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2/2)
四爷与德妃娘娘母子间一向不合,四爷作为男人,每月入宫给德妃磕个头就能走,可她作为德妃的儿媳,却是要时不时入宫探望德妃,以示孝道。
这倒也罢了,反正几个妯娌也是如此的,乌拉那拉氏也习惯了。
可德妃不喜四爷,连带着她这个四阿哥福晋也不喜欢,每每去永和宫,当真是煎熬。
就比如今日,当着众命妇的面,德妃就说:“听说胤禛今日也入宫了?”
乌拉那拉氏便回胤禛去了咸安宫,然后德妃就冷笑一声,对着众命妇调侃:“你们看看,儿大不由娘,本宫的四阿哥自出宫立府后,本宫想见他一面都难啊。”
乌拉那拉氏嘴角抽动,心道明明四阿哥每月会两次入永和宫给德妃请安,他只是不像十四阿哥那样,没事就递折子入宫探望德妃。
可每次德妃见了四爷,几乎不怎么给四爷一个笑脸,换做她,她也不爱来见德妃。
德妃当着外人的面说这话,分明是指责四爷不孝,她当真是不在乎四爷的名声。
乌拉那拉氏尴尬地恨不得钻进永和宫的地缝了,好在这时宫人传十四阿哥求见,德妃顿时满脸笑意,众命妇也顺势一一告退。
此时永和宫暖阁内,德妃想必正与十四阿哥夫妇两人说着贴心的话,四爷这个时候进去,怕是心里会不好受。
那便让他难受好了,凭什么只让她受这份委屈呢,四爷既是她的夫君,也就该与她同甘共苦。
不多时,胤禛就出来了,乌拉那拉氏见他果然满脸愠怒,心底突然就舒服了不少。
回府的路上,胤禛始终黑着张脸,浑身上下都透着生人勿近的气息,乌拉那拉氏只做无知,靠着车臂闭目养神。
她心里想着,下次再到入宫给德妃请宫的日子,她不如想个法子称病不去,让李氏和钮钴禄氏去吧。
*很快到了这一年的冬至,康熙帝散了朝后,就去了南薰殿祭拜历代帝后。
到了南薰殿发现胤礽也在,他正笔直地跪在殿东历代皇后的画像前。
康熙帝疑惑道:“胤礽,你怎么在这?”
胤礽似乎是才发现康熙帝,他回国头,低着头道:“儿臣参见皇阿玛。”
康熙帝听他声音似乎带着哭腔,心中一阵柔软,遂放轻了声音道:“可是想你额娘了?”
胤礽吸了吸鼻子道:“儿子昨夜梦见了太祖母,祖母还有额娘,她们似乎生儿子的气了,任凭儿子跟她们说什么,她们都不搭理儿子。”
胤礽这时擡起头来,向康熙帝露出了自己含泪的双眼,委屈道:“皇阿玛,太祖母她们,一定是在责怪儿子,责怪儿子没有当一个好太子……皇阿玛,儿子知错了。”
康熙帝听着胤礽的话,一时有些恍惚。
他有多久没看到胤礽哭了,他这么大一个人,若是他的长子还在,恐怕胤礽已经是要当祖父的人了。
他长长地探出一口气,温声道:“你先回去吧,朕与你太祖母她们说说话。”
胤礽还想再说什么,但见康熙帝一动不动地看着仁孝皇后的画像,久久不发一语,他便起身无声地退了出去。
这一日,康熙帝在南薰殿几乎待到日落西山才出来。
几日后的早朝上,康熙帝突然就问起诸臣,诸位皇子中,谁可堪东宫之位?
其实自太子被废后,就有好几个大臣提及另立太子一事。他们说储君乃国之根本,先太子胤礽既然被废,皇上应当尽快挑选德才兼备的皇子立为太子。
康熙帝听了这话,心中顿时有些不高兴。
若国之根本是太子,那他这个皇帝又算什么?
虽这样想,但康熙帝也并没有打算斥责这说话的臣子,他也知道这句话历朝历代的人都要唱一遍,这些臣子们也并没有坏心,归根结底只是为了朝局稳固而着想,再掺杂着自己的一点私心罢了。
康熙帝之前对臣子们的提议只是轻飘飘地回了一句:“朕会考虑。”
几次三番下来,朝臣们心里越发没底,皇上难不成,还对废太子有什么想法?
但废太子,显然不合适了。
众臣猜测着康熙帝心意,一时谁也不敢出头。
康熙帝就道:“无妨,今日只为于诸位爱卿探讨,朕的这些儿子们,你们觉得哪个好,便可举荐哪个,胤禔和胤礽你们也可以举荐。”
有了这话,众臣子们心里就有了底,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几乎每个阿哥都有人举荐。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开了口。
康熙帝微微颔首,目光移向张廷玉,佟国维等人,道:“你们几个认为朕的哪个儿子比较合适?”
张廷玉道:“回皇上,臣以为,阿哥们都是龙子凤孙,自然是哪个都好的。”
康熙帝轻轻笑了笑,又看向剩下那些没开口的。
这时,佟国维突然站了出来,道:“皇上,八阿哥宽厚仁德,礼贤下士,臣以为,可立为太子!”
康熙帝挑了挑眉,很是讶异佟国维居然会举荐老八,他还以为他的舅舅会是和张廷玉一样的说辞呢。
然而接下来的事,才是真正让康熙帝震惊不已的。
就在佟国维开口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站了出来。
一声接一声的“臣附议”接连响起,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三番五次冲击着康熙帝的耳膜。
半晌后,支持立胤禩为太子的人皆站了出来,康熙帝粗略一数,发现竟是超过一半的臣子都支持立胤禩为太子。
长久的沉默后,康熙帝笑了一声,随后道:“你们都觉得,八阿哥胤禩可承继大统?”
不待下头的人有所反应,康熙帝继续道:“佟国维,马奇,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康熙帝慢条斯理地,从朱漆方台上缓缓走下,依次从那些臣子身旁经过,最后再回到龙椅前。
他转过身,目光凌厉地射向下方低着头的臣子们,再次问道:“你们都觉得,朕应该立胤禩为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