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2)
胤禛不管不顾,掀起帘子就钻了进去,却只在里头看见了正捧着一封信的恭亲王。
胤禛有一瞬间的怔愣,反应过来后,他目光迅速地在帐内逡巡一遍,主帐虽大,仍旧能一眼看尽,他看完了,未见康熙帝的身影。
胤禛心里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他浑身倏然紧绷起来,勉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道:“恭王叔,您把我皇阿玛弄到哪里去了?”
没错,他怀疑恭亲王要造反,且已经把自己的阿玛给软禁了,要不然怎么这些天都不见皇阿玛的影子呢?
还有梁九功,胤禛回头恶狠狠地盯着梁九功,“狗奴才,你敢背叛我皇阿玛。”
梁九功:“......”恭亲王:“......”“这孩子。”恭亲王反应过来后,啼笑皆非地道:“你皇阿玛已经回京了。”
他扬了扬手上的信,道:“京城的事了结了,咱们也可以拔营回京了。”
胤禛一脸狐疑地接过信封,低头仔细去看,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瑞王叔,造反了?”满腔的愤怒与惊惧顿消,胤禛的呼吸有些喘。
恭亲王点了点头:“是啊,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不开,不过你放心,你皇阿玛和你裕王叔五日前就暗地里回京了,瑞亲王现在,已经被关进天牢了。”
胤禛轻轻吁了一口气,道:“不知道皇阿玛会如何处置瑞王叔?”
“谁知道呢?瑞亲王他,到底不同于鳌拜吴三桂等人,想来皇上也很是为难吧。”
然而恭亲王却是想错了,对于如何处置瑞亲王福荣,他一点也不为难,或者说起先他是有过为难,但当瑞亲王对他说:“皇阿玛驾崩之前有过旨意,皇兄你能耐我何?”
这种挑衅的话一出来,康熙帝心底对瑞亲王的那点兄弟之情,算是彻底归于虚无,他怒极反笑,道:“你放心,朕答应过皇阿玛,无论你做了什么,朕都不会杀了你,也不会褫夺你的王位,你永远都会是皇阿玛亲封的瑞亲王。”
说完这句话,康熙帝转身离开了天牢,裕亲王紧跟着,等出了天牢他才急急问道:“皇上,您不会真打算放过他吧?”
这次瑞亲王造反,虽没有得逞,但到底有不少将士阵亡,擒获瑞亲王,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就这么轻飘飘的揭过不提,未免太便宜他了。
福全心说若是皇上真心软了,那必定会后患无穷,然康熙帝却道:“传朕旨意,瑞亲王所有家眷贬为庶人,逐出京城永不许回来,至于瑞亲王,也不必关在天牢了。”
康熙帝冷笑一声,平静道:“朕不能违背对皇阿玛的誓言,就让他在王府好好的当他的瑞亲王吧。”
说完话,康熙帝已经跨上马背,朝着紫禁城疾驰而去。
福全在原地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皇上这是打算,将瑞琴王给幽禁至死,算起来,这的确是没有违背当初皇阿玛的遗旨。
裕亲王嗤笑一声,转身又朝着天牢走去,皇阿玛为了孝献皇后的儿子费劲心机,只怕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心爱的女人为他所生的儿子,会落得如此下场。
*
康熙帝入宫后直奔慈仁宫,他身上还穿着战甲,大踏步进了慈仁宫的门,看到孟露后就跪下道:“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福金安。”
“快起来。”
孟露起身迎上前,亲自将他扶起,随后细细打量一番,见他神色如常,身上也干干净净不见受伤,她这一颗高悬的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
几日前收到康熙病重暂时不能回京的消息后,她就按着康熙帝的意思没告诉任何人,同时也让人严密观察着宫里宫外的形式。
宫里倒是一切如常,宫外却渐渐传来不好的消息。
这第一个消息,便是皇上在昌瑞山病重不治,驾崩了。
这消息不禁传到了孟露耳朵里,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宫里宫外,宫外的人如何反应孟露不甚清楚,宫里却是乱成了一锅粥,康熙帝的嫔妃们一个接一个地哭到了慈仁宫,涕泗横流地问她今后该如何是好。
孟露一个头两个大,她不信康熙就这么驾崩了,想派人去昌瑞山求证,但派出去的人没多久就回来了,说是瑞亲王下令,京城各处大门只许进,不许出。
孟露当时也就明白了瑞亲王怕是生了异心了。
她没办法证实康熙帝是死是活,又不想面对这些哭哭啼啼的嫔妃,便道:“哭什么,玄烨早就立了太子,他若真的......也还有胤礽在,总归这江山不会落到旁人手中。”
岂料说完这话不过几个时辰,瑞亲王就带了一队人马开始围宫了。
宫里的守卫自不会坐以待毙,孟露发现他们应对的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慌乱,当时她就觉得,这一定是康熙帝提前计划好的。
那么,康熙就一定还活着。
但没有见到他的人,孟露也还是提着一颗心。
她在慈仁宫坐立难安,终于,听到了瑞亲王狼子野心,意图起兵造反,但幸得皇上神勇反击,瑞亲王已被皇上关进天牢的消息。
然后她就一直等着康熙帝回宫。
眼下终于见着了全须全尾的康熙帝,孟露简直感动地想哭。
“到底怎么回事?你吓死皇额娘了。”
康熙帝微微一笑,扶着孟露坐回炕边,这才温声道:“让皇额娘受惊了,这次的事,其实是儿臣与二哥还有常宁他们做的一个局……”