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64(2/2)
高佑涛是年纪其实还没到七岁入学的标准,不过这年头对于年龄的要求卡得并不是很严格,再加上从今年开始,小学五年制教育改革成了六年制义务教育,所以他提前一点入学也并不是大问题。
而高佑黎小朋友还没有满三岁,就算再提前也不可能这个年纪入读小学,但幸好高佑涛要就读的白溪镇镇小学旁边就有个教室用作附带的学前班,陆柚和高晋年运作一番,也把小家伙给送了进去。
毕竟现在高晋年和陆柚现在白天都基本上不在家里,之前还能让高雪萍帮忙看着孩子,可是现在高雪萍的衣服订单也很多,她每天坐在缝纫机面前干活也忙得很,就连原本煮猪食的活路都请了桂芬婶来帮忙——当然这不是白帮忙的,陆柚他们会给桂芬婶一些布料、肥皂或者做好的吃食送回去。
毕竟大家都还在村里,如果直接就给钱什么的,反而容易引起一些村子里一些不太对付的人故意做文章。
而且说个实话,在村子里,钱还真的没有布料、吃食、肥皂火柴煤油这些东西实在让人喜欢。
不过桂芬婶毕竟也有自己生产队的活儿要做——她可是一直坚持拿满工分的,断不可能因小失大——所以忙完生产队的农活后能再来帮高家煮一锅猪食也没多的空闲了,自然不能一直照顾着小领主。
能勉强大孩儿带小孩儿的高佑涛又要去读小学了,总不能把小梨子孤零零一个丢家里自己和自己玩吧?
村子里其他人可能就是这样做的,毕竟他们觉得给小孩子上学就是花钱,更何况三岁左右的小娃儿,啥都不懂,送去读书那只是钱多了去浪费的。
不过陆柚不这么认为,敬爱的总理生前曾经都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更何况他们家如今可算不得穷。
而高晋年的想法更直接——他自己就是受过教育的受益人,他如今能赚得比村子里的其他人多,甚至比城里那些捧着铁饭碗的工人都多,靠的可不仅仅是他脑子灵活,更是因为他学习得多。
高晋年很少提及自己的童年,尤其是在随着母亲来到落霞村之前的那段时间,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作为地主有条件读书,所以高晋年很早就开蒙,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所以后来在来到落霞村之后也没有放弃学习。
哪怕是时局最动荡的那些年,高晋年也没有放弃过自学。
他的中医、他的厨艺、他对于时局的变化感知、他的文化知识……都是在这个阶段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在有机会让家里孩子读书的机会,高晋年都不会忽视。
比如当初家里老一辈都走了,高家情况也不太好,高雪萍因为自己读不下去书初中毕业就回家,高晋年就没有像是村里其他人家那样觉得他和高雪萍是没血缘的兄妹,实在是没责任义务管高雪萍,只需给她找个人嫁出去别人都还会说他厚道这样的混账话,而是花钱又花人情,给高雪萍辗转找了个裁缝师傅拜师学艺。
而现在,高雪萍[反客为主],带着她的师傅和其他家里有缝纫机的裁缝组成了一个缝纫小组,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种时候,高雪萍反而自发地捡起了书本。
虽然看的并不是那些语文算术而是各种杂志报刊,可如果她没有之前读书打的底子会认字,那现在也只能像是大多是有样学样的普通裁缝,而不是能够根据那些信息推陈出新,做出一款又一款大受欢迎的新衣服。
比如高雪婷,村里人觉得女娃儿再聪明也是要嫁出去到别人家的,读再多数也是便宜别人浪费自家的钱财还少个劳动力,女娃儿家家的就在屋里在家里干干农活帮帮忙,等养到十六七岁差不多就可以相看人家然后嫁出去就可以了。
但高晋年就完全没听见,供着高雪婷读完了小学,等她成绩优异考到县上最好的中学,也没叹气什么学杂费贵住宿费贵资料费贵之类的,不仅给她及时交到学校,每周给高雪婷的生活费不仅能周末来回坐车还能自己留点零花钱。
因为他知道,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其实当初高考恢复的时候,高晋年也想过要不要去拼一把,可是正逢那个时候高家风雨飘摇,他又想到自己虽然学得多可也学的杂,比不得那些专门读书的人精深,这个念头便只在他脑海中闪现了一瞬便抛之脑后了。
至于陆柚,那个时候没有恢复前世记忆,虽然有高晋年支持去参考了,可今生这十八年实在是没怎么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便也没实现大学梦。
可是这并不代表落霞村没有考上大学的。
拿最直接的例子来说——之前在落霞村插队下乡的知青们中,除了陆柚外还有个特别瘦弱的小眼镜,沉默寡言家里条件也很差,基本上都是靠着其他知青和村民的接济才在下乡那些年活下去的。
(陆柚:阿嚏!我仿佛觉得是在说我?)
比起陆柚虽然瘦弱但年纪比较小五官也是清秀,那小眼镜是第一批下乡的都快三十了可瘦瘦矮矮的还长相平平——这长相条件也不够村子里的人看得上(陆柚:总感觉又有人在内涵我?),那个时候村民们都觉得这小眼镜自己生活都困难更别说成家立业,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可当恢复高考后,小眼镜却一鸣惊人,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多高的分数,可大学毕业后肯定能有城里工作,到时候成家立业还用得着担心吗?
还有那些被下放改造的知识分子,在平反后直接恢复原职以及获得补偿,不正是因为他们读书好,有学识吗?
只不过许多村民们羡慕归羡慕,却总觉得眼前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比未来十几年后才可能获得的收益比起来更加触手可及,所以才会依然带着固有思维生活。
就算现在高雪婷学习成绩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村里人也只是变了一种说法——看高雪婷这个好成绩,看来以后是可以嫁到城里去了,毕竟城里人要娶农村人进门,肯定得农村姑娘有一样得特别出挑才行。
好像在他们心里,学习最终也变成了“嫁妆”的一种而已。
不过这些闲话高家兄妹都没有放在心里,嘴张在别人身上,只要没当他们面说,他们实在是没时间和那些眼界狭隘之人争个高低。
而那些看得通透的,更是无须多加解释便能理解。
于是,关于将桃子梨子都送去这件事,全家人都没有多思考一秒,第一时间达成了一致。
啊啊啊ε=ε=ε=(#>д<)不好意思忘记设定时间了,昨晚上加班昏头了写完了就丢上存稿箱了结果忘记设定发表时间了,明晚上又要加班,我需要读者老爷们的收藏来安慰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