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2/2)
卓彻欢快地蹦到王婉儿面前炫耀成果。
紧接着卓衡也跟着小跑过来,拉着王婉儿衣袖:“阿娘出来看雪娃娃,快……”
“娘要养伤,不能出去吹风。”卓彻低头跟弟弟解释,像极了一个小大人。
卓衡垂下头愣住,这时看见云屏端着药碗过来,“那我来照顾阿娘,是不是很快就能好了?”
说着仰起头伸手想要去拿药碗,云屏小心翼翼端着药。王婉儿把卓微放炕上,忙把卓衡拉过来笑道:“烫着你,哪里需要你要照顾我啊?”
王婉儿接着碗喝药,这时候卓昱从外边回来了,他给俩儿子带了糖葫芦,还有陈皮饼是给王婉儿的。
“阿彻阿衡!”
听见卓昱的叫唤,卓彻和卓衡跑出来,开心地接着糖葫芦。
卓昱看卓衡咬了一口后,给他把头上锋利的竹签子折断,又让翠黎注意盯着点儿。
“爹爹买了爆竹,去找禄喜放给你们看。”
一听有爆竹,两个孩子更高兴了,翠黎领着他们去找禄喜。
目送儿子出去,卓昱把那包糖饼藏在身后进屋去。
王婉儿喝完药,含着一颗饴糖,她听见方才儿子们拿到了糖葫芦,看到卓昱进来,顿然愣住。
“你给儿子带糖葫芦也不给我带个?我还喝药呢!”
她小嘴一抿,有些不悦,看到卓昱背着的手时,脸色突变眉眼舒展开来,笑问道:“你后面藏的什么?”
卓昱都走到面前了,仍然藏着假装不懂,“藏什么?没有啊……”
王婉儿拉着他左找右找,总算把他身后的纸包拿到手了,拆开放炕桌上满足地吃起来。
等云屏收拾了药碗退下,卓昱坐上炕抱起女儿:“微微,看娘亲是不是嘴馋?你也馋吗?想吃吗?你还小不能吃……”
卓微看着爹爹笑,像是听懂了他说的话。
瞧着卓昱家里家外两副样子,王婉儿嘴角勾起微笑,吃着吃着嘴巴停下来。
“这城里有没有孩子进学的书塾?等过了年阿彻还是要上学的啊。”
孩子进学的事,卓昱自然是放在心上的。他早上见过了卢知县,也打听了此事。
“城东确实有个学堂,不过那听闻那只是让学生们认认几个字罢了。我也去瞧过,二三十个孩子,上有十一二岁,下到五六岁,大的小的都在一个堂上。夫子是个老秀才,七十多的高寿。”
王婉儿乍惊:“七十多……秀才?新原好歹是个县,怎么县学请个老秀才教孩子呢?”
“这地方不大,来往走马商贾居多,上学孩子自然也少了。之前是有个学识渊博的夫子,卢知县的儿女们也在那里念书。后来那位夫子去了阴州府四同书院教学,才请了如今这位老先生。”
王婉儿叹了声气:“阴州离这上百里远,去一趟就要一两个时辰,那阿彻岂不是寅时就得起床?这没睡好,怎么学得进去呢?”
卓昱笑问道:“你教?”
王婉儿一口饼差点噎住,如今阿彻还小能对付,再大些她哪教得了?
“娘子看啊,阿衡也快四岁了,还有咱们微微以后也是要念书识字的啊,就在家里教多好。”
瞧卓昱一脸坏笑的样子,王婉儿明白又是拿她说笑,扭头不理他。
看她生气了,卓昱立马收住,“好好了不逗你了,卢知县家的幼女就是请的先生在家中授课,是为博学多闻的游士,只是没教多久,姑娘议亲,那先生也离开了。卢知县也答应帮我打听那位先生的下落,咱们就请先生到家中给孩子们上课,省得他们还要来回跑一两个时辰,念个书怪累的。”
“游士?这人能行吗?要是又没教多久请辞怎么办?”
王婉儿这一问,卓昱愣住,光听着卢知县夸这位先生怎么怎么好了,忘了考虑这点。
两人商量孩子进学的事就商量半晌,王婉儿总觉得这个游士不靠谱,让卓昱再去想想别的法子。她是养伤出不了门,刚来这地方来,好不知这左邻右舍是什么样的人家,大街上又是怎样的光景。
-
正月初四,卓昱在卢知县的引领下去巡检司。
新原巡检司设在城北临近城门处,到了门口,一个站岗的人都没有,卢知县脸色有些难看,忙搪塞道:“这过节巡检司留了人值守的,应该在里边,卓副尉请。”
论官位品级,卓昱在卢知县之下。
在接到京城的调任文书后,卢知县去阴州便与人打听到,新任巡检官是个副尉,原本是讨伐西威的功臣,当今摄政王的女婿,官至四品,后来犯了事才发配到这来。
因此卢知县对卓昱一直恭敬有礼,谁知那日卓昱翻身又能回京,他不好得罪。
走进大门,堂前的院子也空无一人,地上扫帚棍杖横七竖八倒着,角落里还有几个酒罐。
再往里走些,隐约听到堂内的嘈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