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2/2)
康熙帝道: “好了,你们退下吧,朕晚点会正式下旨。”
诸位阿哥也就告退离开。
胤禛闷闷不乐地回到了雍亲王府,想着今日之事,只觉得怎么都难以释怀。
他彻夜难眠,一个人捧着酒坛枯坐一夜,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他看向对面空空的位置,若是十三弟在,此刻定会想法设法地开解自己吧。
胤禛想到此,不由放下了酒杯,起身朝着床榻走去。
他还不能放弃,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能放弃!
三日后,康熙帝正式下旨,封十四阿哥胤禵为大将军王,并命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这样的殊荣,几乎让胤禛呕出一口血来。
虽然他没有真正被气得呕血,可接下来的年节,胤禛就觉得乏味极了。
原本趁着节下可以与朝中支持他的臣子走动一二,如今他也觉得无趣,一时都想不明暗中结交这些大臣到底有什么用,到头来皇位是谁的还不是皇阿玛一句话的事。
日子继续熬着,胤禵出征后,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回京城,康熙帝每每看了都龙颜大悦,颁下重赏给京城的大将军王府的家眷们。
每次上朝,胤禛总觉得胤禩等人用着不屑的眼神看着自己,但胤禛只是将一切都藏在心里,表面上只是一个唯康熙帝之命是从的本分亲王。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
这个时候,康熙帝早已带着几个年幼的阿哥和几个年轻的嫔妃来到了畅春园避寒。
十一月十三日这天,晨起的时候康熙帝突然咳嗽了两声,身旁侍奉的格格陈氏便担忧道: “皇上,要不要请太医来看一看”
康熙帝没有立即回答,他只是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道: “去将胤祁和胤秘带过来。”
今年六月起,这两位小阿哥也开始启蒙识字了,下人本以为皇上是要考究两个小阿哥的功课,可等两位小阿哥来了后,康熙帝却并不问功课,只问他们在畅春园住的可还习惯,身边的乳母伺候的可还尽心等等。
末了又留两个小阿哥一同陪他用了早膳,之后并未让人将他们带出去,只是让他们在康熙帝所居的清溪书屋玩耍。
之后又让他们在清溪书屋用了午膳,午膳后康熙帝仍旧不让人带走两位小阿哥,而是亲自将两位小阿哥抱到自己的床上,轻声地哄他们午睡。
康熙帝平时虽对两个小阿哥格外疼宠,但是亲自哄睡这样的事情也几乎是不曾做过,小阿哥们见平日高高在上无比威严的皇阿玛如今竟然唱着儿歌哄他们睡觉,一时都兴奋极了,反而没了睡意,只不停地同康熙帝说话。
无论他们说什么,康熙帝也一直微笑应着,就连胤秘问他咸安宫里住是的谁这样的话,康熙帝也不曾动怒,只轻笑着应道: “那是你们二哥,就是弘皙的阿玛。”
两个小阿哥不明所以,弘皙他们是知道的,他一直是跟在皇阿玛身边的,原先以为弘皙是他们的兄长,可后来发现弘皙见了他们反倒要叫叔叔……
搞不懂,真是搞不懂。
小阿哥皱着眉,实在想不明白这其中关窍,想着想着,也就慢慢睡着了。
他们在康熙帝的龙塌上午睡,醒后也继续在康熙帝面前玩耍嬉闹,直到日暮降临,到了他们就寝的时候,这才依依不舍地被乳母给抱下去。
这个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梁九功上前道: “皇上,奴才伺候您更衣,还是您要哪位格格来伺候”
康熙帝坐在龙塌上,眼前阵阵发黑,他艰难地呼吸了下,道: “传,张廷玉,隆科多等来见朕。”
梁九功一愣,突然发觉康熙帝的声音不大对。
他疾走两步靠近,一眼就看到康熙帝此时苍白如纸的脸色。
他一惊,不由惊呼: “皇上,您……”
“闭嘴,别大呼小叫的,快去传旨,还有,让在京的所有阿哥都来畅春园,快!”
梁九功只觉自己的魂都要没了,他额头顿时冒出冷汗了,明明心里怕的要死,却偏偏要装出一幅若无其事的模样,去吩咐外头的太监赶快去叫人。
人派出去后,梁九功忙折回来,几乎是哭着道: “皇上,您不舒服怎么不说呢,奴才这就去叫太医来。”
“好,去吧,让他们去熬一碗浓浓的参汤来,朕还有许多事要交代清楚。”
梁九功: “……”
完了,要变天了。
*
雍亲王府的大门夜半被人扣响,胤禛疑惑地起了身,接着就听见皇上急招所有阿哥入畅春园见驾的口谕。
胤禛心下惊惧不已,抓住那来传话的太监问: “皇上可说是何事”
太监虽不知道皇上是病了,但夜半急召所有阿哥,总不是什么好事。
“奴才也不知,王爷您还是赶快去走吧。”
胤禛来不及深思,随意套上衣裳就跨上了下人牵来的马匹。
走出雍亲王府大门的时候,胤禛回头对着留守的亲信吩咐: “悄悄地去回禀福晋,叫她看好门户。”
随后便快马加鞭朝着畅春园而去。
路上,他碰到了同样策马疾驰的隆科多。
隆科多驱马靠近,压低声音道: “王爷,皇上恐是不好了,您放心,臣已做好准备。”
胤禛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所说的准备是什么意思。他沉吟片刻,叮嘱隆科多, “不到最后一刻,万不可轻举妄动。”
这最后一刻,君臣二人都明白是什么时候。
该说的话说完,胤禛抽了自己马匹一鞭子,拉开了和隆科多的距离。
*
畅春园,清溪书屋。
胤禛到的时候,发现里头已经跪了许多人了。
张廷玉显然早就到了,此时正握着康熙帝的手,跪在康熙帝床边。
弘皙正跪在龙塌上,康熙帝正倚靠在他的怀里。
胤禩,胤禟和胤等都已到了,此时正无声跪在地上。粗略一看,除了在守陵的老五和老十三,自己竟然是最后一个来的。
他来不及观察其他兄弟们,疾步走到塌前,跪下行礼道: “皇阿玛,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帝此时正靠坐在床头,几个太医正围在他身边,胤禛眼角瞥见旁边的桌子上搁了一碗已经完全冰冷的汤药。
这时,隆科多也走了进来,康熙帝缓缓睁开眼,问: “都来了吧”
他这是对着同样侍奉在床边的张廷玉说的,于是张廷玉也就答道: “回皇上,在京城的阿哥们,都来了。”
康熙帝点了点头, “把参汤端来让朕喝了。”
“是。”众人眼睁睁看着康熙帝饮下了那碗已然冰冷的参汤,随即就见他的脸色好了很多。
康熙帝睁眼,将地上跪着的阿哥们一一看过,随即缓缓开口: “朕大限已至,今日叫你们来,有几件事要交代。”
众阿哥顿时眼眶含泪,想要说什么,康熙帝不给他们机会: “张廷玉,按朕的意思拟旨吧。”
“是。”张廷玉松开康熙帝的手,用袖子擦了擦眼泪,随即走向一旁早已备好的案桌旁,上头笔墨纸砚皆已妥当。
康熙道叹口气,继续开口: “朕去后,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照旧拘禁,一应待遇皆如旧,直至身终。”
“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朕若钟爱,特封其为亲王。”
“至于嗣皇帝人选……”
来了,最重要的一道圣旨来了。
康熙帝一字一句的说着,到此处却突然停顿下来,众阿哥不由擡头望去,脸上的急切几乎掩饰不住。
康熙帝再度环视他们的面庞,也无力再骂他们一句不孝了,他只是闭了闭眼,继续道: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①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几个字一出,诸位阿哥反应各不一,最难以置信地,自然是胤禩等人。
此刻朝中重臣皆在,新帝人选康熙帝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震惊不已,不愿相信耳中听到的。
不过他们不乐意,隆科多心里却十分高兴,他当即伏地大呼: “臣等遵旨。”
接着,胤祉也伏地道: “儿臣等遵旨,此后必当尽力辅佐四弟。”
如此,胤禩等人也只能附和。
该当着大家的面说的,都已说完了,康熙帝调整了下呼吸,轻声道: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胤禛留下。”
自己的名字再度被提及,胤禛觉得自己脑子里似乎有一根弦突然断了,他直到此刻才回过神来,意识到刚才皇阿玛确确实实把皇位传给了自己。
康熙帝看着傻跪着的儿子,含笑道: “怎么了傻了”
胤禛嘴唇微微颤抖, “皇阿玛,儿臣……”
“朕的时间不多了,你凑近些,朕有话要交代你。”
胤禛忙膝行几步靠近,伸手握住康熙帝的手, “皇阿玛请吩咐。”
康熙帝道: “这些年,委屈你了。”
这句话一出,胤禛突然就绷不住了,顿了顿就将自己的头埋进康熙帝手里,传出一声细细的呜咽声。
康熙帝好笑地拍了拍他的后脑勺,道: “你是不是以为,朕更喜欢你十四弟”
胤禛没擡头,闷闷地“嗯”一声。
“你十四弟不像你,整日都摆着一张臭脸,喜怒不定,叫人看了就心烦。”
这话,康熙帝完全是用一种慈祥的老父亲的口吻说出来的,胤禛听罢,又小声地回了一句: “是儿臣的错。”
康熙帝道: “朕知道,你就是这样的性子,虽不讨喜,却极适合做一个皇帝。”
“以后的路,就要你去走了,知道你什么事都会竭力做到最好,所以皇阿玛没有别的要求,只一点……”
胤禛这时已将自己的头擡了起来,他红着眼眶道: “皇阿玛请吩咐。”
“以后,对你的兄弟们,仁慈些吧。”
康熙帝哪里不知道几个儿子之间腥风血雨地争斗,身在皇家,这都是必然的,只希望以后他的儿子们,不至于有太惨烈的下场。
这话说完没多久,康熙帝也就缓缓闭上了眼,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
————————
①来自于百度《康熙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