,他可没少费心思。李建国和宋阳江明里暗里使绊子,拖慢了不知多少进度。不过现在嘛,一切都过去了。他徐大志有这个肚量,既然赢了,那些过往的恩怨也就随风散了。
“李厂长,咱们都是老相识了。”徐大志收回手,也不觉得尴尬,“我还记得第一次来红光电子厂时的情景,要不今天劳烦您再带我转转,给介绍介绍?”
这话说得客气,可在李建国听来,简直就是在往他心口上插刀子。他冷哼一声,转身就要走。宋阳江也扯着嗓子喊:“徐大志,你别欺人太甚!”
“李厂长,宋副厂长!”一直沉默的王区长终于开口了,语气严肃,“注意场合。小麦电子集团并购永明和红光电子厂是上面的决定,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要是因为这个闹情绪,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李建国刚转过去的身子僵住了,宋阳江张着的嘴也闭上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和愤懑。
“咳咳,”李建国终于转过身,声音沙哑,“我给你介绍就是了。”
宋阳江还想说什么,被李建国一个眼神制止了。事到如今,再闹也是自取其辱。上面铁了心要把厂子完全交给徐大志,他们再怎么折腾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徐大志能给他们留点颜面,别把后路全给堵死了。
徐大志轻轻摇头:“李厂长言重了,商场如战场,本来就是优胜劣汰。您放心,红光电子厂在我手里,一定会焕发第二春,绝不辜负您这些年的心血。”
李建国盯着徐大志看了好久,突然问:“以后……还有红光电子厂吗?”
徐大志愣了一下,随即坦然道:“从今天起就要改名了。红光电子厂这个名字,就让它留在历史里吧。”
李建国不再说话,转头望向窗外。徐大志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八米宽的铸铁大门巍然屹立,两侧是斑驳的红砖墙。拱门上方,“红光电子厂”五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见证着这家老厂曾经的辉煌。
徐大志心里清楚,从今天起,这场并购战总算彻底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要看他亲自任命的厂长谢伯洪怎么在自己指令下大展拳脚了。
“走吧,先从车间看起。”李建国声音低沉,率先朝前走去。
一行人穿过厂区,来到一号车间。巨大的厂房里,生产线已经停了大半,只有零星的机器还在运转。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看见领导们进来,纷纷投来好奇又忐忑的目光。
“这是咱们最早的一条生产线,”李建国指着最里面的一条传送带,语气里带着不舍,“八三年从德国引进的,当时可是全省最先进的。”
徐大志点点头,伸手摸了摸机器表面。指尖触到一层薄薄的灰尘,他不动声色地擦了擦手。
“工人们都安置好了吗?”他转头问谢伯洪。
谢伯洪连忙上前,“大部分都愿意留下,只有少数老职工选择了提前退休。”
宋阳江在一旁冷笑:“徐总真是好手段,这么快就把人心都收买了。”
徐大志也不生气,反而笑道:“宋副厂长说笑了,我只是给工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这年头,谁不想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呢?”
宋阳江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时,一个年轻工人匆匆跑过来,在徐大志耳边低语了几句。徐大志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来。
“李厂长,听说仓库里还有一批积压的原材料?”他看似随意地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