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这变化大得让人难以置信(1/2)
徐大志大步流星地走着。他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整个人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徐……徐董。”蔡亮下意识地改了称呼。
“哎,蔡老师还是叫我大志就行。”徐大志亲切地揽着蔡亮的肩膀,“实在对不住,这两天为了开发区签约的事,忙得脚不沾地。明天就要和城东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约了,各种准备工作堆成山。”
蔡亮连忙摆手:“没事没事,很正常,理解的。你这摊子越做越大,忙是应该的。”
徐大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蔡老师,现在总该相信,我之前不是在吹牛了吧?”
蔡亮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他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学生,心里五味杂陈。这才几年光景?当初那个经常逃课去打工的穷学生,如今竟成了好几家企业的老板。这变化大得让人难以置信,简直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相信,我现在完全相信了。”蔡亮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干。
徐大志朗声笑起来,轻轻拍了拍蔡亮的后背:“走,等会咱们去小麦空调厂的食堂吃饭,边吃边聊。别看是食堂,厨师可是我特意从老字号挖来的。”
两人穿过园区整洁的道路,五月的微风拂面,带来不远处工地上新翻泥土的气息。开发区处处都在建设,塔吊林立,打桩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小麦空调厂的食堂确实不一般,宽敞明亮,装修得比外面的餐厅还要精致。徐大志领着蔡亮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很快就有服务员端上来四菜一汤。
“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正事。”徐大志给蔡亮盛了碗汤,“蔡老师尝尝这个菌菇汤,都是用新鲜菌子做的。”
蔡亮小口喝着汤,心思却全然不在美食上。他悄悄打量着徐大志,试图从这张熟悉的脸上找出昔日那个贫困生的影子。可徐大志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自信和气场,让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按理说,他和徐大志本来就不算很熟。虽然名义上是师生关系,可徐大志在校时经常不在课堂,而是奔波在各种兼职的路上。蔡亮对他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那个总在打工的学生”上。
真正的交集,是从前几天徐大志突然联系他开始的。
“蔡老师,其实我能有今天,还得感谢您当年的一席话。”徐大志仿佛看穿了蔡亮的心思,突然说道。
蔡亮一愣:“我?我说过什么?”
“您忘了?大一那年,我因为打工耽误了课程,您找我谈话。您说,人穷志不能短,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的甜。”徐大志眼神里透着真诚,“那句话我一直记着。”
蔡亮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说实话,他早已不记得这段往事了。作为老师,这种鼓励学生的话他说过太多。
饭后,徐大志带着蔡亮回到了董事长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占据了整层楼最好的位置,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开发区的景色。办公桌后是一整面墙的书架,摆满了经济管理类的书籍和各类文件。
“蔡老师请坐。”徐大志熟练地泡起功夫茶,“我们世界通集团,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最早就是一家小小的营销策划公司,接点广告设计、活动策划的活儿。”
徐大志将一杯澄亮的茶汤推到蔡亮面前:“后来机缘巧合,我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乐天电子厂,这才算是真正踏入了实业。乐天电子厂后来改名为小麦电子科技,目前专门生产电话机、收录机和小灵通手机。”
蔡亮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注意到徐大志在讲述这些经历时,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
“之后我们又合资收购了兴州电子厂,”徐大志继续说道,“现在主要生产小麦牌电视机和三鑫彩电,主打二十多英寸的型号。目前在咱们南都省的市场占有率还不错,周边省份的销售渠道也打通了,随时可以铺货。”
“那很不错啊!”蔡亮由衷赞叹。
徐大志却轻轻摇头:“不过在外省能取得什么效果,现在还不好说。市场竞争激烈,咱们毕竟是后来者。但这个不急,我们后续有专门的宣传营销方案。”
他站起身,领着蔡亮走到窗边,指向厂区东北角一栋崭新的厂房:“看见那栋蓝顶的厂房了吗?刚才去过的那个厂区,那是我们新建成的小麦空调生产车间。前阵子投资五百万,从国外引进了几条最先进的生产线。”
蔡亮顺着徐大志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栋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来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